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尖峰時刻-東京鐵路(含影片)
開啟左側

尖峰時刻-東京鐵路(含影片)

[複製鏈接]
 樓主| hk_ayu 發表於 2006-4-20 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3n370 於 2006-4-20 18:52 發表
咁點解要承認“總容納量”?
總容納量又有乜意義?



佢以為高速公路以至內街塞滿車時,
d車仍可常速移動
mmlcs36 發表於 2006-4-20 23:09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s3n370 發表於 2006-4-20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4-20 21:38 發表



佢以為高速公路以至內街塞滿車時,
d車仍可常速移動


我諗佢都忘記佐重鐵都可以有好高的“容納量” --
繁忙時間地鐵排隊入站果陣咪有高的“容納量”,用盡條路軌囉。

講運輸點都係睇流量同效率,
條路同一時間最多有幾多架車0係度係無意思ge。停車場就話je。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500 發表於 2006-4-21 05:4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eiko 於 2006-4-20 14:40 發表


To whom following till this post,首先我要稱讚你對鐵路工程技術的熱愛程度。
(To Seiko:小弟久違多年的棋逢敵手感覺終於俾你找回,這是我以個人身份講出的感謝。)

o岩o岩係我收藏中的幾十本鐵道fan之中推算到車門的厚度約為30-40mm厚左右。為方便以下討論我assume為42mm。
(多數人都知該書尾頁中有不少1/80的列車cross section圖以供參詳,只要你有一部scanner的話開大dpi的話,以果D drawing黎計都算係可接受水平)

由於呢度水平問題,責任上都係要提供一些vocab俾大家做前置知識。

制造公差:由於大型物件制作上係冇可能做到100%準確,於是就係設計時預留數mm的走盞位。(你唔好話,呢個精細度係日本黎講係一般行規)

可站立平方面積:不論係ISO定係JIS都有對一抽車可以企幾多人都有一定的計法。
最入門的做法,係計車廂的可作企用內部面積(sum up後)除以一個系數(呢個係等於一個人企立的所用的面積)。
之後再上就以長闊邊(四方形)計,跟住係以正圓到oval(仲要係有部份空間可以重疊o左的)
簡單黎講,我地平日聽到的「建築面積」同「實用面積」黎作對照就冇死啦。

正題:

Point 1:事實上,你由此至終都冇實質野支持「事實上做左等如冇做...所以不少日本列車索性冇做....」。

單係用國鐵型式(103系、301系)黎做對比根本就已經唔貼題,因為我由頭到尾都不斷強調緊「近年的新制通勤車」。
基於呢一點,我一開始已直接否定了你果句。
而你更有否認新車之中近門坐位的依靠位係有立體(偷空或該部份有明顯突出)設計的成份;顯然你由一開始就將微調的威力看得太輕了。
(係書度有唔少呢D相,但我就費事晒時間scan上黎啦,因為有好多resources係網上可供使用。)

用個如此地空心的point黎fight我呢個事事求真的人,未免有點「落我面」wor……

另外,根據東日本公司的某份report,有關微調即使最終不能將實際載客量提高,但乘客迫車時所受的苦比無同類設計的好。
你唔係話比我知,soft effect係唔計數wor!

Point 2:你由此至終都係錯係同一個位度……

言則即係代表地鐵九鐵的車身係冇彎曲(向上收入咁曲)?明顯地宜家有人開眼講大話啦……
又,從英國的tube行電果陣,至比佢再前多幾十年時有火車行入隧道之時,其車身一早都已經有為配合隧道限界而作出的曲線設計架啦。

注:係度先為前對門邊緣錯指為門背致歉。

外吊門門邊直back to back的相對位知唔知邊度?吓,有人話唔知?其實你企係地鐵月台上睇佢開門後,兩邊門板(door plate)邊緣相對部
份咪有一隻窗o既?就係果個位置啦!

有人話果度可以用黎做乜好呢……不如搵個人話我話果度可以點用好嗎?咁樣唔叫weak point叫乜好呢又……

Point 3:我都仲係果句,有幾啊?實物上,樣似宜家千九所 用的貨色咁ge size都會過界?
你估我講緊十零廿幾年前果D好似地鐵舊車果隻好似突眼金魚咁突果隻啊?
請大家唔好忘記,我係上幾篇回文中係好清楚咁講明「近年的新制通勤車」架……

Point 4:的確,有關的限制係要睇緊。呢點我同你都好同意,End of story section 1.
之但係……如果內敞式真係如你所講咁做到藏唔晒的話,咁我就要邀請你睇一睇相、甚至cross section drawings先好講呢句啦!
唔係我怕你會比人笑,講真架。

睇乜相?由於出呢篇野時太夜,我又要返1400-2200的關係所以唔可以陪伴你找有關相片啦,不過,從新幹線700系cab 門邊部份
已經可以解決到係乎合車輛限世的同時又可以做到車輛平滑化的技巧,又或者可從友板之中的一篇JR東日本新車E331系出場相中找到端倪。

你話我想罵戰?我就話你果幾篇回文使我對你的stand point有模糊的感覺似D啦。
(對於我黎講:有強硬鮮明立場都總好過有含糊不清的人)

有句話講得好,「真相越辯越明」。
我為o左公眾的知情權、說明權,即使我係回文中對人俾咁pressure都係咁話啦。
其實咁亦顯示出發問者的認真程度,係熱烈的技術討論之中,發言者好似上面果D野係正常不過,乜呢度唔係要求人認真討論咩?
咁都受唔住氣的話,只係你個人收養有偏差姐……

(老實講,停板對我黎講根本係冇所謂ge,如果係有心問野的人一樣有各種方法找到有用的料,只不過,有事到城隍廟唔求支籤有點笨而已。)
238X 發表於 2006-4-22 00:3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500 於 2006-4-21 05:42 發表

有句話講得好,「真相越辯越明」。
我為o左公眾的知情權、說明權,即使我係回文中對人俾咁pressure都係咁話啦。
其實咁亦顯示出發問者的認真程度,係熱烈的技術討論之中,
發言者好似上面果D野係正常不過,乜呢度唔係要求人認真討論咩?
咁都受唔住氣的話,只係你個人收養有偏差姐……


認真同出言傷人只係一線之差,
有時去到 D 敏感地帶都係小心 D 好。


如果一個人說話態度唔好但就堅持果 D 唔老禮佢既人修養
有偏差,只會令人覺得呢個人唔係真誠討論,而係拋書包、
撻人、認叻。


大家對討論內容越來越重視,這是好事,但而家似乎有 D 人
開始將應有知識凌駕於口德之上,結果出現一批又一批說理
清晰但常出口傷人之徒,其中引以為榮者不在少數,我覺得
有 D 可悲。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833637 發表於 2006-4-22 02:5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238X 於 2006-4-22 00:34 發表
認真同出言傷人只係一線之差,
有時去到 D 敏感地帶都係小心 D 好。

如果一個人說話態度唔好但就堅持果 D 唔老禮佢既人修養
有偏差,只會令人覺得呢個人唔係真誠討論,而係拋書包、
撻人、認叻。


大家對討論內容越來越重視,這是好事,但而家似乎有 D 人
開始將應有知識凌駕於口德之上,結果出現一批又一批說理
清晰但常出口傷人之徒,其中引以為榮者不在少數,我覺得
有 D 可悲。


出口傷人就不見得了, 因為我只看到文字, 人語聲就……
我只聽到屋企人叫我(笑)

閣下所言甚是, 人既德行係十分重要, 不過有個問題令我大惑
不解, 就係一個人既文字中既語氣同表達方式係咪可以睇到佢既德行?
倒轉頭講, 一位彬彬有禮但係知識錯誤百出既人係度出文, 我究竟話佢r
因為行文有禮所以佢係有德行; 定係話佢貼出錯誤信息坑人, 所以係
文化痞子好呢? 相信你亦難以定奪, 因為你只見佢既文字係有禮,
卻見唔到佢真正既人品; 所以當我讀到你的文字不禁吃驚:
你有能力可以係行文之中暸解人家真正德行如何? 未知閣下
”德行尺”尺度如何呢?

討論區訊息千變萬化, 究竟我(或者其它板友)應該吸收邊D 知識呢?
意識形態定係真假先行?
如果一個老太婆同其它人講: 飲香灰溝水可以醫治弱智, 相比一個流氓
向未交保護費人講: “你是不是找死? 竟敢欠交保護費?”,
兩者我信邊個好呢? 埋沒自己良心相信假話定係面對現實信流氓為真呢?
作為衛道之士一定話信老太婆, 因為流氓係社會係不容許出現既(笑)
好可惜, 當我地面對工程呢類關乎人命要求精確計算既範疇如果要相信
”善良的假話”相信我地包括你在內已經撒手塵寰甚至不應係呢個世界出現
所以, 分清真假係鐵路呢環應該要比分清意識形態先行, 除非有人可以違反
現有科學理論(當然不計口講所謂”盲超”邏輯、事實呢類啦, 不贅) ,
否則我見唔到信 “brutal truth” 有何壞處, 何況係指正混淆視聽、
誤導大眾既論說, 作出一定力度既鞭韃係必要既,

對討論內容重視是好事來的, 因為終歸討論內容影響討論區素質,
嚴重甚至因內容素質太低而決定關站, 愛說”善良的假話”的人也失去
機會發言, 真是”唇亡齒寒”, 何況係只看態度不看真假事實的人呢, 更
失去可以衛道的地方, 令人惋息
superay 發表於 2006-4-22 12:5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據我所知,山手線有些車卡是6門的

照計以日本人迫入車箱的方法,一卡5道門和6道門,迫入迫出的時間都是差不多(假設裝少一道門省下來的空間做水塘位而非裝上座位)
省下的空間照計比裝門為多,但為何現在卻有6門車出現?

更奇怪的是,既然這麼多人,為何不索性在某些車卡不裝座位?(除了那些站不到的部份)
 樓主| hk_ayu 發表於 2006-4-22 13:3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06-4-22 12:57 發表
照計以日本人迫入車箱的方法,一卡5道門和6道門,迫入迫出的時間都是差不多(假設裝少一道門省下來的空間做水塘位而非裝上座位)
省下的空間照計比裝門為多,但為何現在卻有6門車出現?

更奇怪的是,既然這麼多人,為何不索性在某些車卡不裝座位?(除了那些站不到的部份)



多一道門並不會少左空間


山手線/崎京線6門車繁忙時間係不設坐位
Yamanote-sen-205-cattle-wagon.jpg
Seiko 發表於 2006-4-22 15:0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3n370 於 2006-4-20 18:52 發表
1. 我只係單單睇路軌闊度vs道路闊度?
2. 你有無諗過點解鐵路要大d的迴旋半徑?

迴旋半徑根本係取決於行駛速度,
同鐵路(列車)定道路(汽車)無關。
若兩者轉彎時的行駛速度一樣,
鐵路同道路所需的迴旋半徑係無乜分別的。

1. 你有冇諗過鐵路車站同車廠,
    比巴士分站, 總站同埋車廠佔地多幾多?

2. 你又知唔知重鐵的迴旋半徑有下限?
    就算係"蝸速"轉彎, 其迴旋半徑下限點都大過道路車輛.

依你而言,鐵路以較低的容納量就做到較高的運載量,
唔係己經講明佐鐵路0係效率較道路優勝嗎?

仲有,列車之間要有區間,
同樣地,汽車行駛時,要同前車保持一定距離。
唔可能用盡條路的空間。

3. 但道路係可以 以高容納量 做到高運載量喎...
    咁道路唔係比鐵路更有效率嗎?

4. 同一長度下, 列車之間的區間總和 通常佔該段鐵路總長的50%或以上,
    但汽車之間的距離總和只係佔該段道路總長的5-25%,
    這合符效益嗎?

咁點解要承認“總容納量”?
總容納量又有乜意義?

淨係"總容納量"一點已經可以否定之前 板友hk_ayu 所講的以下一點:
道路幾無煙都好,
其效率根本遠遠不及鐵路,
尤其是其容量佔地根本符合唔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以"迴轉壽司"為例, 該條"路軌"應該點用先算"物盡其用"?
迴轉速度較快而每隻碟距離較遠? 定係速度較慢而每隻碟放得較近?
答案當然係後者, 因為 後者 能夠比 前者 更善用其佔地, 達到較高容納量.
前者好比鐵路, 後者則好比道路.

仲有既係, 道路可提供作不同用途, 不只運人, 還可以運貨;
但地鐵系統(現指東京鐵路)只係容許載客,
成條鐵路只係作單一用途, 且不是用盡其佔地, 效率當然比道路低.

這就是我同埋 板友053h4 想反駁鐵路效率既野.
gsrc0525 發表於 2006-4-22 15:2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4-18 23:06 發表



剩係睇番套片,
個香港人在車站大笑,
其他候車乘客已經用鄙視眼光望往

個香港人仲要笑東京引以為榮的上班文化,
唔比人鬧咪偷笑

等d香港人笑人推擠笑得咁開心呀拿,
人地日本人見到香港d地鐵車門重開三四次delay哂,
笑得仲過癮


是。
香港與東京的相比,
差別的確是不大的。
本人曾於8月的一個星期二,
早上8時許由青衣站乘坐東涌線,
發現青衣站的人流不繼地湧到月台,
車門重開三次才能開出(當時這一列車本人上不到,因為列車已接近滿載),
2.5分鐘後,又來了一班車,
人流像泉水般湧到車廂,
弄到這班列車又重開了四次(延遲了約1分鐘),
這班列車又與先前列車般接近滿載而行(可想而知如果住在奧運或九龍站的居民的上車難度很高,因為列車被東涌﹑欣澳﹑青衣及荔景上車的人全包)。

其實在8時許香港鐵路的尖峰時刻,
一去到新市鎮及大量市民區住的地方便大為「頭痛」,
因為車長要面對大量乘車的人流(間中也會有衝門事件)。
2+2 = 2*2 = 3+1 = 5-1= 2^2 = sq16 = 4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