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isesnet 發表於 2018-7-26 11:36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8-7-26 11:03
城巴係靠A11 A21 A22撐起間公司
你係唔係未坐過城巴?.jpg



原來專一基本上係靠廣告收入食糊.

敢就難攪la, 廣告收入同經濟環境掛鉤,
要廣告收入跌就只有等經濟差,
但係經濟差要申請加價阻力更大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8-7-26 11:38

053h4 發表於 2018-7-26 11:29
一條線由深水埗+旺角, 一條線只係做旺角, 你就話796C多過213D

咁叫公平? 深水埗比左214WOR,當然用收益計, ...

買左天晉唔係留港,租客唔係人 ?_?

安達新城計錯數我冇否認,88 214食埋大半個東九當然多人
但唔代表將南西九冇得做喎 ?_?
首先702唔差,仲有703
796C 796P亦唔太差

590廢極, 繁時一個海怡都做到呢個數?
我想睇喎,相?又或者客量?:)

053h4 發表於 2018-7-26 11:38

053h4 發表於 2018-7-26 11:44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8-7-26 11:45

本帖最後由 Charon1999 於 2018-7-26 11:47 編輯

053h4 發表於 2018-7-26 11:35
其實五間專利公司六個專利權, 得新巴係無機場無口岸線, 無通過非本地居民乘客的方式去補貼本地車費
而家唔 ...
//否則未來只會出現城巴票價持平, 新巴年年加價的現象//
依Part我同意嘅
但我反而係諗有冇可能推走D蝕嘅比城記,而城記微賺嘅比新記
例如91 94推比城記同90B夾下、66 81 82推比城記同85夾下,而260 780就推比新記咁

當然前設係老運肯

PS:新記財務

053h4 發表於 2018-7-26 11:47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8-7-26 11:51

http://www.kmb.hk/chi/pdf/moreKMB2017.pdf

OT:九巴財務資料,可作對比


kay 發表於 2018-7-26 11:57

053h4 發表於 2018-7-26 11:38
又唔係, 巴士係戶外平面廣告, 廣告係比銷費者睇, 經濟差但只要條街有人, 有遊客, 戶外廣告就有需求
近呢 ...

新城都有唔少過期廣告無落/換;P

大賣廣告好似九巴咁只會令人反感


053h4 發表於 2018-7-26 12:17

Quanta 發表於 2018-7-26 12:34

其實之前多年嚟新城嘅路線重組,都幫緊新巴改善營運狀況啦,將城巴嘅競爭拎走 / 將蝕錢線交俾城巴做。 而新巴過海客量比例特別高,本身條數唔應該咁差,係西九同將南累事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新城擬加價12% 立法會要求降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