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青衣<->青山上路
如找不到有效方法至少有二條一齊做上路, 即 42C 永遠不用減車重組, 小巴一來沒低台二載客量細而且上路沒鐵地帶, 幾乎肯定巴士要頻密班次
因上葵涌工廠區, 梨木樹, 石圍角, 像山客源, 沒全日線情況下加埋都夠單機一條線自找死路
建議一併解決興芳路, 新都會廣場來回, 葵涌村, 熊貓酒店, 海濱花園, 德士古道及工廠區死點的問
|
|
|
|
|
42C唔係冇得搞,宜家頭輕尾重,如果縮短青衣區內走線 (例如擺長安),維持到同樣班次但可以大CUT車,其實唔係唔得,只係要睇下青衣班人肯唔肯長安轉車去上路
上路要留兩條線的問題,如果42C比現時更頻密,唔CUT車,但縮短去長安,上路會唔會Buy? 始終兩條線,一條12一條15,同一條線,開10分一班,會buy邊個方案多啲?
如果上路又要留兩條密線,青衣又唔放手,其實點拆點重組都唔會pass到
|
|
抗議962B重組
還我962全日服務
|
|
|
上路會留最少一條密線去東九龍, 42C 青衣直出是全日不夠客行單位數字班次, 似乎同客肯不肯轉車是二回事, 至少上路叫到二飛
有想過正係 42C 拆二線, 要嘔廿四架投資落 40/38 加強班次, 但上路學生客始終區域太大(青衣) 用其他線做不適合
除非荃灣客支持全部車兜完成個青衣先返荃灣, 否則不拆線情況下不可能處理 42C 問題, 拆線又面對不夠密車的問題
荃灣除面對黨鐵班次問題, 官荃紅小是很致命的競爭對手
青衣有三個選擇, 估計青衣應會反對多
1. 新線兜完成個青衣直出不經荃灣, 全日疏車
2. 全日 X42C + BBI, 沒直達車, 全日疏車
3. 新線全日落美孚先去東九龍, 全日密車/疏車, 換轉其他乘客會點諗?
依家上路 38 (24部), 42C (36部), 總數是得六十架車
另外 40 (16部), 33(9部), 總數是得廿五架車, 即是東九線至荃灣容量極限是 85 架(不包括 290系, 38A, 59A, 66, 36A)
留車做青衣直車, 眼明人其實會知大約留幾多車做上路
|
|
|
|
|
42C系列用車加到40部以上,乜都唔洗搞,維持現狀
|
|
|
|
|
如果將 42C 拉埋 41 重成 41X X42C X42P 全日又點睇?
41 改為 41X 過青衣後跟 42C 行上路,跟 61X 咁行,總站改去何文田
X42C 不變
X42P 改由青衣站開出,原線行走,加經彩虹,啟業
黃大仙和鑽石山和上路推晒去 41X |
|
|
|
|
expertuser2004 發表於 2020-8-10 19:08
上路會留最少一條密線去東九龍, 42C 青衣直出是全日不夠客行單位數字班次, 似乎同客肯不肯轉車是二回事, ...
即係照你意思麗港城會冇左直車去荔枝角同美孚? |
|
|
|
|
你個所謂balance,只不過係將42C部分用車倒落40「觀荃」到
唔好忘記,40荃灣東南部站位,尤其東九方向,係咁多條荃葵東九線最差,42C/紅小都好過佢
40「觀荃」係咪吸引到嗰頭客源,都成疑問
老實講,如果真係要改走42C,荃富街嗰頭用33去代係較好選擇
不過33係怪胎,全日入九商做九廠員接,無其他地方會肯食呢隻死貓,非繁又做唔大
唔排除巴士公司會將重組當做零和遊戲咁睇,結果有目共睹,「RPP ban完再ban」、「減班替代重組」
想真正務實改善線路營運,係必須跳脫呢個思想框框
有ETA同定點班次底下,我唔認為「太公分豬肉」式,分拆路線為理念嘅重組會犧牲大量乘客等車時間 |
|
.
|
|
|
本帖最後由 kingprowm 於 2020-8-12 14:17 編輯
只係覺得有人成日想將 40 變線王級別,做出損人利己,自私的建議
我唔明 40 有乜特別吸引過人之處,搞到 40 問題變月經 post
40 之前已改快一次,仲要貪心唔知足,得寸進尺
總之零和遊戲情況下,荃灣必定要做贏家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