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8-6-9 22:50 發表 
好似係你話要分開兩個位
好似又係你話可以兩個職獨立,
唔使理d人願唔願意做哂兩個位
而家又話冇分東家西家
而家好似你打緊矛牌bor
我邊度話分開兩個位呀?
你係咪唔明咩叫 "東家唔打打西家" 呀? 即係辭職唔撈搵過第份工呀, 咁家傳戶曉o既詞語你唔好話我知你咁都解錯喎. |
|
|
|
|
請恕小弟一問,今日再討論半年前己討論過的內容有如作用?
由樓主的五大論點有點意見回覆:
1. 合併後之配套設施不是改進,而是合併的基本要求。
2. 是否減少各人有見,但理論上的車費減免也是合併的基本要求。
3. 前者是地鐵文化,後者為港鐵所謂「實際需要」,有不少文章經己討論過。
4. 車廂清潔問題也在前文討論過,是否變差因人觀點而異。
5. 車站設施之保養及維修較以往差也是一樣,如果是變差了,相信港鐵不會替九鐵「執死貓」,將一堆老化的路軌作出更換。
6. 路線問題,早己在合併首天討論,究竟是無理取鬧,還是沒有此基礎知識所致,小弟也不知道。
總括而言,上述六點早己在合併前半年、合併前三個月、合併前一個月、合併前一星期、合併日、合併後一星期、合併後一個月、合併後三個月討論過。
我也真的不明白為何不利用搜尋功能,而是將有關問題於合併後半年再討論一次。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6-9 23:55 發表 
請恕小弟一問,今日再討論半年前己討論過的內容有如作用?
由樓主的五大論點有點意見回覆:
1. 合併後之配套設施不是改進,而是合併的基本要求。
2. 是否減少各人有見,但理論上的車費減免也是合併的基本要求。
3. 前者是地鐵 ...
其實兩鐵合併後
為何會有一班不滿港鐵的人呢?
就是因為現時不是合併,是吞併。
logo沒轉,字體嚴格來講都可以話沒轉(MTRSong>MTRLiSong),強硬將前地鐵所有東西硬放進東西馬鐵。
結果:
西鐵車站太熱
東鐵車廂太熱
東西馬鐵慢了
某些市民不知道自己在使用前地鐵網絡還是前九鐵網絡
外國遊客不明日Rail後面再加line的用意
大量指示牌及單張因為「去九鐵化」,最新的用了不夠一年就給人拆下來,造成大量垃圾
我亦聽過前九鐵員工因為不能為九鐵服務而感到傷心,甚至咒罵港鐵。為何會這樣?
1. 月台長當值人數減少
2. 不能習慣新公司
我們要的是兩鐵的融合,而且是要根據實際情況的去改變(例如尖東、南昌、美孚的前九鐵指示牌加了銀邊簡直是多此一舉)
[ 本帖最後由 KZ9314@YCC 於 2008-6-10 16:25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Z9314@YCC 於 2008-6-10 16:19 發表 
其實兩鐵合併後
為何會有一班不滿港鐵的人呢?
就是因為現時不是合併,是吞併。
logo沒轉,字體嚴格來講都可以話沒轉(MTRSong>MTRLiSong),強硬將前地鐵所有東西硬放進東西馬鐵。
結果:
西鐵車站太熱
東鐵車廂太熱
東西馬鐵慢 ...
我想問因合併而滿意o既市民佔多還是不滿佔多? |
|
|
|
|
員工方面,我有次搭早上東鐵北行,有幾位鐵路員工坐在空位上,
聽到佢地的對話,以前係公務人員,有位都唔可以坐。
而家係員工福利,唔阻到其他乘客就可以坐。
但唔知係咪實情。 |
|
|
|
|
原帖由 KZ9314@YCC 於 2008-6-10 16:19 發表 
其實兩鐵合併後
為何會有一班不滿港鐵的人呢?
就是因為現時不是合併,是吞併。
logo沒轉,字體嚴格來講都可以話沒轉(MTRSong>MTRLiSong),強硬將前地鐵所有東西硬放進東西馬鐵。
結果:
西鐵車站太熱
東鐵車廂太熱
東西馬鐵慢 ...
結果:
乘客量上升了
乘客車費減了
轉車減了再入閘費
百物騰貴的2008-2009年車費可以凍結了
市區綫乘客更容易知道怎樣轉車往新界東及新界西
西鐵綫車站可以買到昂平 360 車票
落馬州支線有免費車票派發
東鐵綫車站可以翻新了
沙中綫可以上馬了
批評總是比較容易!!
亦比較動聽
但不一定是事實的全部!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8-6-11 01:40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