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最麻煩係想一條路線做哂整個青衣係冇可能,
到最後都會拆左條唔三唔四 o既路線出黎,即閣下 o既 40B,
雖然話就話要補返比人(甚至補埋比荔景),實情都唔見得青衣南會有客幫襯佢,
所以我認為青衣個問題仍然有討論空間。
最怕條 40B 係頭輕尾重,出到長沙灣先叫多返 d 人好似 42 咁就麻煩(如果唔係之前九巴就唔會建議 cut 短 42),
基於呢個原因我先認為深水埔最好都係由深水埔自己解決。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其實冇話一定唔一定,事實而家荃景圍朝早真係爆到頂哂閘就只係得 39M,
雖然話有好多人要落荃灣返工返學,但另一個主要原因為班客早就習慣左坐地鐵轉車,
其實起過去咁多年九巴都唔知趕左幾多荃景圍客比港鐵,除非九巴有本事搶返堆客返黎,否則載唔哂機會唔高。
要擔心倒不如擔心條 39M 好過。
本來呢 934A 係一個新開始,不過事實係呢條線班次得一班,定線又唔吸引,結果未得 50% 咁大把。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班次不外乎係用車問題
我個新建議基本上同原建議個用車pattern係一樣既
究竟邊個位計錯/有機會出錯,煩請指出
兩邊有需求,但運吉又唔肯塞線落觀塘道,結果就係白痴定線
如果唔落得觀塘道,宏照道上觀繞都正常過偉業街好多
之前有人話條線係一間巴士公司用來跣另一間巴士公司
雖然個無人能夠證實
但RPP出現一條咁既線真係好滑稽
其實楊屋道經過近年重建發展後,已經變成全日位而唔係兩味位,人流唔少,所以客量我唔擔心。
因此如果要德士古道尾站,亦唔係事必要行沙咀道
反而你提到荃景圍轉乘問題,第一你係假設 30 要改得成先可以咁轉,但其實戴麟趾 <-> 荔景呢個位已經令 30 的想像空間減少好多;
其次係唔一定要轉 30,如果你停富華街的話,仲可以轉 39M 等線
不過我始終覺得,如果有條件一程過,點都好過轉乘…
荃灣你話用荃景圍+上路、灣景+楊屋道
我又唔會話好反感,始終我自己都曾提出過一個99%相同既建議
只係我仍然唔覺得咁係最理想
客量隱憂先唔講(我當你楊屋道養到條線咁話)
我會覺得條荃景圍+荃市+上路既東九線對荃市吸引力有限
唔知你多唔多坐42C/38,但上路巴士爬山實際上係用唔少時間(亦係點解我寧願里數長都建議行葵涌道天橋)
而站站停,站站斜路起步真係龜速,未計幾個站都係大站,上客要時間
另外,想知你會想點plan東九個路線分配
我個修訂版建議,用咗唔少心思去衡量點樣可以砌到 荃灣市中心/西站/葵興/葵芳 線俾 藍田/油塘/麗港城 三區 |
|
|
|
|
雖然話就話要補返比人(甚至補埋比荔景),實情都唔見得青衣南會有客幫襯佢,
所以我認為青衣個問題仍然有討論空間。
最怕條 40B 係頭輕尾重,出到長沙灣先叫多返 d 人好似 42 咁就麻煩(如果唔係之前九巴就唔會建議 cut 短 42),
基於呢個原因我先認為深水埔最好都係由深水埔自己解決。
其實荔景點解要補,仲有一個原因——葵涌道荔景邨個站會變成無線去東九
而我實在唔想改38葵芳個走線去遷就荔景
40B美景長青應該會有支持者
始終排小巴條隊去葵芳,再碌大半條荃灣線+大半條觀塘線唔係好受
40B兜埋荔景應該未必慢過上面咁轉,尤其荔景山路本身少燈少客
識轉車亦可用42A>40B轉乘,或者去葵芳搭38
而青南其他位會搭返新42C,這亦係我個人想做到既效果
長深荔美孚自己開線解決其實都唔得
不過40同52X/238X/42A既轉車客既存在,會限死條線美孚尾站而且班次唔可以太疏
點做?真係點group都group唔掂 |
|
|
|
|
其實冇話一定唔一定,事實而家荃景圍朝早真係爆到頂哂閘就只係得 39M,
雖然話有好多人要落荃灣返工返學,但另一個主要原因為班客早就習慣左坐地鐵轉車,
其實起過去咁多年九巴都唔知趕左幾多荃景圍客比港鐵,除非九巴有本事搶返堆客返黎,否則載唔哂機會唔高。
要擔心倒不如擔心條 39M 好過。
本來呢 934A 係一個新開始,不過事實係呢條線班次得一班,定線又唔吸引,結果未得 50% 咁大把。
如果食埋楊屋道應該可以支持7-8分鐘一班?
但咁會食多5支燈同幾個站,唔知又會唔會對行車時間有影響
荃景圍交通真係有待改善
去荃灣話就話有30/39A/39M,實則前面兩條近年越做越頹
而一講荃灣以外就真係死得人多,城隧線又無,東九線又無,去葵興芳得條垃圾30,去西九條30X仲衰過轉鐵
934A插旗味濃厚,但下面930X開半全日,你上面淨係開得一班,即係嘥鬼氣
我成日話,顧全個局,934A係運輸署協調兩間巴士公司失敗既產物
某程度上你可以坑位有限,開唔到咁多條
但問題係連接駁巴士既服務都做得唔好
明明已經有三條線落荃灣(叫做),但轉堆大河道線連同站轉乘都做唔到呀陰功
真係........
|
|
|
|
|
荃富街都有商場係手
大窩口有幾座樓較近荃富街
要填返段路都不無道理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本帖最後由 expertuser2004 於 2016-4-5 21:20 編輯
德士古道有工廠區夾雜住宅, 附近也有熊貓酒店, 加上楊屋道暫時未有車到東九, 以我所知德士古道附近好似有公屋起緊(已經見到個公屋外型)
又例如麗城花園近柴灣角街工廠區同如心/西站, 青山公路(由荃灣站至麗城花園全段沒車到), 荃景圍覺得不如自己爭取好過
似乎就是不關 38 事, 但因為 42C 改特快後, 38 進一步延長到葵涌村後, 38 / 38C /42C 三線會完全分開, 變成 38 重要性再度提高什至要吸納 42C 部份客源
熊貓酒店(荃富街站)會變成全日沒東九車到, 雖然乘客可搭官荃紅小, 又可大窩口搭 290 系 / 新 40 / 新 38C 線, 又可搭鐵
同埋我想說上面 "新海濱花園清客線, 經葵芳新都會" 經永基路建議是寫錯左街名, 正確是葵福路(來回經葵福路), 而且基於路段問題, 個人建議只單向停葵芳站 / 來回均停同一个巴士站
其實新海濱花園清客線個人預留了三個後備計劃, 因個人幾看好呢條線客量, 又可以經楊屋道再上葵福路, 可吸納埋 38C 所有新客源
計計數, 假設大車用 135 人上限
海濱花園2站, 龍德街1站, 葵芳站1站 (楊屋道1站), 葵福路 2-3 個站(由於目前沒巴士經呢條路, 用小巴站牌作設計基準), 即 6-8 個站, 要爆車就要一個站 22 人(計20人), 坐滿就要10人
除非海濱花園2站, 葵芳站1站, (楊屋道1站) 完全0人上車, 只要有3站上到 50人就已經合格, 否則這線作為 38 輔助線未必不是好事
其實 40B 要葵涌上荔景美孚 + 單向長沙灣對放工客來說是白痴, 正正就本人建議清客線原因之一, 而且 38C 望落去好似仲有其他屎忽野玩(有興趣可另文討論), 其實假日 15 分鐘一班 38C 是可接受
平日就真是要試下水溫先知, 40B 要動埋 40A 幫手 (40P 全日), 感覺會是另一個故事
|
|
|
|
|
你所提及鄰近德士古道興建中類似公屋的建築應是沙咀道的尚翠苑。
|
|
|
|
|
長深荔美孚自己開線解決其實都唔得
不過40同52X/238X/42A既轉車客既存在,會限死條線美孚尾站而且班次唔可以太疏
點做?真係點group都group唔掂
其實究竟有冇 40 <> 42A、52X、238X o既客量資料,
我一直以黎都好懷疑究竟有幾多人會咁樣轉車,
假如一直以黎係站起巴迷角度去睇美孚轉車係快,因而值得去做
而事實係相反的話(九巴係叫人坐 234A/B、238M > 40),即係話其實美孚轉車客只係有限數,
咁成件事就已經唔同哂。
所以我成日都話,如果九巴係要大搞美孚轉車站當然係好,但係如果仲係停留返區內線轉區外線,而唔係區外線轉區外線的話,
其實深水埔區(包括美孚)就咁比返條全日 15 分鐘一班去東九就已經搞掂 - 同現時 40 睇齊返就算數。
反而呢,荃葵青應該盡可能做點對點 - 包括海濱其實係可以用 38A > 青山公路東九線。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就算冇七至八都斷估有十分鐘,最小真係有客 support 條線,
否則一個荃景圍要做七至八分鐘真係有點兒妄想,就算你話大河道會有人上都唔會多(睇現有 30X 已經心照)。
至於荃景圍交通要改善呢回事,旨意九巴真係哂氣(睇下近呢幾年 o既 RPP 已經心淡),
所以我提倡荃景圍自己救就係呢個原因,上回講到條東九線其實係冇辦法之中 o既辦法,
否則仲旨意九巴好似西約咁無啦啦比多幾條線荃景圍?真係發緊夢。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