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新巴、運署你醒未?港大學生會開旺角返學專線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Cantona 於 2007-5-1 12:59 發表 
中巴十年前派往行走970的車隊,至今仍行走970/970X呢
十年不變
不過970X部份車隊已轉為12米Trident了。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原帖由 Cantona 於 2007-5-1 13:00 發表 
兄台可否詳述你的建議?
我指的是那些日日都有的非官方短途車
(呀, 102 也有)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07-5-1 13:03 發表 
我指的是那些日日都有的非官方短途車
(呀, 102 也有)
如要開旺角特車,970北行的班次必須以旺角為終點站,再掉頭南行載客
如是者,應不能以非官方班次的姿態出現了 |
|
|
|
|
原帖由 Cantona 於 2007-5-1 13:07 發表 
如要開旺角特車,970北行的班次必須以旺角為終點站,再掉頭南行載客
如是者,應不能以非官方班次的姿態出現了
那為甚麼 102 、 104 和 112 都可以?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7-5-1 00:26 發表 
抽幾架車做短途特別車
只是令原本由總站開出的班次提早上滿
中途客只是多了坐的機會
但一樣咁難上車
而當然, 將繁忙時間30~40%班次改以旺角為終點站
縮短私牌過海去數碼港或香港仔的時間
對增加班次是有幫助的 ...
既然班次可以因此而有所增加, 咁乘客已經無咁難上車啦.
繁忙時間抽車行走短途線, 係巴士公司一向疏導乘客方法, 多年已來行之有效. 比如
一架南行既970, 佢由蘇屆至旺角及港大至數碼港一段路都唔滿既, 即係話資源未能
發揮最大效果.
等我粗略用數學方式去解釋一下:
970正線行一轉車為120分, 用21架車, 平均係每一小時內每方向可提供10.5個班次.
假設我抽走6架車去開旺角至蒲飛路短途特快副線(疏導旺角往港大及西營盤往旺角
既客量), 一轉車為60分, 咁呢條副線平均每一小時內每方向可以提供6個班次. 另970
正線用車因此而減至15架, 平均一小時內每方向可以提供7.5個班次.
兩者相加, 7.5+6 = 13.5, 比平時多出3班車. 即係話就算唔額外投入資訊, 班次可以
增加28.5%, 每小時每方向客位增加約360個.
即使970全線加3架車都好, 總用車24架, 亦只係令每小時平均每方向班次增至12班,
仍然比呢個方案少.
以上短途方案適用於客量集中於中途某路段既路線, 事實證明一唔需要加車, 全無
車隊規模問題; 二來短線定線可以唔經彌敦道, 無Quota問題(即使行彌敦道彌都好,
因為道路Quota係限制用車數目而非班次數目, 基於用車數目不變, 仍然無問題). |
|
|
|
|
原帖由 PB602 於 2007-5-1 13:09 發表 
既然班次可以因此而有所增加, 咁乘客已經無咁難上車啦.
繁忙時間抽車行走短途線, 係巴士公司一向疏導乘客方法, 多年已來行之有效. 比如
一架南行既970, 佢由蘇屆至旺角及港大至數碼港一段路都唔滿既, 即係話資源 ...
同樣地 , 970 又有冇必要單單用多 10 mins 入數碼港呢?
根本非繁時部分班次可以華富 (北)作終站,
使回程能力加強,
華富 (北) <-> 數碼港? 拖 48 / M49 落水咪得 law....
[ 本帖最後由 ronaldlau 於 2007-5-1 13:1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07-5-1 13:08 發表 
那為甚麼 102 、 104 和 112 都可以?
想問下,102、104、112那些是在九龍區的總站踢車到旺角起載,還是真正的旺角特車?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