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SV174
發表於 2024-8-3 12:25
s3n370 發表於 2024-7-28 20:37
就算唔計兩間公司條數係獨立唔可以隨便過,
講到舊錢擺响度任你用,唔駛還唔駛找街數咁
載通自己都係上市公司
Internal transfer 當免息貸款都講得出真心痴線
真心白銀收既如果唔係服務同產品,基本上都係收派息,但其實新地所謂大股東持股都唔過半
即係話載通既股息派出街仲多過新地收返
最多你話可以用大股東身份影響佢部分決定
kay
發表於 2024-8-3 13:13
clivetock 發表於 2024-8-3 12:01
近排開始有傳媒出文質疑城巴背後動機,之前都見過有文章話應該優先發展電車(例子一,二,三),唔知係咪背 ...
呢D投稿文睇完就算
就算真係雞棚又點
政府根本都已經容許呢個傑作
其實倒轉講
雙層電巴亦唔係真係100%跟得貼柴油車
兩者都有風險存在
Man@MFHK
發表於 2024-8-3 16:28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4-8-3 09:35
香港個2050既net zero target,從來都唔係講緊空氣污染
而係講緊減carbon emission,去減緩氣候變化
如果作為一間巴士公司,對城巴而言「零排放」就係佢地車隊無廢氣,至於所採用既再新能源背後既來源問題夠唔夠綠色就已經唔關佢事。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4-8-4 03:35
本帖最後由 castanopsis 於 2024-8-4 03:37 編輯
Man@MFHK 發表於 2024-8-3 16:28
如果作為一間巴士公司,對城巴而言「零排放」就係佢地車隊無廢氣,至於所採用既再新能源背後既來源問題夠 ...
呢個講法極度取巧
無論係港府講既net zero,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講既net zero
都係講緊碳排放
今時今日既環境
你走去用"zero"去宣傳,大家正常都聯想起carbon net zero
然後你轉個頭話原來zero係指SO2/NOx之類,carbon非但唔zero,仲同柴油車一樣水平
呢啲未正正係 漂綠 green washing 囉
好在香港人環保觀念差
成日信埋啲climate change denier既偉論,對能源結構又無乜概念
先俾佢咁樣蒙混過關
如果一間城巴規模既公司,喺歐洲攞住部燒灰氫既巴士,life cycle analysis都唔做,綠氫無時間表,就大聲宣傳zero emission,實俾人插到一棟都無
s3n370
發表於 2024-8-4 06:04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4-8-3 19:35
呢個講法極度取巧
無論係港府講既net zero,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講既net zero
取唔取巧都好,殘酷嘅現實係城巴一類純消費嘅機構訂嘅net zero target,
永遠只能睇佢嘅supplier做唔做到net zero。
呢點某程度上同減碳科技嘅發展,甚至各國嘅政策悠關。
固然堆鼓吹climate change係myth嘅團體係個障礙,
但鼓吹關我乜事、呢個果個都浪費點解我要做...等環保躺平嘅風氣其實都唔係好事。
莫以善少而不為。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4-8-4 06:50
s3n370 發表於 2024-8-4 06:04
取唔取巧都好,殘酷嘅現實係城巴一類純消費嘅機構訂嘅net zero target,
永遠只能睇佢嘅supplier做唔做到 ...
老實講climate change denier同躺平派,係同一班人
簡單來講就係唔想承認現有生活模式有問題
所以就無視事實,東拼西湊一啲對自己有利既 "證據"
莫善少而不為,同意呀
要有impact就要每個城市每個地區都做
而唔係次次都走去話,隔離區唔做點解我要做
每座城市都咁諗就乜嘢都做唔成
但話又說回來,呢個唔代表城巴做法無問題
人人都知巴士公司,無辦法單憑自己做到 真 . net zero
你大方承認呢個事實,然後搵一套 短、中、長期 減到碳既方案出來
無人會話你
問題係香港巴士壽命得十幾年
你氫巴短中期減唔到碳,長期綠氫個願景又無target
然後攞住tail pipe無排放呢點,吹大成為"zero",就未免誤導
相反九巴押注電巴,即刻見到效果
就算長遠net zero要靠中電港燈,都至少好過現狀,"莫善少而不為" apply 得到
kay
發表於 2024-8-4 08:34
其實睇返之前報道
灰氫係已知因素
但佢地有講無理由等到綠氫READY先搞氫能
反正有咩都可以搵國內支援
人地都已經行得前過我地
Man@MFHK
發表於 2024-8-4 12:11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4-8-4 03:35
呢個講法極度取巧
無論係港府講既net zero,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講既net zero
但從另一角度睇,城巴係現有框架下已經係好積極推動氫能發展,如果無城巴大力推動,我相信依家氫能車連隧道都仲未可以入到。城巴目前既角色係推動者,但實際上佢只係使用者,供應果部份就要睇有無其他公司肯投資,但商業市場從來都係要有demand先有supply,如果無人肯行出黎製造需求又點會有人做供應?
Man@MFHK
發表於 2024-8-4 12:19
kay 發表於 2024-8-4 08:34
其實睇返之前報道
灰氫係已知因素
但佢地有講無理由等到綠氫READY先搞氫能
其實氫能條路係好難行。
放眼世界,由當年BMW到依家仲堅持緊既Toyota都係孤掌難鳴,如果香港無城巴推動氫能車,唔通要旨意正苦政策定九巴唔知幾時屎忽痕買幾部黎玩下?
kay
發表於 2024-8-4 15:27
Man@MFHK 發表於 2024-8-4 12:19
其實氫能條路係好難行。
放眼世界,由當年BMW到依家仲堅持緊既Toyota都係孤掌難鳴,如果香港無城巴推動氫 ...
電巴都唔易行
8910搶頭啖湯第一架雙層電巴
但電量又唔夠用
九巴就買岩時機
換左刀片電池先買可以買到批接近柴油巴水平既車
不過toyota都語出驚人
話電車最終唔會係主流
佢應該都係睇到電車有樽頸位
因為就算整到架靚車
快速充電就會係下一個問題
所以點解有公司想試氫巴都係呢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