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荃富街可以唔使concern既咁當然一上一下輕鬆好多
只係荃富街個站大窩口都有份
未知會唔會反對
至於42C唔拆線北橋走會顯得兜既問題
都是果句
如果老九醒少少提供埋42A係美孚轉東九線既選擇
或者42M係長安轉車
基本上應該唔成問題
觀點上係想青沙部分有得快好多
定係一齊有得快既問題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其實樓主應看少左個問題, 就是最遠東九線只有一條做不到分工 + 密班次, 而且有區域未有車到 (例: 荃景圍, 永基路, 40P 未全日等等...)
路線交錯再所難免, 一條線打通會最好, 本身荃灣區是一把扇夾埋, 定線要落少少工夫 (即: 上葵, 麗城+荃景圍, 海濱花園+西站, 橫龍街工廠區+楊屋道)
個人也幾 commet 二線條包抄一個站, 可避免一條線甩班之餘, 也可用聯合班次清客兼做其他新客 (eg: 788+789+8P+8X)
而眾安街有條直飛的官荃線, 東九線被建議全日特快龍翔道應是遲早的事, 因港鐵根本就做不到特快 + 沒位座 + 要轉車 + 荃灣區大量地點去不到
差異是班次整成點, 由於新線全日數量不少, 加上要 40P 全日, 按照運吉作風應不會有更多新車加入, 所以要制止運吉於東九線 CUT 班次 (本身 42C 上年是 38 部車行, 少左3架未知去左邊)
除左用聯合班次手段外, 個人也建議把 42C / 38 空出的車種, 換成 12.8 米大車
若新海濱花園清客線成功開通, 其他東九線壓力少左, 估計會有不少運載力多出, 加上大車的剩餘運載力, 載客率可增加最少 30-50%, 變相可雙面刃可調整班次同車種去控制客源
只要資源不變, 會有新資源開辦其他新線.
|
|
|
|
|
其實轉特快吸唔吸引到大河道一帶係好睇新 30X 個班次,
如果疏的話,快都係假。始終大大條港鐵線起後面班客就好自然會行上去坐港鐵。
至於 234X 方面,
我都係搬返 60X 同 63X 個例子出黎,或者同一條問題,當 30X 改上西廊之後,起尖沙咀去荃灣你見到架 234X 上車定會死等 30X。
除非九龍南北分家,否則 63X (或者西廊線)注定都唔會密得去邊 ……
新30X車雖然少咗,但行車時間相應減少,而且唔需要再經過加士居道死亡交叉
我相信班次應該可以維持大致不變,同時會較現時穩定好多好多
另外,我亦留意到30X本身朝早黃埔開緊10-15,班次仲密過荃灣開
新30X基本上唔會再有咁龐大既流水客源,相信好多車可以直接私牌去荃灣開
加埋230X提供既車源,新30X相信至少朝早可以長時間做到7-8分鐘一班
其餘時段透過拉疏另一邊班次,應該亦有機會開到12分鐘一班
個人覺得吸引力係會有
至於你搬60X/63X個例子出來
我覺得又有少少唔同
60X/58X本身密過63X n倍,而63X仲要落美孚
送咗63X車尾,你真係可以乖乖上58X/60X
但30X講緊出公路之後下站鴉蘭街,班次其實亦唔會疏過234X
就算送30X車尾相信都係下一班30X最快到旺角
應該會有人等
|
|
|
|
|
今次條 38C 正常唔少,我諗你成個 package 可以睇成係 42C 一拆二
除此以外,同我個 package 的另一個主要分別,就係你條青南線兜埋荔景
但我會好擔心 38C 42C 兩條線的班次,始終你因為將我個方案入面的 41C 變相一拆二,所以全日線數目比我仲多一條
其次要留意的是,如果你真係想用 40B 代 42 做青衣南瑪嘉烈流水,因為 42 而家去到長康,
所以你條 40B 至少都要去到長康
我決定唔做荔景生意,唔係無原因的…
其次就係,招標版油荃德士古道尾站上公路,你雖然用 38C cover 左,但果頭變相變成頭站。
如果硬係要拆 38C 的話,我會改你條 39C 走線,德士古道尾站走,反正你都諗住中途不停站
不過如果你本身唔係諗住行荃灣路,就真係無咩理由飛站
最後都係啦,我唔認為事必要有條線擺西站,重點係 cover 到西站/如心已經可以,所以真係可以考慮一條荃景圍,一條灣景花園
38C/42C班次問題
38C基本上食晒海濱、楊屋道、荃富街、大窩口、上路客
在38/42C飛走上路既前提之下,我相信塊餅係夠餵飽條線,無需要太擔心佢既客量
新42C
正正就係因為條40B經荔景美孚,就算拉去邊都係42C有行車時間優勢
基本上有42C覆蓋既地方點都會搭返42C,無42C既地方先要搭40B
至於原有42C範圍內夠唔夠客support條線,就係水晶球問題,真係要開咗先知
不過現時長安去觀塘甚至九龍灣,巴士同鐵路行車時間都只係打平手
新42C將會拉一個10-15分鐘既時間差距出來,我對搵新客係樂觀
42需唔需要拉去長康,我覺得可以試下區議員底線
先推個美景花園方案出來,有反對聲音再拉去長青,再唔得先擺埋落長康
講真,以油荃走線,佢開全日真係會蝕死巴士公司
我至今仍然唔明點解一個咁既方案可以出到RPP
而就算油荃真係要成事
我覺得楊屋道一帶搵38C去頂問題都唔係好大
本身行觀塘道,同一至日服務,已經係一個好大既甜頭
真係唔得既,可以再搵辦法開上面提過既38X去救火
你話改39C去補油荃個洞,個人覺得並不理想
我相信如果你德士古道尾站,又要停站近多客位置,點都要行沙咀道
咁做,荃景圍就會無咗轉乘新30既車站,變相有一區無咗合理服務
而沙咀道本身又多燈又多車,我搭過一兩次34/930已經怕咗佢,我唔建議再塞線落去
至於你問點解條新40(39C)要飛站唔行荃灣路
我實際上對停完青山公路大窩口個站之後,掉頭上德士古道無幾大意見
總之個重點係俾眾安街大河道班客以最快既速度飛到上龍翔道
最後
可唔可以拆線一條西約+楊屋道、一條荃景圍+眾安街+上路既問題
我覺得唔係無想象空間,但我會覺得唔夠上面個方案理想
原因有三:
1. 西約+楊屋道條線注定做唔密,非繁客量亦十分令人擔憂
2. 荃景圍條線如果要兜返大河道個站,之後再停晒青山公路咁多個大站,隨時仲慢過我個方案入面30轉39C
3. 我個方案入面藍田、油塘、麗港城三地都會有車去眾安街、西站一帶、葵涌道,你咁拆既話,做唔到同樣效果 |
|
|
|
|
海濱花園新線, 用途是分流 40, 38, 40P, 290 系, 42C 的客源, 令運載力提高, 又可搶到紅小客, 搭港鐵的新客
尾站放葵芳因呢條線經過的路段, 假日可能不夠客(雖然可用細車平衡客量班次), 所以需要新都會幫手
由於本線經過荃灣華人墳場, 估計清明重陽會有大量乘客用呢條去拜山
不過個方案點好法, 也要有資源去做, 就算 42C 改到南橋 / 西橋特快, 空出車種未必夠 1拆3 條線全日 + 延長
| 原用車量 | 新用車量 | 42C | 35 | 17 (-18)
| 38 | 26 | 13 (-13)
| 290 | 29 (290A 並用)
| 29
| 290A | 29 (290 並用)
| 29
| 40 | 12 | 14 (+2)
| 40P | 9 (特車)
| 9 (特車)
| 新海濱花園線 | 0 | ? | 38C | 0 | 19 (+19)
| 40B | 0 | 12 (+12) |
| 111 部 | (另2部來自30X)
113部, (111 = -2)
|
首先工廠區 (大連排, 光輝圍, 橫龍街, 永基路), 除左返工放工有班客, 部份工廠區夾雜住宅及大型商場而不近港鐵站, 考慮埋呢個因素之後
麗城花園, 荃景圍沒東九車到, 而且上葵 40P 不是全日都要解決
同 6D 延長油塘沒關, 目的令 40 號提速, 個人也不建議 40 做大長沙灣, 以免日後重組難度更高, 變成無底黑洞永遠要加車, 盡早整斷佢好處多過缺點 (BBI 轉乘不是萬能, 用 6D 同 2X 轉車都得)
今年 RPP 好似有條新線係油塘經藍田行龍翔道過美孚, 要兜美孚同荔景山的東九線應完全沒優勢.
如要我用你個方案改
1. 我會用 38C 方案夾海濱花園 + 工廠客 + 新都會廣場客 + 墳場客(假日另類清客線), 用葵青交匯處走
2. 38 改路並延長到葵涌村, 來回經新都會廣場, 不停葵興站, 用葵青交匯處走
3. 40 拉直經上路後, 直去麗城花園, 如心 / 西站交比 290 系做, 也同時建議 290 系(其中一條) 全日飛全段龍翔道只停黃大仙轉車站, 直達彩虹
我絕對唔看好你所建議既海濱花園新線
本身工業區非繁客量仲衰過住宅區,而我望過幾次都搵唔到你所指「夾雜在工業區內既住宅」
其實葵芳同海濱附近既工廠大廈,有唔少都可以行去搭38
剩低既,繁時開幾班可能仲得,但全日線就真係無可能支持得到
講真,38客量已經頗令人擔心
我下繁搭過幾次,過禾葵里之後都只係坐滿窗口位多少少
38改行下路,禾葵里附近部分工廈行去搭38C可能仲快出到東九
換言之38如果跟返現有班次其實隨時得半滿就要入葵芳
而葵芳本身多客極都無可能上70個人打爆架車(未計有40A做大連排)
我cut得咁重手唔係無原因
如果你加多條線落去葵芳尾站做分流,我相信38真係好難做得住
我覺得若你想分流入面工廈既客,40B上荔景前加個站會比較實際
咁想有位坐既人自自然然會行去搭仍然有運載能力既40B,根本無需要大費周章開新線
長沙灣方面
我都同意唔應該再做大落去
所以你見我上面個建議仍然維持單向途徑長沙灣,而非雙向兜曬
我個人就屬意用40A做返放工三四個鐘既生意就算
至於你所謂油塘開經龍翔道去長沙灣既路線,係安達臣發展計劃既其中一部分
條線無論走線定班次都有再執既空間
但我覺得唔應該同其他觀塘道線混為一談 |
|
|
|
|
七至八分鐘一班係太幻想化,
而家 234X 同 238X 都做唔到呢個班次,
加上大河道始終靠近荃灣站,難聽小小講全日十五都已經偷笑。
反而你話要食埋堆新區客,
即過大河道之後就行沙咀道或者轉入楊屋道,起德士古道上橋就或者做到呢個班次,
因此我向來都認為要做大 30X 的話荃灣區內走線點都要改,何況改用德士古道上橋比而家兜返轉頭用大涌道上里數應該仲短左。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大窩口邨其實行去大窩口站上都得,即用返我上面條青山公路線,
所以我一直以黎都認為要先搞清楚究竟荃富街堆客究竟起邊度走出黎,
但我相信而家荃富街咁旺場都只係因為呢個站係 42C 唯一起荃灣市中心去東九 o既站,
假如有條定線起荃富街以西都已經食左的話,呢個站作用根本有限。
大河道以東 o既沙咀道,個邊可以考慮行落去楊屋道坐車落東九又得,行去雅麗珊又得 ……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其實我係完全唔明白荃灣區東九線拆到咁為乜,一時又拆到三條一時又拆到四條,一時又話咩交叉 ……
點解唔可以簡單小小,一條青山公路,一條楊屋道就算。
如果因為一個荃富街站而搞場大龍鳳又會唔會太誇張?荃富街而家咁多人坐,我仍然都係個句就係因為而家太多人行去坐 42C 所以先搞到荃富街咁多人。
我心目中荃灣區只有兩條東九線就係咁多,
一條係新 o既油荃線修定版本,將呢條線拉入灣景花園,加經西站(取道海興路)再經楊屋道直出。
另外一條就係行荃灣西 > 青山公路 > 大涌道 > 沙咀道 > 大河道 > 青山公路直出東九。
兩條線根本就唔算兜路,
假如運輸署唔肯再放車落觀塘道係後話,但我認為大方向就係咁,
又何需搞咩交叉咁複雜。
我對上面 38 建議冇咩異議,
至於青衣方面要拆兩條線我個人係了解,不過我個人認為仲可以拆盡小小,
假如 42C 起跟現有路線去到北橋先行荃灣路走,咁對於長亨黎講仍然係唔吸引,因為都已經兜左大半個青衣,
我係同意之前有人提出 o既 concept - 一係就青衣南北分,一係就青衣東西兩邊拆線(但東西兩邊其實而家 42C 都已經做緊,不過對於頭站黎講基本上都已經兜左大半個青衣)。
如果南北之分,長亨開行青衣西路再行青康路走 - 呢條係做青衣南北定線,
至於另一條就會起青衣碼頭,長安走 - 但呢條線肯定唔夠客(之前起另外個 post 好似都有人提過),
如果用呢條線去做長沙灣美孚係可以幫補下,時間上都應該同兜荃灣差無幾,但對於長安黎講或者真係有負面感覺。
但我覺得咁樣最小會幫長亨個邊再加快車程。
40P 早就預左佢全日,所以我就唔加評論。
至於要拉荔景入局,我自己始終就認為唔值得,荔景就算放多幾條線入去結果都係死路一條。
但我認為荔景要搞 45X 起上面我呢個 propose 係冇抵觸,要做 45X 仍然可以做,何況我都認為 45X 係值得考慮。
繁時線又係另一個故仔,呢個可以再傾。
講真,咁多個方案入面,我個方案荃灣一帶拆線已經拆得非常克制
個概念基本上係一條新40(39C)做晒荃灣市、西約、荃景圍
而38C只係搵個總站擺,順手處理 海濱、楊屋道、荃富街 搭/轉39C唔方便既人
至於建議中既油荃,已經同所有其他路線無關
僅為一條服務 油塘/麗港城 去 葵涌道/荃灣 既路線
觀塘道黃大仙全部唔關佢事
(你講既交叉、拆4條應該唔係指我個方案掛.....)
至於青衣
上面都講咗,我希望所有42C服務範圍內既人都繼續搭42C,40B只係補青南客個位
點解唔拆盡少少?好簡單
青衣只係僅僅夠客做一條直出線
無論你南北拆、東西拆定亂咁拆都好,最後兩條線都會唔夠客
100兄個拆法,青南group美孚長沙灣,青北繼續行上路
結果係,長亨係就係好快離開青衣島,但出到出面又係繼續兜
最後快唔快得過兜曬大半個青衣北橋直出?根本快唔過
青衣北就仲衰,走線無進步都算啦,你仲要cut人班,真係無怪某青衣版友咁勞氣
至於你個方案,其實唔只青北條線會出事,青南條線都好大機會會唔夠客
本身青衣島入面長安係最多人上車既車站(當然某程度上係因為尾站)
長亨條線唔做長安、唔做碼頭、唔做楓樹窩路
我估條線非繁可能真係要開到落20分鐘一班甚至轉單層
荔景問題
從來都無expect過荔景會好多客
放兩條線上去,個心態係想換返兩條線落來
並同時達致30做流水補位、避免長青長康客轉投40B 既目的
而我亦深信對荔景而言這兩條線會有用過30+42
尤其40B,只要深入祖堯、荔景山路,話唔定客量會有意外驚喜都未定(起碼好過45/46) |
|
|
|
|
我擔心的係你做唔做到合理班次 rather than 客量…
講真,以油荃走線,佢開全日真係會蝕死巴士公司
我至今仍然唔明點解一個咁既方案可以出到RPP
兩邊有需求,但運吉又唔肯塞線落觀塘道,結果就係白痴定線
如果唔落得觀塘道,宏照道上觀繞都正常過偉業街好多
你話改39C去補油荃個洞,個人覺得並不理想
我相信如果你德士古道尾站,又要停站近多客位置,點都要行沙咀道
咁做,荃景圍就會無咗轉乘新30既車站,變相有一區無咗合理服務
而沙咀道本身又多燈又多車,我搭過一兩次34/930已經怕咗佢,我唔建議再塞線落去
至於你問點解條新40(39C)要飛站唔行荃灣路
我實際上對停完青山公路大窩口個站之後,掉頭上德士古道無幾大意見
總之個重點係俾眾安街大河道班客以最快既速度飛到上龍翔道
最後
可唔可以拆線一條西約+楊屋道、一條荃景圍+眾安街+上路既問題
我覺得唔係無想象空間,但我會覺得唔夠上面個方案理想
原因有三:
1. 西約+楊屋道條線注定做唔密,非繁客量亦十分令人擔憂
2. 荃景圍條線如果要兜返大河道個站,之後再停晒青山公路咁多個大站,隨時仲慢過我個方案入面30轉39C
3. 我個方案入面藍田、油塘、麗港城三地都會有車去眾安街、西站一帶、葵涌道,你咁拆既話,做唔到同樣效果
其實楊屋道經過近年重建發展後,已經變成全日位而唔係兩味位,人流唔少,所以客量我唔擔心。
因此如果要德士古道尾站,亦唔係事必要行沙咀道
反而你提到荃景圍轉乘問題,第一你係假設 30 要改得成先可以咁轉,但其實戴麟趾 <-> 荔景呢個位已經令 30 的想像空間減少好多;
其次係唔一定要轉 30,如果你停富華街的話,仲可以轉 39M 等線
不過我始終覺得,如果有條件一程過,點都好過轉乘…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留意條30X係食埋230X
班次無論如何一定要落到7-8,或者至少10分鐘一班
否則以兩條線既客量我覺得會載唔曬
唔行大涌道行楊屋道+德士古道出九龍,我覺得值得考慮
當然亦要consider埋究竟咁做會唔會影響238X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