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港鐵批出60億合約予南車四方購買93列國產車(#1更新)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5-7-23 10:46 發表 
反而用另一個想法﹐買平車用較短的年期(大約20-25年)﹐之後再換新車。這樣可能會好過買貴車﹐用一個長年期(預使用50年)。
科技每年都有進步﹐舊車需可番新﹐但係是否可匹配所有新技術﹐肯唔肯作大規模的更新﹐有時真係成疑。
...
問題係一間商業公司係唔係真係同你廿年換一次車先?
商業世界所有野都係睇錢,廿幾年後可能都係同你玩翻新而已 ……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入C-train已經唔係咩出奇、預外的事,基於港鐵為了與內地打好關係,方便爭取營運更內地鐵路
最大問題,港鐵身為一間「公共企業」近年型像低落。信號系統開始落後,出現頻頻關於信號故障等事故。難免令人想到你的業績有顯著的盈利,卻未能提升在列車服務。到近年港鐵市區新購的列車,以中國北車長春為主,營運出現一些問題,令乘客留下對中國車的壞印像,到現在仍未能洗清對中國壞印像。可以話港鐵是「原罪」,無論入中國車與否,港鐵在乘客型像仍然不好
最新的訂單只要八百多萬一卡列車,令人懷疑港鐵中國車主要從價錢方便考慮。現在一般香港人對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產品印像不好,基於中國品牌產品主要以價格同數量取勝。列車算耐用產品,最重要是質素。內地自家製造的產品都離不開手工不好的印像,基於中國商場監工不及外國品牌監工這麼嚴謹。要改善乘客對中國車的印像,要從手工那方便一手。
現在的長春車在冷氣方便比起英國車更差,港鐵新中國車要多加留意這問題,市區那幾條線,乘客較多,繁忙時間企滿人,冷氣製冷能力要快同夠。
一次購入93列車,風險都幾大下。若其中一卡出現了意外,就影響整隊車。所以要更重質素
既然CEO話「國產列車更勝英日韓製造」,點解唔順便購入中國自主的信號系統? |
|
|
|
|
原帖由 GU9338 於 2015-7-23 12:24 AM 發表 
東涌線無異議
但市區線方面 , 除左將軍澳線要加車 , 其他市區線 2018 年起換完信號又聲稱可以加班 ,
實際要加幾多架車當然係未知之數 , 不過似乎以單靠現有後備列車數目真係應付到 ?
回正題 : 唔知環保組織會唔 ...
真係可加班?
唔係唔得﹐星期六早上的返工時間咪得囉。
一般返工的繁忙時間?
我真係唔多相信可做到啦﹐除非所有乘客可以加快上落車的速度﹐唔會衝門﹐令到停站時間可縮短啦。 |
|
|
|
|
原帖由 rickywk 於 2015-7-23 10:41 AM 發表 
批車到新加坡後係由川重做多次on site check先會俾LTA同SMRT驗收, 咁已經令品質認真好多 |
|
|
|
|
原帖由 AVD1 於 2015-7-23 10:48 AM 發表 
問題係一間商業公司係唔係真係同你廿年換一次車先?
商業世界所有野都係睇錢,廿幾年後可能都係同你玩翻新而已 …… 廿幾年再搵鄰國翻新,用足次貨五十年,問你死味 |
|
|
|
|
原帖由 AVD1 於 2015-7-23 10:48 AM 發表 
問題係一間商業公司係唔係真係同你廿年換一次車先?
商業世界所有野都係睇錢,廿幾年後可能都係同你玩翻新而已 ……
廿幾年後又發展到什麼情況﹐真係大家都好難估。
換車 定 番新﹐都係睇下當時的情況而定。
M車都係想番新﹐但係衡量過都考慮換車代替番新。而結果可能令大家有少少跌眼鏡(唔係指承接車廠問題)﹐居然係一口氣全面換車﹐連較新的15抽車都一併更換。
有時﹐睇錢都要睇下用得值唔值。
番新做得太全面﹐費用又高。一些可做可唔做的事項﹐因為成本問題而唔做﹐結果問題改善唔到。
仲有一些因為其他原因﹐應用唔到在舊車之上﹐根本無得做﹐無得提升部車。
當番新及換車的費用相約﹐而新車又會比舊車優勝﹐管理層唔難作出選擇。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5-7-23 10:5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eon802 於 2015-7-23 10:48 AM 發表 
入C-train已經唔係咩出奇、預外的事,基於港鐵為了與內地打好關係,方便爭取營運更內地鐵路
最大問題,港鐵身為一間「公共企業」近年型像低落。信號系統開始落後,出現頻頻關於信號故障等事故。難免令人想到你的業績有顯著的 ... 所以今次刷鄰國鞋刷得太明顯,明知次貨可能冷氣都唔夠/各種問題都買,而家驚c-train局都可以等下班,全部都係既話可以點?唯有逼著局死囉
明知列車好重要,一用用幾十年,一唔好就衰幾十年,都大量向香港人最無好感既國家買,全面引入,要香港人全面硬食次貨幾十年
今次令香港人知道只係一間為得到專營權賺錢而出賣香港人既公司,型像一落千丈,相信港鐵以後都會好似689先生咁俾市民唾氣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5-7-23 10:56 AM 發表 
廿幾年後又發展到什麼情況﹐真係大家都好難估。
換車 定 番新﹐都係睇下當時的情況而定。
M車都係想番新﹐但係衡量過都考慮換車代替番新。而結果可能令大家有少少跌眼鏡(唔係指承接車廠問題)﹐居然係一口氣全面換車﹐連較新 ... 但我覺得就唔係劣幣驅逐良幣,引入d更差既列車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