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唔係有保鐵政策咩?點解234X成條同紅線重疊都無被整頓?
[複製鏈接]
|
講真,重組競投比第二間公司做又係咪一個好方法?我好有疑問。
|
|
|
|
|
本帖最後由 238X 於 2018-11-1 18:16 編輯
唔係就咁一次過俾哂第二間,而係拆件,譬如分五組:
青衣北、青衣南、石圍角至石籬、葵涌其餘地區、荃灣
M 線跟住宅區分組
城隧青沙東九線就跟佢哋喺荃葵青入面咩總站分入唔同組別
當然我只係話「未必係壞事」,況且政府本身都唔會做呢啲麻煩嘢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呢點要視乎你係咪覺得對家做得好過九記。
如果唔計嶼巴,咁得返新城。而新城有幾樣做得好:
1. 善用雙向分段。特別係有部分路線,基本上總站開車架車都無咩人,加雙向分段係善用資源,例子有 77、99 同 E21。
2. 路線定位直接。呢樣反映九記唔知做緊咩。當然,港島道路網絡同九龍道路網絡都有唔少分別,不過以港島東為例,基本上好多地方可以做到一個小區域 (1-2 條屋邨) 各有一條流水線、一條中西區快線、一條銅鑼灣快線 (雖然有部分區域無),同埋 1-2 條過海線 (經唔同隧道)。
相反,九記只會開線叫人落地底,又或者拉大部分路線去某幾個 VIP 區然後其他小區域就要 BBI。呢點喺九記大部分 BBI 無得連續使用情況下影響更為明顯。
3. 密車。好老實 118 下繁南行,城巴時段同九巴時段係兩個樣。城巴係車接車咁開,九巴係按表列班次咁開,根本唔會清到條龍。就算 (比較上) 無咁多客路線例如 112/116,新記會想每個人都有位坐,九記想你企車頭。
當然你可以話橙公司無心做巴士。不過早前先講完橙公司連一條油水線都數唔到,正正係俾機會加車擴大路線版圖翻身。
搞咗咁耐九記連一條平價西廊特快連接美孚同旺角都做唔到,明明有好多選擇可以重組,例如講到爛果堆 41 45 46。
九記只會同你講有多條路線聯合班次地區 cut 線縮線改特快,但明明資源又係用少咗,死得。
|
|
|
|
|
AVD1 發表於 2018-11-1 15:19
接受現實啦,而家條 30X 九巴係唔會再搞架啦,
我就覺得既然都係衰就唔差在衰埋去。
30X服務唔衰都衰咗啦
而家冇錯會愈做愈縮,但如果用黎換油荃又有啲麻煩:
去西九同去東九客源唔同,西九近過東九但冇直車又講唔通,點解東九線好似做得好好,係因為搭埋其他區做,荃葵青一共有16條線出西九 (除30外),但就得3條半出東九,油荃可能你覺得好有用,但其他人就覺得好雞肋,要佢不如改30X,最多捐走一部車
就好似屯門小區都要1M去荃葵1X去港九最近嘅西九啦,成7條X、7條M,東九計埋繁時線62X先3條
講真,如果九巴眼中縮數得收車呢個招數,只可以話佢蠢,當年唔係話咩用linear programming計到屯門出西九必須同出荃葵分開黎做,唔可以有$11.3/5出入西九價位咩,先逼到59A縮線改只做荃葵
講縮數,荃葵線一早有太子/旺北調頭一招可以使,價位亦可以維持$8.9,車源緊張情況下,大循環可以慳唔少車,對重組有唔少幫助
當然有資深版友都講過部分重組困難,騰車黎講遠不及減班方便 - 但班次減到一定程度,就好難再減
荃葵經過何達文時代催殘,再加埋市區愈加塞車,面對區會壓力,都好難再減好多車,43C減剩兩繁已經好勉強,區議員日日嘈緊佢加強番服務
偏偏管理層就亂到一個點,咩決策都做唔好,934上繁過後出去開10/12,晚繁過後入荃灣反而20-30,936/A改啲唔改啲,全部都抵鬧 |
|
|
|
|
本帖最後由 cz9328 於 2018-11-1 23:28 編輯
AVD1 發表於 2018-11-1 15:27
又或者根本老九就係唔想搶呢兩條 M 線客仔。
之前有啲資深板友都分析過,做 M 線成本又低,回本快,根本 ...
其實 M 線 vs X 線長途之間...未必能單純用英文字尾一概而論, 用番...
行車里數與時間 + 票價 + 客量
各因素綜合而論比較合適。
荃景圍 / 麗城計, 由住宅區 > 鐵路站 > 住宅區
做一圈 (一個來回) 不足5公里, 易搵車兼客流足 (特別係 39M)...
上述兩區X線, 有板友講咗回車慢, 收費 $8.9 但相較行車時間...走一轉未必能維持成本。
葵盛圍 37 vs 37M, 我估兩條都係雞肋...甚至歡迎其它營辦商接手??
八區兩條 M 線應該同 34M / 39M 相反。當然 "里數 + 客量" 呢兩個因素計 80M / 281M 肯定惡做過 34M / 39M. 八區 M 線做一個單約 10 公里, 來回約 20 公里, 但收費只比 34M / 39M 貴些少, 兼九龍塘站人氣比荃灣站嚴重不足...比較埋時間搭 80M / 281M 非繁時唔塞車約 20 分鐘才到 "地鐵" 站, 但其實 80M 計, 預多10餘分鐘車程已經可以搭X線出到旺區唔駛轉車。當然 34M / 39M 車程計 就肯預多 15 分鐘改搭 X 線巴士都應該去唔到油尖區。(旺角...如果唔塞車都仲OK, 搏人懶轉車)
尖沙咀總站同一站牌下嘅 234x vs 280x...俾全程價數人頭真係比較難目測, 但$8.9 價位下280x 耗用資源肯定比234x 少; 而對應嘅 34M vs 80M 係咪兩條都好做過 X 線 ?? 最起碼80m 惡做過 280x, 同 34m / 234x 不同, 所以說不能單憑m 字尾 vs X 字尾比較.
大西北就冇得咁比...farescale 計 X 線應該和味 D , 搭M線出荃灣轉鐵去油尖旺時間上亦未必吸引 (大概早已轉投西鐵), 只係大西北亦有去荃葵嘅需求養住傳統M線。
最後, 石蔭/石梨/安蔭 比較特別。35A 唔係 X 線, 但各條 M 線與 35A 比較, 兩邊都人氣旺盛. 但車費+行車時數考量, 35A 算唔算好做/具吸引力, 還望高人賜教。
|
|
|
|
|
假如以「資源論」呢個範疇再去討論 30X/234X 兩線的話,
作為荃景圍居民的話就更加不滿所謂「最多捐走一部車」呢個 statement。
30X 已經比人劫左一架車走,而家仲要劫多一架成全西約,唔係下話。
雖然我都唔知道荃灣區最近啲資源點樣分配,但係起客觀現實就係西約最近呢兩三年係不斷有資源地去加班,
但同一時間下荃灣區其他地方就好似不斷比人縮緊。
既然要攬住堆車的話,我就寧願保持現狀,
一係就拎返哂而家有嘅 11 架車去做更加有用嘅野都唔會再比西約打劫囉。
-----
假如又用返理性討論 30X/234X 問題,
其實係冇野好講。自從當年 30X 被建議改行西九龍走廊之後,
就已經討論左 n 年,但係九記甚至運輸署其實都冇咩任何方案擲出黎討論。
咁就仲有咩可以講。又或者根本而家 30X/234X 呢個走線已經係最平衡到區議會 + 巴士公司嘅利益。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或者係我上面用詞不當,
我應該係用返「對外路線」及「區內線」或者會適合些少。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31M 喺某 d 位置太慢,相對於 35A 而言,石籬上的話 31M 到葵芳站 35A 都過咗茘枝角站。
而個問題係,除非你去巴士到唔到或者要轉車地方,如果唔係應該無人咁神心走返落地底。而我覺得唔少人都係鐘意 長途線/鐵轉駁腳線,好少有兩程差唔多長度的轉車方法。
例如你荃景圍出深水埗,正路都係 39M/小巴轉鐵,又或者一程 30X,邊有人 30X 搭落美孚然後又落返地底咁無聊。
同樣如果你當 35A 做駁腳而唔係 31M 做駁腳,咁當然如果你去九龍東,依家可以九龍西落車轉鐵。但如果去尖沙咀,斷估都無人 35A 搭到長沙灣又落返地底。
結果 35A 咪可以吸到絕大部分九龍西客源。
|
|
|
|
|
39M客量唔錯,好做過30X正常但M線方面西約係比荃威難做
34M競爭對手多,亦接近冇逆向客食到咁劑,同39M差好遠
30、30X扶唔起,仲有$3.5 39M接住;但西約234X扶唔起就真係等收$0
當然同時234X尖沙咀、30X黃埔呢兩段客量都爭一截啦
所以的確,現況黎講,有做234X唔做30X傾向好自然
|
|
.
|
|
|
但你都識講要接受現實啦
30X頻頻收車,之前仲提議減走一班230X,即係九巴想只係出10部車做30X
咁就算話要換線,西九換東九或縮30X減車加比油荃拉上黎等等 - 九巴都會收定1部車先
其實點解話拉油荃好只不過可以分下西站加沙咀道呢堆天跌資源
不過以運豬比九巴提減230X班嘅態度 - 荃景圍想爭油荃,嘔成條30X冇問題,不過平時坐開佢去深水埗嘅人會點諗,到時234X唔夠載係咪又助長番如你所講,九巴倒車比西約?
油荃始終定線奇怪,爭唔爭得過未必有咁快判斷到,尤其呢條線黃大仙都未必停,只停九龍灣非繁肯定唔得,到時搶咗條伏線,又好衰唔衰養咗客,就好難返轉頭
當然,西約都接受934/934A合併全日時九巴都冇做,就知荃威同西約兩邊九巴都想分番開嘅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