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053h4 於 2012-9-2 01:17 發表 
開左學可能有人放番D課室出去,咁prof.都有空間改的
At least我當年讀,萬一係CC上,絕大情況下兩星期後都改番上本部
今非昔比~~~有得選擇, 就唔會咁多CC base 既teaching staff攪到要入逸夫, 上聯合新亞啦~~ |
|
殺雞焉用牛刀?!
|
|
|
話時話其實以前強記車幾時會行新下火/政下火
印象中只係見過幾次(1430 新下火/1740政下火) |
|
|
|
|
原帖由 icecone 於 2012-9-4 02:55 發表 
話時話其實以前強記車幾時會行新下火/政下火
印象中只係見過幾次(1430 新下火/1740政下火)
1630 有兩架強記車行新下火 + 1 架中大校巴行新研火
通常強記車會早開 1-2 分鐘,費事去研宿既人上唔到車
其他時間好似比較少見
因為繁忙時間於 1615 開始,教學日會每15分鐘開3班車行新下火
但因為中大校巴本身兩個兩味字軌好似 1645 先下段拎車開工
所以 1630要用強記支援
[ 本帖最後由 kks 於 2012-9-4 14:24 編輯 ] |
|
|
|
|
跟進之前講開學
10/9 開學日所見:
-2號線實際班次係 5-10 分鐘一班,睇返功課紙,每逢 00 10 15 25 30 40 45 55 都有車開,不過等車個位真係好熱
-除左強記、勝興,多左好多架不知名塗裝既冷氣車,其中一個司機我認得上年係渣強記車,唔知呢 D 係咪都係強記車
-放工放學時間行政樓人龍排到去圖書館車場
-放工放學時間,至於 UC/NA/馮景禧沿線,有唔少人因為上唔到車,於馮景禧 / UC 搭2號倒頭車上山遊車河再落山,結果架 2 號線在 NA 只係上到好少人
[ 本帖最後由 kks 於 2012-9-11 00:36 編輯 ] |
|
|
|
|
之前54#提過既
3.大家都知幾多人唔行入車尾,好多時所謂頂閘,其實後閘打後,仲有位可企多成十個八個,但唔知點解「飯記對面」個站,係經常(但唔係100%)唔開後閘畀人上,但之後個善衡書院站就開喎(其實唔知點解,幾乎個個站,都會同時開前後閘上落,唯「火車站」同「飯記對面」例外)!結果就經常「飯記對面」就話頂閘上唔到,但到左善衡,可以o係冇人落車既情況下,上/塞多成十個八個!
3.陋習依舊。不過改革後,本部落山既人龍,已有部份由「飯記對面」轉往碧秋樓(此站命名又係騎呢,一時邵逸夫堂,一時潤昌堂,但偏偏唔用最接近既碧秋樓),雙倍新生既新學年開始後,碧秋樓人龍勢必更嚴重,我極不希望,但也極相信,此陋習會漫延至碧秋樓、其它站.....
就9月以來所見,此陋習已漫延至「邵逸夫堂」,1A號線如遇人龍,之前都會照樣同時開前後閘上落客。但9月起,又係好似「飯記對面」咁,先o係較後位置落客,然後行前只開前閘上客,即係又係刻意唔畀人o係後閘上,遇到D人粉塞著後閘,就浪費不少空間。
班司機有D仲成日勞勞嘈嘈咁叫人「行後D,行入D」,我唸你係咪唔識開後閘既?班司機定係交通組高層,係咪有病,係要睇著本部落山咁難至高興?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2-9-11 16:24 發表 
唔好怪人唔開後門, 一個唔留精睇唔到夾到人, 出左事咩人負責啊?
呢D唔係理由。
第一,司機位有閉路電視映著後閘情況。
第二,如果係驚夾到人或因任何合理理由而唔開後閘既,就唔該個個站都唔好開,
但偏偏除左「火車站」、「大學行政樓」、「邵逸夫堂」之外,其餘個個站都開,
甚至同樣「邵逸夫堂」,9月前都係開既,又點解釋?呢D又唔驚夾親人?
之前都講個,好多時,o係「大學行政樓」唔開後閘,仲成大條人龍就嗌冇位,開車走人,
但跟著「善衡書院」(或以前「五旬節會樓」同「大學體育中心」),
一開後閘,居然可以o係冇人(或得小貓兩三隻)落車既情況下,由後閘上多十個八個!
唔通咁係合理?o係「善衡書院」就唔驚夾到人?
PS:我就真係畀佢夾過喇,有次明明仲可以上到,我都一隻腳半邊身上左前門(記著,係前門),佢都可以嗌「唔好上喇!」咁照閂門既!
我想問咁呢D又咩人負責?如果上車o個個係靚女,睇下佢仲會唔會咁樣閂門夾人 |
|
|
|
|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2-9-11 18:50 發表 
呢D唔係理由。
第一,司機位有閉路電視映著後閘情況。
第二,如果係驚夾到人或因任何合理理由而唔開後閘既,就唔該個個站都唔好開,
但偏偏除左「火車站」、「大學行政樓」、「邵逸夫堂」之外,其餘個個站都開,
甚至同樣「邵逸 ...
其實我唔知佢地係咪想確保留有一定位置比善衡站既人上車
但講真,而家 WMY 同 YIA 起好左,落山可使用升降機同樓梯直達火車站
佢地既需要明顯無本部落山咁大
之前話過呢幾個站唔開後門係怕如果本身架車好多人/D人本身唔行入去,
會令排隊頭既人上唔到車,但隊中間既人上到車,造成混亂,
但其實開完前閘再泊少前前開後閘咪解決到問題囉...
當然,最重要係乘客要自律,行入車廂 |
|
|
|
|
呢幾日所見
整體上條龍好似短過舊年,同埋D車黎既時間平均咗 (eg 唔會以前咁30-45分冇車落山)
資源運用明顥好咗,少咗私牌,連3,4號線都成日滿
見過有7號車落到CC 30分轉5號上山,唔知點解
其實而家2,3號線都係經過CC只係唔停,仲有冇需要分轉堂校巴(5,6B,7號線)呢?
其實
2號: NA->UC->本部->火車站->CC->本部->FKH->UC->NA
3號: SC->本部->火車站->CC->本部->FKH->SC(->11苑->SC)
沿途停站
咁樣好過啦,唔駛分轉堂唔轉堂(教學日加開10, 20分)
一黎少D線冇咁亂, 二黎多D車停CC,三黎係NA/SC多番定點車方便宿生, 四黎3號線唔駛擺YIA咁遠
仲有唔知有冇人發覺1750-1900本部係冇車入SC
[ 本帖最後由 icecone 於 2012-9-12 20:1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2-9-11 18:50 發表 
呢D唔係理由。
第一,司機位有閉路電視映著後閘情況。
第二,如果係驚夾到人或因任何合理理由而唔開後閘既,就唔該個個站都唔好開,
但偏偏除左「火車站」、「大學行政樓」、「邵逸夫堂」之外,其餘個個站都開,
甚至同樣「邵逸 ...
正正就係多人大站先至唔開,而家Sir Run Run可以落山,升呢做大站所以計埋一份。
我讀書年代初期都係前後開架,後來改做只開前門大致有以下原因:
1. 有一段時間火車站上車睇證做得好足。
2. 中大越來越多人,經常出現排隊尾中閘上到車、
隊頭頂閘上唔到車,「遲來先上岸」的不公平情況,不排除曾有不少投訴。
箇中因由,自可參詳。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