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5-5-3 23:58 發表 
至於九鐵幾時放棄西九龍站方案,而決定「尖東歸西」?正確黎講係 2002-2003 年間。
2002 年,九鐵要準備南環線詳細設計,計完數據,發現西鐵比東鐵更有需要去到尖沙咀,而以紅磡作為「三鐵轉乘站」係最高效益。
因為東鐵尖東站同紅磡站服務範圍有一大部份係重疊,假若西鐵係西九龍作轉乘站,依舊缺乏一個近市區核心車站,
當年有考慮過,將現有興建中尖東站改為東鐵同西鐵終點站,去解決以上問題,但尖東地理位置有限,加上已經尖東站興建中。
另一方面, RDS-2係提出過以紅磡站作為Mass Transportation Center (MTS), 高鐵前身的區域快線, 無論東線定西線方案都係以紅磡做終點站。
因為紅磡站係紅隧邊, 一早就已經係多類交通的轉乘點 (multi-modal transfer node), 所以東西鐵最終都係放去紅磡。 |
|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5-5-4 02:17 發表 
馬鐵用得 100 億去起,將軍澳線約用左 300 億,而尖沙咀支線用 40 億去起。
咁你就明,起尖東站翻轉成個尖沙咀,都要用咁大筆開支,馬鐵點可以平成咁?
好簡單,月台起一半、冷氣索性唔裝。(今時今日沙中線成本不菲,改裝馬鐵月台都 ...
其實諗得出起一半月台果位已經好天才架啦 |
|
|
|
|
原帖由 PE7937 於 2015-5-5 21:38 發表 
其實諗得出起一半月台果位已經好天才架啦
宜家就算起左容納到八卡車的月台
但新建部分只有供緊急時使用的樓梯,沒有擴建大堂,增加扶手電梯及升降機等
到時馬鞍山線轉了八卡車後,車站能夠兩條一上一落的扶手電梯及兩條樓梯來處理多一倍的客量?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5-5-6 02:13 發表 
宜家就算起左容納到八卡車的月台
但新建部分只有供緊急時使用的樓梯,沒有擴建大堂,增加扶手電梯及升降機等
到時馬鞍山線轉了八卡車後,車站能夠兩條一上一落的扶手電梯及兩條樓梯來處理多一倍的客量? ...
希望到時馬鞍山綫真係咁多人搭,如果唔係好難逼到港鐵擴建大堂 |
|
|
|
|
原帖由 ytxmobile 於 2015-5-5 14:16 發表 
我個人認爲是否設置月臺安全門(馬鐵采用開放式設計當然要配合月臺閘門)與節省興建成本并無必然聯系。
上海2號綫現在廣蘭路至浦東國際機場都是采用4卡來跑(預留擴充到8卡),所以唐鎮至浦東國際機場各站祇裝修了4卡的月 ...
其實開放式設計是可以直接裝設月台閘門(非全身),
但可惜的是,於 2000 年代初,香港鐵路系統對這類半身月台閘門亳無經驗,而且並不是必要加設條件。
加上,加裝月台閘門基本上對月台通風、抽風、機電有一定影響,甚至直接影響當時車站設計及需要先興建多少卡月台。
馬鐵當時興建資金,也無能力支付部份車站大堂空調系統,更可況是更次要月台閘門?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5-5-6 02:13 發表 
宜家就算起左容納到八卡車的月台
但新建部分只有供緊急時使用的樓梯,沒有擴建大堂,增加扶手電梯及升降機等
到時馬鞍山線轉了八卡車後,車站能夠兩條一上一落的扶手電梯及兩條樓梯來處理多一倍的客量? ...
係原設計上,有為日後考慮擴建成九卡月台而需要擴建大堂,而所謂預留空間,正正係新建月台下方。
咁點解港鐵唔一律擴建所有大堂?客量係一個問題,但錢亦係另一個問題。
如果每個站只擴建大堂,咁樣會影響大堂人流走向,又要將唔少入閘機、客務中心重新安排,唔係話改就改。
如果唔想改,就咁起住個無用既大堂,咁點解唔直接係有需要起既時間再搞?
其實馬鞍山站有條件亦有必要加建出口,再駁去另一條天橋做分流(九鐵設計上係有考慮咁做),但咁做等於將成個馬鞍山站收費區再大搞。
又唔知點解,當時起月台部升降機又起正 A B 出口中間(因為擴建月台後,升降機就會成為月台中間,咁係最方便所有乘客),
結果,就算港鐵後期點再執,打通番 A B 出口,馬鞍山站都係無得再搞(除非執左部升降機搬去月台尾)。
只能夠講,反映九鐵設計極其短視,而港鐵亦唔會用好多錢再執依類手尾。
兩間公司同政府都要負上幾大責任下,到時真係多人多到爆,第一城站擴建月台邊度有位去加扶手電梯同新建大堂?
扶手電梯預留位一早比左黎整 APG 設備室。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5-5-6 06:23 編輯 ]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5-5-6 05:52 發表 
其實開放式設計是可以直接裝設月台閘門(非全身),
但可惜的是,於 2000 年代初,香港鐵路系統對這類半身月台閘門亳無經驗,而且並不是必要加設條件。
加上,加裝月台閘門基本上對月台通風、抽風、機電有一定影響,甚至直接影響當 ...
話説月臺閘門和月臺幕門在運作的機械原理上面是不是有很大不同? |
|
|
|
|
原帖由 OTIS401 於 2015-5-6 02:13 發表 
宜家就算起左容納到八卡車的月台
但新建部分只有供緊急時使用的樓梯,沒有擴建大堂,增加扶手電梯及升降機等
到時馬鞍山線轉了八卡車後,車站能夠兩條一上一落的扶手電梯及兩條樓梯來處理多一倍的客量? ...
馬鐵大堂/月台既設計真係垃圾既極緻
似乎唔預會變成通勤鐵路
先唔講將來加卡
依家既設計根本不利乘客分散 |
|
富 豪 大 法 好!
|
|
|
原帖由 ytxmobile 於 2015-5-6 07:57 發表 
話説月臺閘門和月臺幕門在運作的機械原理上面是不是有很大不同?
機械原理的確分別不大,但對月台邊緣承受力有頗大影響,
因為所有組件力量集中在閘門底部,所以月台需要進行一定程度加固,
但對新建馬鐵月台而言,根本問題不大,反而 80 年代建成東鐵月台更大影響。
而最大問題是機電設施問題,現有馬鐵預留月台部份設計並非為加建閘門而設,
這樣就要犧牲他日擴充大堂扶手電梯接駁位。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根本顧問公司與政府在六七十年代估計錯誤,已為今日「困局」埋下因子。
如果沙田線如期落成、彌敦道四軌過海,東鐵便不用延長至尖東,亦無需市區化。
如果東鐵元朗支線、荃灣線屯門/元朗延線、輕鐵大埔/荃灣支線(任擇其二)早早落成,根本連西鐵亦不用興建。
另一方面,沙中線通車前(不論由馬鐵抑或東鐵過海),東西鐵共用尖東為終點站,對乘客而言最為理想。
如不想為三五年的臨時安排加建月台,只需在尖東站以西設置渡線(現在已做不到),並安排東鐵繁忙時間部分班次以紅磡為終點站便可。
政府/九鐵何不這樣做?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5-5-6 21:56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