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唔入新蒲崗內街,95唔同站又貴一大截又疏車,其餘選擇全部都俾29M貴。
你又點知道其他替代服務足以吸納原有乘客?你知唔知道27/95/14D同綠小54爆成點?
你話我的重組方案令到樂華無左23M來往四順,居民少左個選擇,綠小48又貴D又未必上到車。
咁點解你令到29M變成有等於無,順利村去新蒲崗少左個合理選擇,其他線又貴D又未必上到車,又得?
呢個係咩道理?點解同樣性質既野,你可以做,我唔可以?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好多野唔係話「唔係本文討論範圍,唔多講」就可以蒙混過關。
而家係你聲稱話將屋村<->巿中心<->屋村的組合拆開,唔駛加車都可以加密班次。
咁麻煩你證明俾大家睇,80K、81K二開四,的確唔駛加車都可以加密班次。
否則你呢個point已經唔成立,而家係得你一個咁claim,
於是burden of proof自己落在你身上,你證明唔到就無野好講。
如果一開二真係可以加密到班次、提昇成本效益的話,點解當年九巴8同20要合併?
點解RDP建議2/8P合併,減兩架車都可以維持到原有班次?
先唔講2/8P係咪應該合併,只講技術問題,你係咪單靠一句話2/8P合併,
第時觀塘線延線開通就死得,就可以蒙混過關,無視合併可以慳到車的技術事實?
至於屋村-屋村-屋村當然唔起
但如果工業區-地鐵站-屋村-屋村-屋村-地鐵站咁就做得住
至少吸到班番工客
而屋村-工業區適合做特快既番工線, 咁假日可以唔開/開好疏
既慳成本又慳車
而屋村-市中心適合做各停線, 主打接駁市中心同沿途零零碎碎既需求
故用環線形式較可取, 因覆蓋面係最大既
最簡單好似37A.B咁已經係, 每一段都有相當客量
呢點放到觀塘更君明顯, 因為好多段都係獨市咁滯
14D有咩人需要油塘轉港鐵呢請問?藍田山已經有216M同綠小24/63M,又平又密,
寶達/上秀轉港鐵首選71A/B,秀茂坪正常都去開觀塘轉,
邊個會同你等條20分鐘一班14D,兜藍田山,落油塘轉車?
四順轉港鐵已經有29M/26M/27,你減少平線服務,迫人搭貴車簡直擾民。
你用23變23P,單向行觀繞上順利,但係觀塘工業區中段極少客,
你又只係慳到一架車,但係23變23P,做唔到巿中心,運力俾你完全浪費晒。
而家23假假地都有巿中心撐住。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而家係咪個個老人家都行得走得?
我夠知23M樂華<->觀塘一段客少,但係正正係23M呢段獨巿,
來往區內,方便乘客,少客都要做。
你夾硬改條線行康寧道落觀塘,同22M重疊,但係又疏過人,
又無得總站上車,又貴過人,只會死得更慘,
事實上23M/28A同時服務的時間,唔計功樂道特車,
28A樂華上落人數絕對差過23M好多。
23M樂華兩個站,繁忙時間都仲可以做緊一車20-30個客
(如果之前無2A/28,食埋落淘大的乘客就隨時唔止),28A係連呢個數都冇。
至於你話綠小48個站位加個2A/28的站,更加係荒謬,
阻住晒後面由牛頭角道轉入振華道的車輛不特止,前面過一條馬路,一分鐘步程已經係振華苑分站,
使唔使唔夠100米距離都要兩個站,阻住其他乘客?
又返到最基本問題,點解樂華無左條根本無咩人用的23M去四順,叫人行出村口搭綠小48就唔得,
但係點解樂華無左條去牛頭角鐵路站獨巿的23M,要人轉車或者行出去比村口更遠的功樂道搭綠小35又可以呢?
你點解可以咁前後不一?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功樂道果個位,除左樂華南村個別座數,根本方便唔到其他人,係咁多。
用返你個邏輯,你都知23M少客搭佢由樂華來往四順,
咁用轉乘替代,再加綠小48,已經足夠應付需求啦,
樂華根本唔駛留條23M,
用拉上樂華的14B,轉我個version的23/23M同雙循環線,已經夠晒。
同埋秀茂坪人口多過樂華多多聲,13M都唔係真係咁多轉乘客,
秀茂坪來往觀塘,無13M真係唔夠載。
13M收費同紅小差唔多,邊似得28A同22M爭咁遠?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