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5-5-9 12:18 發表 
當年東鐵電氣化果陣,邊會預到宜家變左條通勤兼水貨兩用的鐵路
扶手電梯的數量預少左,位置都放在頭等車箱附近
最主要係,當年只係用最快既方法加長月台。
都係果句,除非真係爆煲,或者有新鐵路線交匯,又或者有人自願比錢幫港鐵起,
否則港鐵係完全唔會亂起新大堂解決問題,你估港鐵會做蝕本生意咩。
火炭站打通兩邊大堂,唔係因為人流,而係為錢,整完有位加建車站商店,點解唔整?賺到盡嗎?
當然,門面上又真係方便幾多既。
只怪當年九鐵起北面大堂,又唔知邊個咁聰明,起到今時今日咁。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5-5-10 03:10 編輯 ]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hokachung 於 2015-5-4 23:22 發表 
同意,馬鞍山站呢啲兩邊都駁住商場嘅大堂都唔裝冷氣真係好離譜,
連九龍灣站、觀塘站大堂都有冷氣啦
講起呢個站,其實我唔係好明點解要獨立起兩條天橋駁兩個商場,起兩條通道駁左右兩條天橋唔係仲簡單D咩 |
|
http://jpoon9394.blogspot.com/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15-5-8 02:22 發表 
高鐵由此至終都係市區做總站,包括前身的區域快線,
大陸大部分高鐵站都在市郊,點解唯獨要香港係市區做總站??
要起高鐵要有大量空間,內地好多城市都冇足夠空間起,起地底又造價高
相反,唔少火車站都響市中心
如果你係乘客,你都唔想轉一大輪車先搭到高鐵啦 |
|
http://jpoon9394.blogspot.com/
|
|
|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15-5-6 21:54 發表 
根本顧問公司與政府在六七十年代估計錯誤,已為今日「困局」埋下因子。
如果沙田線如期落成、彌敦道四軌過海,東鐵便不用延長至尖東,亦無需市區化。
如果東鐵元朗支線、荃灣線屯門/元朗延線、輕鐵大埔/荃灣支線(任擇其二) ...
不如你搞清楚東九龍線點解最終起唔成,原因係顧問公司問題定係因為要修正早期系統,同埋點解要修正早期系統
再講,規劃既野會唔會預到咁長遠呢?唔通建議完一成不變,唔會再檢討同研究咩 |
|
http://jpoon9394.blogspot.com/
|
|
|
原帖由 jpoon 於 2015-5-10 19:22 發表 
講起呢個站,其實我唔係好明點解要獨立起兩條天橋駁兩個商場,起兩條通道駁左右兩條天橋唔係仲簡單D咩
該兩條天橋為無額外支撐設計,只靠天橋頭尾的建築來承托
會唔會係因為天橋本身的結構唔容許改建來連接車站? |
|
|
|
|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5-5-11 02:12 發表 
該兩條天橋為無額外支撐設計,只靠天橋頭尾的建築來承托
會唔會係因為天橋本身的結構唔容許改建來連接車站?
-------------del-------------------
我揾返張相睇過 原來只係影緊其中一條而我睇錯做中間有...............
[ 本帖最後由 PE7937 於 2015-5-11 21:20 編輯 ] |
|
|
|
|
原帖由 PE7937 於 2015-5-11 12:24 發表 
我睇過馬鞍山舊相新港城同馬鞍山廣場原本係以3條天橋連接
起馬鐵果陣就將中間果條一開二,中段起馬鞍山站
所以唔排除位於馬鞍山廣場既分岔係本來既設計 ...
兩個商場一向都只有兩條天橋連接
幾時有起過3條?
馬鐵出口向馬鞍山廣場係格硬起出黎 |
|
|
|
|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5-5-9 12:18 發表 
當年東鐵電氣化果陣,邊會預到宜家變左條通勤兼水貨兩用的鐵路
扶手電梯的數量預少左,位置都放在頭等車箱附近 前幾日喺Youtube見到段片,其實去到80年代初東鐵用柴頭加客車都仲夠用,邊有人估到二十年之間人口會暴增到咁?所以又唔可以怪九鐵嘅,始終東鐵本身嘅設計係近郊鐵路......
https://youtu.be/gUIvubeTACg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