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近年超過20萬人移民海外,人口下降對巴士需求的影響
[複製鏈接]
|
其實論大陸的話,宜家部分巴士公司都開始走客貨郵路線以減輕虧損了(即巴士班次正常載客的同時為車輛設置專門的用於轉遞快遞貨物的區域用於運送速遞)
對於營運模式轉變也有好大參考價值(對於部分郊區線路利用輪椅區運速遞可能也能幫補到巴士公司)
但係人口結構、時勢變化就真沒計
|
|
|
|
|
我返工果度其實都有高才通既同事,佢地都係保鐵
話唔識係香港坐巴士,而盡量都係坐地鐵 |
|
|
|
|
其實某程度上高才通都係「常駐香港嘅遊客」
黨鐵一定係大部份嘅首選
|
|
|
|
|
北上遊玩都唔係今時今日先出現 , 2019 年頭都係大量人北上
只係沉寂咗 4 年 , 突然由 0 變返咁多人北上 , 大家好似好出奇咁
|
|
|
|
|
另外依家仲有D人係可以WFH,
果班人亦都唔洗搭車 |
|
|
|
|
kay 發表於 2024-10-12 00:23
計埋學生同埋外資
條數有脹大空間
學生係將來嘅勞動人口。
外資僱員來港、高材通甚至係外籍家庭傭工來港嘅第一刻已經係香港居民身份,(新近嘅外勞未接觸過唔知)
而勞動人口講明唔計外籍家庭傭工,按理外資僱員等嘅升跌都應該反映在內。 |
|
|
|
|
根據香港法例,外勞係唔能夠拿三粒星的(年限唔計入逗留年限),除非轉其他簽證(例如內地的大學生係內地穩唔到野做去香港做外勞,賺夠錢了,有想法了,然後申請入讀本地的大學,把工簽轉學生簽,不過呢算極個別例外)
況且大部分外勞要麼指定車輛接送兩點一線,要麼落班翻內地訓覺,除非話休息日出去元朗上水散散步,大部分時間估計對巴士公司幫補唔大
|
|
|
|
|
規模上唔同
依家港車北上,又開多咗口岸(可達度高咗)
同時人口結構改變中(令到假期北上嘅比例推得再高啲)
都令到「留港人數」再少啲
(呢兩日出街都明顯感覺到人流同車流都少咗)
同一時間,旅遊業趨向單一化(不論景點上好,吸引嘅旅客也好)
消費能力同以往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呢個亦係其中一個因素將香港推向深淵
(之前個po都miss咗)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