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0-11-15 13:49 編輯
其實客觀因素係大老山轉乘組合較狹窄
基本上只有九龍東,加上75X/85X九龍城/樂富
而歷史以來新東-九東本身就多線而密車
再加上去港島大部份係聯營路線,唔會專登去轉
只有798去將軍澳同682去小西灣/柴灣獨市就算唔同公司都會轉
整體嚟講,轉車需求自然低
|
|
|
|
|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0-11-15 11:18 編輯
轉車同直車各自有push factors同pull factors
例如轉車線多車密,直車兜路等
屯轉嚟講,客觀條件(特別係太多M/X線)
令到乘客明顯偏向轉車模式多過直車
唔需要一刀切,唔係0同1嘅二元對立,但有需要調整一下兩邊各自嘅誘因令到更平衡
至少而家半空嚟頂閘走同頂閘嚟半空車走,半空車都係idle capacity,浪費資源冇盡用
|
|
|
|
|
其實屯門好多月票客,安友上263去轉車站轉960嘅人都有,就算唔係補差價,而係同欖隧一樣以M線$11.1作基準加錢,都肯定會有人咁搭。你望上欖隧,連長途線都有人落車就知咩事。要解決問題,似乎要有強制措施,迫班客搭直車,將轉車站轉型為畀冇直車嘅居民用,例如碼頭,東北,洪水橋。寶田 安友MX線應該要飛走轉車站,60M拉長去麗瑤(同265M共用孖坑)
|
|
灌水無罪 腦霧有理
|
|
|
E33 擺多一個月都唔會再出現係屯轉啦
倒不如希望 E33 搬走後,屯轉兩邊站會唔會有站位重組好過
|
|
|
|
|
樂仔〞 發表於 2020-11-15 13:10
E33 擺多一個月都唔會再出現係屯轉啦
倒不如希望 E33 搬走後,屯轉兩邊站會唔會有站位重組好過
...
用E33個位做埋上客反而最實際????
|
|
|
|
|
AVBWU291 發表於 2020-11-15 11:49
其實屯門好多月票客,安友上263去轉車站轉960嘅人都有,就算唔係補差價,而係同欖隧一樣以M線$11.1作基準 ...
良田建居民要付出$15.1/$16.6/$20.8搭260X/258D/960去轉車站轉乘車費較低的52X(大欖-深井)/53(大欖-深井)/60X(油麻地-佐敦)/61X(九龍城)/63X(油麻地-佐敦特快)/263(沙田)?
以上路線對良田建居民來說都有獨市位 |
|
|
|
|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0-11-15 14:01 編輯
觀察到朝早南行嚟講,
落客位前面好多時都唔係個個站位有車上緊客,亦比較少見有車過完落客位後再喺上客位排多次隊等埋站
反而落客站後排隊入站就大排長龍
可見南行個樽頸偏向喺落客位度,唔係上客位
龍運個站比城巴,九巴拎埋原本城巴個位做落客,咁應該合理啲
下繁北行,入轉車站條車龍好少話長到好似朝早南行咁誇張
除咗下繁本身啲車冇咁密之外
北行多個落車位都應該有關係
|
|
|
|
|
其實堆車多數埋到龍運或者城巴站都照放客落車,我又唔覺得落客係最大因素
反而有站助嘅時間,司機唔會隨便亂打尖
無站助反而會互相打尖,用盡哂個站嘅 capacity
當然仲有另一個問題係,屯轉個站唔夠位比 12 米車打尖得嚟仲對得準站頭
有站助嘅時候多數都要求對準站頭,所以會變咗個個都排隊 ...
|
|
|
|
|
ryandroid 發表於 2020-11-14 04:59
轉車站原意係路線重組後
每個細區「全日」都可以有車「好快」去到轉車站轉自己區冇嘅路綫
「全日」係講緊 ...
正解
其實轉車站最大用處係全日服務,同埋人口比較疏落地區去用
成件事係部分長途線非繁忙直達服務唔夠客,用轉車站成個屯門載曬就啱啱好
但繁忙時間大部分地區係夠客做,應該提供多啲直達服務
最簡單例子,263應該兩繁開屯碼特別班次,同埋良田特別班次,咁做特班時段內分分鐘可以少一半人排263
其餘好似960,應該安排一半班次唔入轉車站,反正有961 960S
259D 962P都應該考慮視乎客量,部分班次開到新屯中後行湖山路、海皇路上屯公,或者屯青里掉頭、龍門路上屯公,解決龍門富健嫌慢問題
甚或乎部分去荃灣嘅M線,就應該視乎轉乘人數(九公應該有數據)去睇兩繁有冇需要開屯轉短棍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