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ongwaisang96 於 2010-8-11 01:32 發表 
如果九巴對員工好d,例如加下人工呀,分多d花紅呀,同埋改善班次ge話就唔會有咁多人不滿。
如果單靠錢解決到就唔會咁多人日日自我罷工,或者產生咁多問題,
改善班次都要有人楂車先得架
今時今日各公司處理問題都唔係解決問題核心,只係不斷整色整水,短
期或會有效,但從無研究中長期解決方案,正如香港做生恴最大開支係
租金,但偏偏無人會正視,只係不斷諗降低工資去賺取利潤,從某些課文
學過,只係用降低成本手段結果係縮短公司生命周期.
員工薪酬福利只係供求問題,問題核心在於工作環境,時間編排上有無
給予員工更佳選擇,另外營運模式有無跟著時代去走,某程度上係咪應該
考慮引入兼職或半工車長,令全職員工有更多休息時間,總好過日日欠人
收車,無法吸引新人加入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益童學校,全民教育
|
|
|
原帖由 HR889@3C 於 2010-8-10 22:50 發表 
新巴/城巴走左一班車,等分幾兩分鐘又黎一班,但係有時某D車真係殘到好離譜。九巴?你等10分鐘已經叫等得短時間喇。9 q( D8 C1 s oL
一定可以等咁快就有車咩? |
|
|
|
|
其實九巴張廣告費轉加人工好過(港鐵一樣,一定有人坐),人日日都坐車賣廣告多餘,職工盟做得?九巴連會都唔同你開,新巴都同你地開下會算有DDD誠意,職工盟新巴罷工,九巴… |
|
|
|
|
原帖由 HU162 於 2010-8-10 22:41 發表 
祗不過以平常人心態去諗..
鍾意就買/影,唔鍾意就唔買/唔影....
bingo
鍾意個車型就去買/影
唔需要理會係邊間公司
[ 本帖最後由 ACIVFE-JS 於 2010-8-11 10:11 編輯 ] |
|
JS7816,JA449,HX9308,JW3767,MV8599,MV9453
|
|
|
唔係話九巴好 只不過係...
一邊廂有人話九巴唔識marketing ..賣下廣告比人話哂錢
一邊廂新巴城巴 做Promotion 又賺人地進取 識得利用市場資訊..
港島都係人人都會搭車架wo 點解又要做promotion?
先唔理佢內部點
而家九巴對外係做緊Corporate Image 既野...
呢一方面 係勝過新巴 城巴 起碼肯做..
上面有人講新巴等分零二分鐘有車 我唸緊 佢搵邊條新巴線同九巴線比?
咁如果我用九巴既1A 42A 比新記既66/46X /43X 又點睇? |
|
|
|
|
原帖由 volvo_chan 於 2010-8-11 03:37 發表 
自己都是在老九服務地區居住了21年(黃大仙/深水埗區),見證了老九積極主動的經營態度變為消極被動甚至不動,
讀小學/初中時的小弟很喜歡九巴,九巴90年代的九巴經營態度很積極,經常開辦全新全日路線,公關工作搞得好之餘,
都很 ...
講真間公司進唔進取都要睇老闆本身,70-80年代中巴積極進取,買新車開新線,
d員工士氣好,後來老細開始縮皮,對員工唔好,因為一次罷工令城巴快速上位,
最終新巴取代中巴
90年代因為地鐵飽和,於是九巴開始發圍,打造黃金10年,年年買新車又積極做
公關改善形象,結果10年內客量升收入不俗(當然亦因為90年代經濟急速上升,
人口轉移,道路網改善,先令客量年年翻一翻)
千禧後新城搶客,於是日日車海戰,同時間九巴客量開始放緩,Joho Chan入主
年代都係維持客量,公關手段由路線宣傳變成企業宣傳,後來政府限制巴士數量,
又限制巴士進入旺區數量,新城就算被限制都仲有調整空間,但九巴多年來都係
有幾多派幾多,唔會預多,結果咪人家開車海佢每轉只係開時間表數字
Joho Chan退休換入何達文,新巴城巴由對手變同路人,九巴變得更保守,員工士氣
差,只因為行低成本之路,但講真香港做巴士營運行低成本根本行唔通,特別對應
現有網絡上,有比你更平既港鐵同你競爭,當然新城都唔係無問題,車隊老化(特別係城巴),
現有老細投入資源有限,員工士氣一般,經過今次工潮後大家互信程度更低,將來
會出現分化,後果難以想像
香港回歸中國13年,經濟民生生態與中國接軌,巴士營運變得"老細化",過多幾年
d老細真係覺得無興趣,賺得少,再加埋員工問題,分分鐘都係走上國營之路
[ 本帖最後由 orange 於 2010-8-11 11:11 編輯 ] |
|
益童學校,全民教育
|
|
|
原帖由 KR7607 於 2010-8-11 10:21 發表 
唔係話九巴好 只不過係...
一邊廂有人話九巴唔識marketing ..賣下廣告比人話哂錢
一邊廂新巴城巴 做Promotion 又賺人地進取 識得利用市場資訊..
港島都係人人都會搭車架wo 點解又要做promotion?
先唔理佢內部點
而家 ...
所以,都係o果句.
再比較落去真係冇意義..
有啲人又選擇性失明,
有啲人又盲目咁比較,總之一句到尾,
各有各好啦,大家唔使話特別憎邊間公司,
我地巴迷其實都祗係想巴士界做得更好姐~
 |
|
|
|
|
回復 56# 的帖子
之前睇返啲資料,
香港既私營巴士公司係世界上規模數一數二,
同埋少有地有龐大利潤.
外國各大城市主打鐵路,自然巴士既需求少左.
好多私營公司都因客量極低而嚴重虧損甚至[國有化]
香港宜家既情況,政府又係主打鐵路.
隨更多鐵路建成,網絡更完善,
巴士客一定會越跌越急.
可能會好似其他城市既巴士公司咁,
嚴重虧損甚至[國有化]而交出專營權
係未來既日子,再有龐大利潤真係會比較難.
自然公司想走低成本路線.
但學你講,低成本計劃係香港較難實行,
因而要開源先保持原有收益.
但面對鐵路既挑戰,要開源,
又係會有啲難度了.
咁又要睇下政府對巴士界有咩新政策~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