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調整]
西港島線及南港島線(東段)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進度報告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Ravenclaw 於 2014-7-11 21:55 發表 
emm...以我所知,上下繁40系多人用的,但非繁置富多我就唔知了...
咁體黎要等新版城巴40出現之後,體下系置富個用量變化如何先知40將來個命運(東行飛起左個半山客倉:羅便臣道,堅道東行是廢的)...
不過如果40置富持續多人的話,唔排除佢會加經田灣拉去華貴,變成區內shuttle bus,因為事實上40+40M個pool本身都唔系好好做,特別系呢d公司想盡辦法將23個客量保持高水平時...
因為我唔覺得43M會長命,同埋我會覺得佢決定肯山道做循環,背後同971有關連...
現在置富一帶有22/22S小巴經堅道去中環,屆時看看新40如何了.
以師兄你的看法,是否覺得將來971會增設雙向分段取代43M,以改善971南區段客量不太理想的情況? |
|
愛車:九巴ATE189(LN9267)、新巴5787(VX1817)
|
|
|
原帖由 Ravenclaw 於 2014-7-11 21:55 發表 
emm...以我所知,上下繁40系多人用的,但非繁置富多我就唔知了...
咁體黎要等新版城巴40出現之後,體下系置富個用量變化如何先知40將來個命運(東行飛起左個半山客倉:羅便臣道,堅道東行是廢的)...
不過如果40置富持續多人 ... 非繁都唔少
試過係晚上十一點幾灣仔碼頭返華富,由總站開始計,全程都上左60幾人
半山/南區一半半,置富/華富都接近一半半(因為半山都有人上車返南區)
其實新40做埋40M個份之後,基本上可以改線既空間係0
新40同12M有轉乘上羅便臣道,12M個程免費,而轉乘23就兩程加埋收6.9
羅便臣道棄40/3B保23都係屎忽數,你應該明架啦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回復 39# 的帖子
971重組後都唔行域多利道
同43M嘅關係未必咁大
除非新巴屎忽到補咗堅城去南區就算 |
|
一出RDP 要去鵝頸橋?
|
|
|
原帖由 LN9267 於 2014-7-11 22:05 發表 
現在置富一帶有22/22S小巴經堅道去中環,屆時看看新40如何了.
以師兄你的看法,是否覺得將來971會增設雙向分段取代43M,以改善971南區段客量不太理想的情況? ...
971全日開15分1班、延長頭尾班車、加埋南區->西環分段,個人唔反對取消43M
對新巴黎講,留條死剩種971比域多利道仲化算,好少可見971域多利道上唔到車,又唔駛養住43M個7部車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原帖由 ma212223 於 2014-7-11 22:08 發表 
971重組後都唔行域多利道
同43M嘅關係未必咁大
除非新巴屎忽到補咗堅城去南區就算 後期重組文件好似無左971行薄扶林呢part,當然最尾係點就唔知
依家d建議同當日份顧問報告寫既野已經差好遠,43M顧問寫建議行薄扶林道、最後就變成域多利道
用幾百萬做既報告,最後又係比班長官們憑意智左改右改,又一勞民傷財典型例子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原帖由 Ravenclaw 於 2014-7-11 22:02 發表 
拿,今次破例地,我會覺得176全日未必系壞事黎...
當然,有條件的...
願聞其詳…
我自己覺得,176 係咪全日係一件事,但係點行又係第二件事,
至少港島方向如果停銅鑼灣(跟 107/170)就會好受景隆街塞車影響,浪費太多時間,兼且分分鐘慢過 671,
但係如果跟建議唔停,其實幾快,塞東九廊紅隧好過塞景隆街
不過要先調整下 176 觀塘段白痴行法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回復 46# 的帖子
港島方向執171口水尾都夠食,唔洗停啦
反而九龍方向停唔停紅隧口都好難諗
非繁客倉,但繁時塞死 |
|
一出RDP 要去鵝頸橋?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4-7-11 22:29 發表 
願聞其詳…
我自己覺得,176 係咪全日係一件事,但係點行又係第二件事,
至少港島方向如果停銅鑼灣(跟 107/170)就會好受景隆街塞車影響,浪費太多時間,兼且分分鐘慢過 671,
但係如果跟建議唔停,其實幾快,塞東九廊紅隧好過塞景隆 ... 開176,但港島北不停站,照停紅隧口,之後跟以前141行法至觀塘,以全日線行,加176與111、116(南區至黃大仙)及101、104同176的BBl(方向為西區至東九副都心),取消今年中西區RDP中641改回141計劃,行得通嗎? |
|
|
|
|
原帖由 FBI2 於 2014-7-11 08:55 發表 1因為歷史價值十分強,城巴想保留這個號碼,於是和區議會講數,中西區想用番5A(因為原建議係用5A),城巴想用1,結果試2個月做實地諮詢.19係因為區議會反對取消19,但支持8A開辦,建議改叫19,城巴接納.8係因為新巴自行向區議會提出改行東廊.因此,唔係話因為用了數十年就要用沿用單位數號碼,除了1之外,2-10甚至打後根本沒有重大歷史價值.當年九巴也取消了3,4,13,中巴也取消了3,所以而家取消4,5根本沒特別,唯一擔心是早繁7能否應付.至於43M之名,我認同師兄提及的誤導,叫47或者47M會好一點 雖然轉路線編號擾民,但其實只有個位數字嘅路線號其實也有實際意思。路線號只得個位,電牌就能有較大面積顯示目的地。
而印製工作紙,通告時亦因少咗個位更慳墨。
以開辦1P為例,其實可以將1改為5A,1P改做1。
路線號復古能讓一些移民後回港的人有回親切感,而非面目全非的陌生。
而路線號‘5’要保留,或者要靠改兩味特快,快過5x,5p,18x,18p,與鐵路競爭,但客量成疑。
[ 本帖最後由 kmbodth 於 2014-7-11 22:52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ay 於 2014-7-11 22:07 發表 
非繁都唔少
試過係晚上十一點幾灣仔碼頭返華富,由總站開始計,全程都上左60幾人
半山/南區一半半,置富/華富都接近一半半(因為半山都有人上車返南區)
其實新40做埋40M個份之後,基本上可以改線既空間係0
新40同12M有轉乘 ...
講錯,系上下繁40華富多人用,置富唔系你講的話,我都唔知的 ...
同埋我會覺得40系有機會執37A/B的機會唔細,特別系往華富方向,執37A雞的機會頗大...
咁如果真系 半山 <> 置富 真系長期有客,咁我真系吹佢唔脹...
BTW,40東行落山跟40M行,一來當然系因為23,但仲有一樣野,系屈人坐103落山...
班次好明顯103對比40/M,唔弱,但落金鐘轉鐵好明顯103快,所以103長期落山,未過海,會有人打鐘落車...
$9.80落山不知幾好味,特別系早繁落山...
仲記得第一個版本系殺40留40M,連金鐘上山都屈人坐23,屎忽到呢...
[ 本帖最後由 Ravenclaw 於 2014-7-11 22:57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