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16# 的帖子
其實南昌及美孚站是開左邊門,而新界區都是開右邊,那乘客應該會很樂意逼進車廂裡,對嗎?就如將線過海南北行一樣 |
|
|
|
|
原帖由 4056 於 2009-9-25 05:00 發表 
有乜計,天水圍班貴賓好鍾意當你唔存在,車來緊照過馬路,仲係係慢步,一係就直情睇都唔睇,唔知你存在,咁樣仲點可以行得穩定,經常e-brake都唔出奇。唔係崎視佢地,事實上係天水圍有極多呢類人,屯門果邊好好多。
仲有,未計二期車 ...
所以頌富站起左天橋都仲要加紅綠燈落去...
個設計同杯渡站差不多,杯渡站不用加燈位... |
|
|
|
|
九龍南線通車之後, 下午繁忙時間由市區去兆康站既人都應該有一定增長。
過往到達天水圍之後成堆人之後, 等埋天水圍班客上車先搵位坐都唔難,
但宜家個別班次去到天水圍站落完一大堆人之後, 車上往往仲企住唔少人,
有時仲迫過朝早最繁忙時間由兆康去天水圍 (當然班次就唔同既)。
不過宜家班次比以前冇咁穩定, 間唔中去到屯門站落大堂, 甚或只係
行到扶手電梯/樓梯準備落大堂, 仲可以望到前面班車出站既人潮。調返轉頭,
亦試過剛剛落西鐵, 就已經再聽到「往紅磡列車現在到站, ....」 |
|
|
|
|
原帖由 117 於 2009-9-25 00:40 發表 
西鐵其實行得咁穩..
唔係行動不便人士, 好多都無問題...
起碼穩過死人輕鐵多多聲!!
但部分人都覺得西鐵加減速果野係好唔穩。
不過有時真係唔明白 D 人, 自己隻手可以伸到座位旁條柱好高既位置, 死都唔肯行入少少
握住上面既扶手, 即使自己幾時落車都係要堅持自己最初站立既位置。 |
|
|
|
|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09-9-25 06:21 發表 
其實南昌及美孚站是開左邊門,而新界區都是開右邊,那乘客應該會很樂意逼進車廂裡,對嗎?就如將線過海南北行一樣
相比起地鐵市區市的車廂,我覺得西鐵車廂較寬闊的設計及較少柱位,已令乘客自覺地行得較入,乘客較平均站立於車廂之中,而較少出現如金鐘站,門口乘客人貼人,但車廂中間仍很鬆動的情況。
而我的照片所見,其實亦未達至人貼人的地步。
未知西鐵車廂的載客量,是否比地鐵車廂高? |
|
|
|
|
如果將來高鐵同西鐵共用路軌, 情況實在令人不敢想像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9-9-25 10:39 發表 
相比起地鐵市區市的車廂,我覺得西鐵車廂較寬闊的設計及較少柱位,已令乘客自覺地行得較入,乘客較平均站立於車廂之中,而較少出現如金鐘站,門口乘客人貼人,但車廂中間仍很鬆動的情況。
而我的照片所見,其實亦未達至人貼人的 ...
一抽西鐵千九既載客量比地鐵既M/K-train還要多 |
|
期待香港出現載161人的E500 MMC
|
|
|
原帖由 2856 於 2009-9-25 12:24 PM 發表 
如果將來高鐵同西鐵共用路軌, 情況實在令人不敢想像
吸收現時東鐵的經驗﹐當本地線班次發展到頻密的班次﹐便會互相阻礙發展。
所以﹐政府一直都唔考慮同西鐵共用路軌﹐要另建隧道。
PS. 唔係同某環保團體打對台﹐他們這一個建議﹐只會為日後發展帶來另一個問題。究竟大家要長遠發展﹐定係短線的眼光(慳成本同所謂的環保)?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9-9-25 02:32 PM 發表 
其實, 高鐵要專線, 實際上, 同20年前的東涌線, 青衣到九龍站四軌的原因一樣
當時如果唔係四軌, 而係機鐵同東涌線一樣站站停, 干擾比而家勁好多
而且, 共軌又唔係話唔洗進行月台改建, 咪又係唔環保 ...
仲有﹐有幾個車站在地底及行地底隧道﹐建築結構未必容許改建。
反而﹐高鐵在錦上路設站﹐大家都可以用西鐵做接駁﹐此方案反而更可取。
基本上﹐如果人是早上出發﹐在市區出發的人﹐人流方向會是同現時繁忙時間相反的﹐對現時的人影響不會太大。影響的會是新增由屯門至元朗轉高鐵的客源﹐此段人流會增加﹐而且是同現時繁忙時候的人流方向相同。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09-9-25 14:58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