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南港島線通車後,南區巴士輸剩幾多?(歡迎交流見聞或測試)
[複製鏈接]
|
本帖最後由 proschebus 於 2017-1-10 09:34 編輯
小市民睇到億億聲以為好多,但大地產商盈利幾十至過百億
呢幾億真是微不足道。但是投資落去既鐵都要億億聲
|
|
九鐵動力 拓新領域
|
|
|
PB602 兄, 謝分享.
當年城記又有 d 時世做英雄.
去過一次半次城記乘客聮絡小組, 亞爺親自主理, d 客勁插中記服務差無車搭, 叫亞爺東南西北度度加車, 亞爺話個個都同佢講中記服務吾夠叫佢加車做埋, 佢亦講加左車生恴多到做吾哂, 但公司新開檔初期就算有人都無車, 南區已經加好多車, 西區又工半十幾分班加到雙工幾分班仲要開新線, 東區又 8X 118 加極車都話吾夠載, 海灘假期又要重兵 60 架打對家 260, 咁多條戰線, 請大家體諒下慢慢黎, 我地有新車到就會改善服務.
當年亞爺有心打你中記, 奈何買新車買到破產咁款, 做堆內陸線又低回報, 以前有個笑話城記發夢都想開國際線, 一開 118 171 爆炸客量咁升, 如果吾駛還錢, 再買新車過埋海搶你九記仲得. |
|
|
|
|
所以點解城巴曾經計劃過將旗下所有隧道線都開N車轉做24小時運作?因為當年對城巴嚟講,開一架巴士嘅最貴成本,唔係司機同油錢,而係利息!連103都想開埋N103,啲巴士迷都覺得佢痴線,但實情係佢寧願半夜三更推架車出街做生意,一架車每晚執一百幾十個客都叫有一千幾百落袋,可以幫補供車會。
但當時城巴不斷擴張同買車,風光背後,就面對沈重財政壓力。徐展堂當年都叫有實力,北海集團背後又疑似有中資支持,但最後即使將城巴上埋市集資都搞唔掂。1999年城巴賣盤俾捷達時,城巴個網絡已經盡吸中巴賺錢線,又有962、969等搵錢線,真係靚到不得了,但竟然只值8億。即係點?即係只要你俾得起350架新車嘅價錢,就可以買起城巴過千架車嘅車隊連埋專利權,稍有財務常識都知道,咁代表間公司其實欠落好多錢!反觀中巴放棄巴士業務後,坐擁現金幾十億,夠買起城巴四、五次。
捷達玩咗幾年之後,就賣盤俾新世界,當時好多人話政府交通政策有問題,捷達覺得無前景所以賣盤。其實城巴當時個網絡靚個新巴多多聲,點會無得做,我就話係因為之前瘋狂買車,擴張過度,欠債太多,根本搵埋都唔夠供車會。我估新世界買起城巴後,憑自己同銀行嘅良好關係做咗好多Refinance,將舊有買車貸款合約轉按,善用低息環境,大幅減低利息開支。反觀捷達,喺香港嘅資產只得千幾架二手巴士,抵押晒都唔值錢,所以就算出面息口平都無得玩呢招。新創建背後有資產做擔保,借錢條件同息口都優惠好多,應該係靠呢招去扭轉城巴高客量但高成本嘅敗局。
|
|
|
|
|
當年新世界買城記, 內部傳本身新記個班友吾識做巴士攪到公司七國咁亂, 由營運路線計劃到維修都係外行管內行, 中記做落個班又吾信你, 新記自己請個班嘜 q 都吾識又要楂旗, 買城記其中一個好處係佢地管理巴士好過新記, 所以理論係新記買城記, 但之後所有野到怡家都係城記騎住新記, 自己內部都講, 城記有好野留返自己, 有野有獲就益新記, 架 6090 就係其中一例 (呢個只係我講), 以前三二個月就一單燒車, 自己伙記都講城記燒車好地地, 新記燒車插到你班友個個契哥咁.
以前真係好好笑, 所有國際線開埋零晨機, 巴士迷又好楂車又好個個話佢痴線發夢開隧道發到要開 24 小時, 師兄你咁講又明多個 Hidden Agenda. |
|
|
|
|
新世界當年接手中巴88線時投資20億,路線網無城巴咁靚但都叫有錢賺,新巴當時講過回報有8.8%,都唔算差,以金融風暴後嘅低息時間環境嚟睇,都叫好過收租嘅。
到捷達賣城巴時,作價22億,比1999年嘅8億買入價高出好多。呢4年內城巴無咩投資(係起咗間廠,但塊地唔係佢),相信升值咁多嘅原因係捷達拎咗好多錢(現金)出嚟幫城巴填氹。捷達收購城巴後將間公司私有化,財政唔再公開,所以睇唔到注入咗幾多資金。
咁既然城巴一年都有兩億賺,當時息口又跌,按常理都應該係將啲車會轉按減息,咁就唔駛拎現金出嚟又可以減少支出。但結果捷達要注入現金去減低利息開支,絕對唔係聰明做法,只證明佢係借唔到平錢。
打個比喻,當時城巴一身咭數,每月還息好高,但佢還完息都仲有錢賺,證明個路線組合堅係正。如果有層樓喺手,可以玩「咭數一筆清」,按咗層樓用低息貸款還晒佢啲咭數,每月開支少咗,錢就賺得更多。當時新世界就欠好多債,但周大福就大把資產可以借到平錢。如果可以再玩重組路線,載番同一批客但開少一二百架車,咁條數就更和味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新城搞到而家咁,主要係因為唔夠車長. 城巴欠50位車長左右,新巴欠80位車長,但係又請唔到人.
其實九巴都有唔夠車長既情況,但勝在包裝得好,同埋有班益仔隨時候命,新城雖然都有班益仔,但唔知點解調配上冇咁靈活(除629和awe外).
今次南港,城巴最少減40部車,應該對人手不足有幫助,至於新巴,應該都可以減唔少車.
不過,新城有個原則,就係紅隧過海線盡量不收車.
|
|
屎巴特色: 亂PLAN線,燒銀紙,趕乘客,保冗員,乞政府,屈特工
|
|
|
掉返轉,個人認為其實港島區已經唔再適合兩個專營權.
以前就話路面負荷到,開多個專營權來制衡中巴;但現在,根本兩家係同一間,某程度上已經無左競爭性;而且港島路面負荷根本都唔容許巴士競爭,其實俾兩間合併去節約人手,等兩間容易D營運都無可口非.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