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1-11-17 19:26
hellomato 發表於 2021-11-17 17:13
咁不如做返會展交匯,P2/L4月台下面做TCL月台(P3/L6)
因為香港站月台已經夠深(L4),假如直接去會展整 ...
你繼續無視左係會展站東西兩面有咩野管道同結構
樓主有提到拉東涌線去會展係用港灣道,原因就係要避開晒重疊管道等問題
Man@MFHK
發表於 2021-11-17 20:53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1-11-16 00:26
會展直出北角一個站都無
如果龜龜肯掉錢落去買貴車咪直接拉將軍澳去東涌
泡菜造過K-train同R-train,應該可以再整多款K加R既混血兒出來;P
吳宗錡
發表於 2021-11-17 22:12
JX9097 發表於 2021-11-17 08:01
康城賣點就係直達港島
你估黨鐵會唔會放手?
但係諷刺嘅係,到宜家康城站仍然唔係全日直達北角;P
tonyng
發表於 2021-11-17 23:02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21-11-17 23:08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1-11-17 16:32
金鐘站個新月台,同原有嘅月台幾乎成直角。
仲要係响月台尾隧道段,車站下掘嘅範圍細好多。
响香港站下面 ...
這個粗略圖顯示港灣道車站的建議位置,受港灣道地理環境所限,該站只能採用疊側式月台。此外,亦要先處理兩個問題:
1. 垂直走線問題:在分域碼頭街要橫跨東鐵(-30mPD)及荃灣線(-18mPD)的隧道,東涌線東延的隧道似乎一定要建於-10mPD以上,要考慮相關位置有沒有其他地下公用設施。
2. 掉頭折返問題:東面似乎沒有空間興建站後越位掉頭隧道,而西面站前折返的交叉波口起碼要提前到龍匯道至演藝學院。當然,也可以參考黃埔站只興建一個月台,在繁忙時間要搞梅花間竹香港、會展車。
s3n370
發表於 2021-11-17 23:24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1-11-17 15:35 編輯
tonyng 發表於 2021-11-17 15:02
這個粗略圖顯示港灣道車站的建議位置,受港灣道地理環境所限,該站只能採用疊側式月台。此外,亦要先處理 ...
起得响-10mPD,幾乎肯定係明挖隨填咁起。
果帶撇除唔知有無嘅軍事設施,頂多係大型雨水渠。
要臨時/永久divert唔難。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1-11-18 01:05
s3n370 發表於 2021-11-17 23:24
起得响-10mPD,幾乎肯定係明挖隨填咁起。
果帶撇除唔知有無嘅軍事設施,頂多係大型雨水渠。
要臨時/永久di ...
九鐵沙中線原先都係行港灣道
至少呢一段係工程上可行程度相當高
jpoon
發表於 2021-11-18 03:57
s3n370 發表於 2021-11-17 23:24
起得响-10mPD,幾乎肯定係明挖隨填咁起。
果帶撇除唔知有無嘅軍事設施,頂多係大型雨水渠。
要臨時/永久di ...
唔知仲有冇海水抽水設施,尤其近海嘅大廈有啲會抽海水做冷氣系統冷卻
我所知滙豐總行都係用海水冷卻
s3n370
發表於 2021-11-18 05:10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1-11-17 21:19 編輯
jpoon 發表於 2021-11-17 19:57
唔知仲有冇海水抽水設施,尤其近海嘅大廈有啲會抽海水做冷氣系統冷卻
我所知滙豐總行都係用海水冷卻
...
海水冷卻系統嘅機房,不是設在大廈就是泵房。
以外嘅都係輸送水管。
處理方法同鹹淡水管無異。
其實部分地鐵站都有用海水冷卻,
呢D海水喉及近海旁嘅抽水站,都被劃入鐵路保護範圍。
hellomato
發表於 2021-11-18 14:49
tonyng 發表於 2021-11-17 23:02
這個粗略圖顯示港灣道車站的建議位置,受港灣道地理環境所限,該站只能採用疊側式月台。此外,亦要先處理 ...
假如TCL去會展只起單月台,應該夾到繁時隔住開全程+青衣短棍(合併4分鐘一班)嘅安排。
只要把所有全程班次拉去會展、繁時短棍(青衣特車)繼續行香港至青衣就OK。
DIH
發表於 2021-11-19 10:45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21-11-19 10:47 編輯
tonyng 發表於 2021-11-17 23:02
這個粗略圖顯示港灣道車站的建議位置,受港灣道地理環境所限,該站只能採用疊側式月台。此外,亦要先處理 ...
我想問現時北港島綫預留隧道係咪已經起到跨過東鐵管道,或已有相關預留位?
如果係的話無謂浪費,延長東涌綫至會展定延長將軍澳綫至香港都係興建一對來回綫及一組新月台,倒不如將軍澳綫拉去香港站,不停添馬,新月台及擴建大堂可設於愛丁堡廣場與龍和道之間地底。視乎深度是否容許,可預留再西延(去明日大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