原帖由 李志豪 於 2011-6-13 22:29 發表 
叉開少少話題
點解青衣島中間咁多地唔用黎發展? 又唔係郊野公園....
但港島區又好斜都一路起上中半山呢
新界通常都係平地 坡度較緩先會起樓 |
|
|
|
|
其實好多情況都係移山填海一齊,想到的例子如下
(移山)耀東興東(填海)愛秩序灣
(移山)穗禾苑,水泉坳(填海)沙田,馬鞍山
(移山)錦英苑(填海)馬鞍山
(移山)調景嶺(填海)將軍澳南
(移山)大小赤沙(填海)將軍澳工業邨
我估彩德一帶的泥頭,當初係打算填啟德的。不料,啟德填海計劃叫停。山就移了,無海可填 |
|
傘外的世界有一片蔚藍
|
|
|
原帖由 李志豪 於 2011-6-13 22:29 發表 
叉開少少話題
點解青衣島中間咁多地唔用黎發展? 又唔係郊野公園....
想到以下理由
1. 有原居民村落,唔值去搬走佢地
2. 有原居民山墳
3. 有供水設施,要起在高地 |
|
傘外的世界有一片蔚藍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6-13 22:31 發表 
荃灣想擴展﹐有2個方向。1是向海﹐向青衣填
No way 。藍巴勒海峽係維港範圍,受《保護海港條例》保護,機乎無機會再填海
 |
|
傘外的世界有一片蔚藍
|
|
|
原帖由 dippy 於 2011-6-13 21:47 發表 
個人認為開山/甚至減少郊野公園黎起樓, 點都應該會快過填海吧
其實郊野公園最原始的用途係保護水塘集水區,保唔保育尚係其次。不過,香港已回歸中國,食水來源已經唔再困擾香港政府,我們是否仍然需要咁多土地用作水塘及郊野公園呢? |
|
傘外的世界有一片蔚藍
|
|
|
原帖由 komodo 於 2011-6-14 11:42 PM 發表 
No way 。藍巴勒海峽係維港範圍,受《保護海港條例》保護,機乎無機會再填海
用荃灣只是做一個簡單例子﹐因為又有山又有海﹐又係市區。
不過﹐事實上青衣是有填海的﹐近期(都7-8年前)﹐青衣北岸船廠搬遷﹐新址及原址都有填海﹐原址是現時青衣東北公園﹐但我唔肯定是此條例生效前定後所決定填海的。 |
|
|
|
|
原帖由 komodo 於 2011-6-14 11:47 PM 發表 
其實郊野公園最原始的用途係保護水塘集水區,保唔保育尚係其次。不過,香港已回歸中國,食水來源已經唔再困擾香港政府,我們是否仍然需要咁多土地用作水塘及郊野公園呢? ...
香港人郊遊﹐很多時都是要配合交通﹐所以都有一大部份人會選擇近市區的郊野公園。
如果修例縮細範圍﹐究竟點去定下縮細範圍? 縮細1次之後﹐之後又會唔會有第2,3,4..... 次?
如果減少郊野公園﹐香港除了水源受污染外﹐仲會令少有的野生動物生活範圍減少﹐直接令它們數目減少﹐甚至滅絕。香港的空氣﹐也因為樹木減少﹐空氣質素一下有所下跌。
而最重要的﹐日後大眾要郊遊﹐地點也只會越來越少﹐康樂活動在城市人的選擇也減少。
去健身室﹐市區大型公園﹐是絕對不能代替郊野公園的功能。 |
|
|
|
|
原帖由 komodo 於 2011-6-14 23:47 發表 其實郊野公園最原始的用途係保護水塘集水區,保唔保育尚係其次。不過,香港已回歸中國,食水來源已經唔再困擾香港政府,我們是否仍然需要咁多土地用作水塘及郊野公園呢?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6-15 10:39 發表 香港人郊遊﹐很多時都是要配合交通﹐所以都有一大部份人會選擇近市區的郊野公園。
如果修例縮細範圍﹐究竟點去定下縮細範圍? 縮細1次之後﹐之後又會唔會有第2,3,4..... 次?
如果減少郊野公園﹐香港除了水源受污染外﹐仲會令少有的野生動物生活範圍減少﹐直接令它們數目減少﹐甚至滅絕。香港的空氣﹐也因為樹木減少﹐空氣質素一下有所下跌。
而最重要的﹐日後大眾要郊遊﹐地點也只會越來越少﹐康樂活動在城市人的選擇也減少。
去健身室﹐市區大型公園﹐是絕對不能代替郊野公園的功能。
保護郊野公園的原因kei_hk都講了很多. 在食水來源問題方面,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香港本身的總存水量, 就算全部水塘都全滿, 最多也只能維持港人2/3年使用而已, 其餘的必須從廣東東江輸入. 如果東江及其輸水管出事, 或者當年氣候突然變得輸燥的話, 香港將難以獨善其身. 故此大家必須要保護郊野公園及其水資源, 節約用水.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