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乘客轟九巴狂掠水四成 (大欖隧道轉乘計劃)
[複製鏈接]
|
上面有人提到,
U 廠大部份路線都係 "極度長短腳"
所以個(欖隧)轉車站先天就有問題,而且無得搞
城隧轉車站起大多數 4_X 的中間,
但 U 廠大部份路線只有 M 線係咁.......
原帖由 da93 於 2012-6-4 19:44 發表 
要怪就怪當年欖隧通車時,
冇做到好似城隧呢類以轉車站為重心既路線組合 |
|
|
|
|
原帖由 3ad156 於 2012-6-3 22:50 發表 
再者...人地城巴962系前果排推出回程優惠(無記錯回程15蚊)...我都好想問點解九巴收貴D都話唔夠賺?!?!咩優惠都無?!?!
人地城巴個回程優惠係專營權條款規定一定要有的
你估真係咁有良心?(嗱我冇話冇良心架)
仲有其實九巴之前都出過即日來回折扣
[ 本帖最後由 48x 於 2012-6-5 00:04 編輯 ] |
|
|
|
|
將元、天出市區0既巴士「新加坡化」營運(回應#7, #20 0既營運模式)
同大幅度趕客上西鐵無大分別
(坐得巴士0既,大部份都係想"一程過"0既心急人
邊個咁得閒同你去大欖「迫巴士」受罪呢?!)
乘客行動呢對腳,絕對可以決定巴士夠唔夠力同其他公交
爭一日之長短...
(268c/269c vs 地鐵 正好說明元、天乘客朋友0既心態...)
另外,大欖轉乘站地方小,容不下上千人等巴士
另地而建新轉乘站又會拉長車程...犯不得0既錯誤呀~
所以提議將欖隧巴士「新加坡化」0既: 0分
死因: 觀察不足、立論理據太易被各位「街坊」對腳攻破...
至於天北265b/265m轉乘呢個問題...
有巴打講0左:去0既地方唔同,收費模式唔同
根本比較0既基數不一:比什麼?
265m長期爆滿0既原因:
(01) 地鐵無鬼用:
設計上「僭建」屯門段,加重不必要負擔
出0左設計上0既問題之後,地鐵唔肯加班去補救
(加車卡又如何?只係吸引更多人迫上去...)
先係令天北人變節坐巴士0既主因...
(02) 定線吸客
除0左地鐵吸唔走天北客之外
265m定線本身將大量天北<>荃灣/葵涌客吸入去...
另外,雖然大家都鬧爆九巴葵涌網路點樣唔好
不過:始終都有一個仲合用0既腹地轉乘網絡
仲有大欖轉乘呢樣0野...
西鐵?!對部份天北人而言,
多一、二百就可以日日上車搵周公...
月票吸引力真係十分成疑問
(CIM玩家0既講法:「辦公室文員」要求0既,未必要最平,不過要最快...)
(03) 沿線需求人口增加
說的是天晴邨入伙之事...
人口多0左,車輛唔加,自然迫爆...
所以提議拆線0既:請考慮一下「加班車」呢個制度
大欖265m一排長龍,即刻出架士啤車清客...
(4、5部剛剛好,6-8部人龍唔見一半...)<-隨便估算,天北人請代小弟精算一下...
PS 小弟對區外人未觀察、未分析就亂開藥0既提案
感到絕望啦...(小弟去上吊啦...)[按:<絕望先生>式回應]
[ 本帖最後由 LNChickenRice 於 2012-6-5 11:31 編輯 ] |
|
嶺南雞飯老矣 尚能飯否??
|
|
|
如果265M改天晴/三湖後經天慈路上公路 減車畀269M加班
唔知又得唔得呢?
利申:區外人 |
|
|
|
|
唔係唔得 ge..... (天晴走)
但 269M 唔可以用大車
三湖後走......
倒不如行埋天慈,
只係多一個站......
原帖由 流星☆雨 於 2012-6-5 12:29 發表 
如果265M改天晴/三湖後經天慈路上公路 減車畀269M加班
唔知又得唔得呢?
利申:區外人 |
|
|
|
|
原帖由 LF5502 於 2012-6-4 19:55 發表 
上面有人提到,
U 廠大部份路線都係 "極度長短腳"
所以個(欖隧)轉車站先天就有問題,而且無得搞
城隧轉車站起大多數 4_X 的中間,
但 U 廠大部份路線只有 M 線係咁.......
...
咁我又覺得,
當年欖隧通車時,
冇記錯係得大約8條線行
(64M,68M,68X,69M,69X,269B,269C,968<---真係印象中係咁,唔記得有冇錯)
係後來多左天北堆線同埋269B/C,同埋北區再多條279X分拆先變成而家咁既局面,
其實晌改線行欖隧前,去到制訂天北線既時候,
一直冇人諗過多左咁多堆線,
而冇將個轉車站既實際用途推至最頂而已
當然,
你可以話我馬後炮,
但現實黎講,
我唔覺得欖隧咁既轉車組合係叫做成功既... |
|
|
|
|
原帖由 da93 於 2012-6-5 15:18 發表 
當然,
你可以話我馬後炮,
但現實黎講,
我唔覺得欖隧咁既轉車組合係叫做成功既...
無錯,當尖沙咀和彌敦道各有一對路線入元朗和天水圍,而客量都係平平,就知道唔算成功。
如果轉車站地底再開多個大型總站,部份客量低路線唔過隧道,類似251A咁。
加上部份一對路線,將非繁時間只保留其中一條,過隧道客量就靚仔唔少,
連同朝早客量多既大線(e.g. C線及X線)開一兩班隧道口特車出九龍及港島,咁就好好多。 |
|
|
|
|
其實繁時開番64M會唔會令問題冇咁嚴重。(當時265M就唔經天慈,而往葵青區又想一程過就搭269M,唔介意轉車既可於愉景新城轉番69M,265M,265P,269M) |
|
|
|
|
原帖由 da93 於 2012-6-5 15:18 發表 
咁我又覺得,
當年欖隧通車時,
冇記錯係得大約8條線行
(64M,68M,68X,69M,69X,269B,269C,968
如果要做到方向報希望既"公平"
就算單純計呢八條線都係無可能做到
歸根究底都係因為 D 路線天生都唔俾你做到所謂既"公平"
你話城隧成功,其中原因就係堆路線放棄左唔少原有既客源
集中做返沙田區<>荃葵青
逼到個路線網絡,條條線咁上下價錢,隧道前後咁上下路程
加上當年鐵路唔完善,先做得起城隧轉車站
如果學欖隧線咁,中間塞幾條我所謂既長腳,例如旺角,尖沙咀,啟德機場,觀塘,過海
起城隧時,好似欖隧加西鐵咁,順便起多條鐵路駁埋沙田同荃灣
仲要配合埋而家既環境,搞到想開條 48X 就要所有原本搭到 48/48A 既客都上到城隧(純粹舉例)
我敢講,城隧同欖隧只會一樣咁差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