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ony223 於 2010-6-14 01:54 發表 
始終屯門區去荃葵巴士係有絕對既優勢,
一來58M沿線居民搭港鐵去荃灣市中心/葵涌要轉幾程車,
二來西鐵轉地鐵較貴同兜路,而且美孚轉線既路段又行得遠,
故此D客自然就搭58M來往屯門同荃葵區
其實58M相對74X,區內 ...
講鐵路優勢 74X 並唔會輸俾 58M (回程兜埋荷里活都仲係快過港
鐵 +/- 轉 K12),不過你一句區內客點醒左我,當年成日去坐同影
58M 熱狗果陣發現可以有成半車入良景既客係響市中心上車。
|
|
多啦A夢
|
|
|
回復 98# 的帖子
如果計入車的折舊,
咁用 14 年車齡以上舊車的路線, 個支出咪會細好多?
因為九巴新車的折舊係計 14 年的, 之後個 residual value 得 $100
273, 278K 呢 d 路線呢幾個月開始會唔會蝕多好多?
佢地用好多新車去代 14 年車齡以上舊車
[ 本帖最後由 Quanta 於 2010-6-14 02:0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Quanta 於 2010-6-14 02:01 發表 
如果計入車的折舊,
咁用 14 年車齡以上舊車的路線, 個支出咪會細好多?
因為九巴新車的折舊係計 14 年的, 之後個 residual value 得 $100
273, 278K 呢 d 路線呢幾個月開始會唔會蝕多好多?
佢地用好多新車去代 14 年 ...
條數會變得無咁靚
剩係sales 會無影響 一到net profit after tax 等等呢d
就即刻拉底條數..
我Account 唔係major 只識個原理 同埋點得出條式出黎
本身major 係 Strategy 同 management 所以分析營商環境會熟少少
有錯請接証 |
|
|
|
|
原帖由 KR7607 於 2010-6-14 01:43 發表 
涉及車既折舊情況 用油情況等等..
所以我地眼內見既...並不代表真實....隔離版 香港齊討論既巴士版中 我舉過頭先講既例..不過班小朋友唔知聽唔明 定將74X 神化. `) U7 S% z% K; Z# N
係咁話74X 係第1名..云云 講到我都覺得煩.
折舊似乎都解釋左點解隧巴線淨利冇咁多
計返58M/74X都已經係用緊中年巴士
每車計折舊已低於102/968/681等線.... |
|
|
|
|
回復 102# 的帖子
折舊可以用 straight line method,即是每年折舊金額相同。 |
|
|
|
|
Reply 47# chan6723's post
74X 一個單個零鐘?
你有無計錯數,或者問,你自己有無答過
74X 唔使個零鐘,快嘅40 分鐘已經可以走一單啦
如果用大兩味行法,下味,踢車出觀塘20 分鐘,做一個單返大埔,咁都係一個鐘咋
正車就大概一個鐘2 個字,做來回,因為現時74X 返到大埔通常已經「空龍」無車,要即捕即解
休息最多都係觀塘嘅少量等候時間
故此,74X 出車率高取勝,有過海線味道 |
|
|
|
|
原帖由 DT716@71A 於 2010-6-14 02:41 發表 
74X 一個單個零鐘?
你有無計錯數,或者問,你自己有無答過
74X 唔使個零鐘,快嘅40 分鐘已經可以走一單啦
如果用大兩味行法,下味,踢車出觀塘20 分鐘,做一個單返大埔,咁都係一個鐘咋
正車就大概一個鐘2 個字,做來回,因為現時74X ...
A車快 40 分鐘行完 同前面架車距離短左 無錯 係早d番到總站
但本身 40 分鐘一完一單 只係個別情況 官方係60 分鐘一單...
即係話有20 分鐘idle time....
account 角度idle 都係cost 黎 即係架車有20 分鐘 無生意做....等前車開
而因為快左20 分鐘 idle time 入便存在,,架車因早一單 早左到各分站..而導致
一單入便少左客上車....呢個cost 係呢一部車....入便係高左
相反跟住A 車後便既 B 車 要食番A 車因為快左早左到站 而無食到既客
B 車個normally cost 係比A 車底 但拉番balance 其實 條大數 係無咩因為某車快左回流 而令profit 增加
因為官方定班次 以60分鐘一單為依據.....下 你40分鐘行完 55分鐘行完 50- 分鐘行完 番到總站都係要等....
但你所講既理論或情景用於 綠小 紅小 既分佣法 客滿即開...多勞多得 既情況下 係可以成立
[ 本帖最後由 KR7607 於 2010-6-14 02:50 編輯 ] |
|
|
|
|
原帖由 Gary_B 於 2010-6-14 02:36 發表 
折舊可以用 straight line method,即是每年折舊金額相同。
我知, 所以先會出現我所講的情況
九巴專營權寫明巴士折舊係以 14 年直線攤銷計
咁樣車齡 0~13 的巴士個折舊就會大致一樣 (以三百萬一架車計係每年廿萬左右)
但一滿 14 歲個折舊就會一跌跌到接近零
74X 好多車齡 13.x 的 3AV,
咁計法, 幾個月之後呢大堆車就由每年每架車計廿幾萬折舊,
跌到接近零折舊開支 |
|
|
|
|
原帖由 ksmbh 於 2010-6-14 02:18 發表 
折舊似乎都解釋左點解隧巴線淨利冇咁多
計返58M/74X都已經係用緊中年巴士
每車計折舊已低於102/968/681等線....
102 118 101 等 都要同對家分賬 點睇 賺極都係果十幾部車
即使以1次 turnover 計
點都無流水線eg 1A 5C 一搵就係果2x -3x 部車咁好
1A 部部直都上到榜 可想而知 佢條數有幾勁......
佢個sales 真係prove到 勁過74X 唔少
未計profit margin 呢d野..
[ 本帖最後由 KR7607 於 2010-6-14 02:56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