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明報20/11/2010 - 地球之友:換巴士改善空氣 ...
開啟左側

[問題] 明報20/11/2010 - 地球之友:換巴士改善空氣

[複製鏈接]
 樓主| leslie 發表於 2010-11-24 00:1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ea1986 於 2010-11-22 16:41 發表


咁你又唔好無的放矢
好多人既著眼點就係覺得外界好似只係認為巴士識得放廢氣
其他車就唔會咁
咁喺巴迷角度睇係對巴士有欠公允
的而且確
政府同所謂環保團體真係只識啄住巴士
唔諗下其他都有污染既來源
由始至終呢 ...


或者大家可以睇下獨媒呢篇文, 再繼續討論:
讀者劉先生:反駁地球之友更換巴士一說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S3BL100 發表於 2010-11-24 11:2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eslie 於 2010-11-24 00:17 發表

或者大家可以睇下獨媒呢篇文, 再繼續討論:
讀者劉先生:反駁地球之友更換巴士一說


多謝分享。

頭先做左少少order-of-magnitude calculation,比較一下巴士同私家車的廢氣排放。
根據上述文章,可以假設一架巴士每公里的平均排放量是一架私家車的三倍,
同時假設average occupancy係每架巴士載50人,每架私家車載兩個人。
假設一架私家車行走每公里,廢氣排放量是x,
同時假設搭巴士通勤的人數是乘搭私家車通勤人數的19倍,兩者相加總數為n
(根據香港公共交通的巿場佔有率,我覺得呢個係合理假設)

基於上述假設,全港巴士每行走一公里的總排放量是
(3x/50)(0.95)n = 0.057nx
而全港私家車因巿民通勤,每行走一公里的總排放量是
(x/2)(0.05)n = 0.025nx

因此,巴士的廢氣總排放量依然超過私家車的兩倍,只係私家車的人均排放(0.5x)係巴士人均排放(0.06x)的八倍以上
(以上數字可以用作self-consistency check,根據我睇過有關巴士average occupacy人均能源消耗係私家車的5-10倍,
我起初關於average occupancy的假設可視作合理假設)

而家可以睇下,如果有方法令到使用私家車的人士,有一半改搭巴士,
總排放量可以減少0.0125nx,即巴士和小巴總排放量之和可以減少約15%。

當然,以上只係order-of-magnitude estimate,目的唔係rigorous analysis
(我個field間唔中都要做order-of-magnitude calculations,根據我的經驗,用合理假設就得),
而當中亦有幾個因素忽略,例如:
1. 以上計算並無分辨不同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事實上,巴士的人均氮氧化物排放應該同私家車唔係相差太遠。
2. 以上並無考慮路面尚有其他車輛行走。
3. 以上計算並無考慮到空氣污染的locality,例如車輛在繁忙地區排放廢氣,同埋走去新巿鎮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排放,
對air quality同human health的impact可以相差好遠;當然,如果只係計溫室氣體排放,係無需考慮locality factor。

以上計算的目的,係想俾大家明白fair comparison的重要性。
我唔係反對要限制私家車;相反,我認為而家香港政府晌空氣污染問題上,
欠缺的係一套全面、有效、大刀闊斧的政策。
上面有人建議用financial disincentives迫私家車車主改搭公共交通,
但係我其實會相當質疑呢類政策的有效性,因為而家用得私家車出入返工的,我相信大部分都係呢兩類人:
1. 住高尚住宅區,返工地點距離住所欠缺方便公共交通
呢類人,可能係住跑馬地/大坑,返工返西半山/薄扶林之類,
要佢地搭公交,即係要佢地轉幾次車,改搭公交會浪費好多時間,
而因為要轉一至兩次車,車費開支同使用私家車成本的比例好可能高過average itinerary好多。
再者,佢地多數都負擔得起(例如做醫生、大學教職員,月入約5-13萬,無可能負擔唔到),
整financial disincentives的效果成疑。
2. 住新界偏遠地區,返工地點欠缺公共交通選擇,
呢類人可能係住錦田下村、返工返西半山或者馬鞍山,
暫時係養得起車,不過屋企多數係普通中產,
如果實施經濟懲罰,佢地一定會嘈生晒。
呢兩類人有一個共通點,就係住所距離返工地點欠缺方便公共交通選擇,
但係整公共交通服務呢類niche markets,繁忙時間夠唔夠客都係問題,莫講話會唔會反而製造更多污染。
換言之,單係經濟懲罰未必係有效減低私家車使用量的理想途徑。

我自己其實係偏向於玩星期一至五單雙號車牌輪流禁入旺區制度,
因為咁樣應該可以避免殃及真正需要渣車的一班巿民。
另一方面,我其實會諗,而家太多機構係九點鐘開工,
如果將部分機構變成八點鐘開工,就可以攤開繁忙時間的車流同人流,改善塞車並藉此減低污染。
fb.com/scientisthk2usa/
~誰@359~ 發表於 2010-11-24 12:35 | 顯示全部樓層
玩單雙號車牌呢個制度,咁除非渣車既朋友有本事出多一架車拎多個車牌
否則依然會影響到一D死都要渣架車入繁忙地區既朋友
而若果選擇提早上班時間,咁只係繼續將駕車人士既方便建築o係普通市民身上
提早上班時間對受影響既朋友而言,直頭係要將成個生活作息改變,而唔係生活習慣既改變
而呢個改變既目的原來係想o係唔搞私家車既情況下減少污染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address緊一個立場
我明白市民有佢地選擇渣車既權利,但面對減少污染,全港市民都要付出
過往十年,巴士乘客已經間接因為呢樣野而付出左好多
(搭緊條線無端端減班啦,減班減到死死氣走去搭鐵啦,開鐵路減污染搞到巴士公司冇錢賺要縮皮等等等等)
thats why我先會提出一樣叫「碳排放稅」呢一樣全部駕車人士 / 團體一齊中獎既idea

我心目中既「碳排放稅」,其實只係道路收費既另一個包裝,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係,如果一D地方係唔塞車既,咁我覺得唔需要做一樣擺明針住私家車既東西
好似你講,某人兄住錦田返馬鞍山,佢唔渣去D繁忙地區度塞,我都同意唔應該做太多野去干涉呢班人
因為佢地對其他人既影響好有限
第二個原因係,其實全香港所有車輛都因為塞車而白白排放多左好多污染物
基於起新路去減少塞車,會造就更多車流,因此應該選擇一個直接減少車流既方法
呢個諗法既好處係,可以只係針對路邊污染最嚴重既駕車人士 / 團體
而同時,按行車時間收費係向所有人提供一個彈性
如果唔想畀人收咁多錢,可以好似你咁講,早D或者遲D先渣車
但若果堅持繁忙時間的話就唔該乖乖磅水,fair enough
加上,100兄你提出左有部分人係居住地方欠缺公共交通選擇
咁政府就可以用呢度收返泥既錢,將park & ride搞大佢,又或者sponsorship去搞公共交通
一方面,政府用收費迫私家車車主落車,另一方面用收返泥既錢令車主們唔渣車入繁忙地區,一剛一柔雙管齊下

至於呢個人人中獎既收費,就公共交通出發,就要將個收費轉嫁返落乘客身上
的士就要加埋一個計算道路收費既系統,直接向乘客收費
小巴同巴士就容許佢地加價,小巴加幾多我冇乜idea,巴士方面我諗每個乘客一至兩毫都夠有突
目的係想令有鐵路選擇既朋友,改坐唔受呢個收費影響既鐵路
例如692加左價就再趕客D,咁就再少客D,就可以送佢上路,亦都達到減少路邊排放既目的

總結而言,我之前講既收費,唔係單純想charge某一班人就收工
而係用收費,去減少車流,從而減少行車時間,達至減排目的
我計數冇100兄咁叻,不如試計下,而家既擠塞令全港車輛用多左幾多時間,應該會幾驚人
而最終希望將路面上成個通勤模式改變,用收費既方法令車主唔入繁忙地區
令坐開巴士既鐵路沿線居民轉而搭鐵路,亦令巴士公司有資源去改善其他地方既服務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S3N92 發表於 2010-11-24 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呢d環保組織先最浪費地球資源
佢地咁有本事咪先叫佢地office開少d冷氣先啦
咪打咁多有色飛機文啦,工程師
S3BL100 發表於 2010-11-24 13:2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33# 的帖子

我唔係話唔應該收「碳排放稅」,但係
其實我個重點係,我會預期任何形式的經濟懲罰對於減少繁忙地區的私家車數目都唔會有太大作用。
因為負擔得起果班人,照樣會渣架車入去繁忙地區。

老實講,我中學返左六年半山區,唔係唔知道私家車流量對於部份繁忙地區交通的影響。
果陣最誇張的係,放學如果搭條城巴電梯線落山,一定會慢過行落去搭地鐵,相差平均10-15分鐘,
但係如果果日落大雨,基本上無得揀,迫住要搭巴士慢慢塞皇后大道中同畢打街,真係好陰公。
我自己都好想減少私家車車流,但係在我相信經濟懲罰無作用之時,
我覺得一定要以行政手段,迫使繁忙地區私家車數目減少,呢個就係我提到單雙號輪流禁入旺區的原因。

你提到用「碳排放稅」收返黎的錢為偏遠地區人士改善公共交通,原意係好,但係
正如我所講,住得偏遠或者交通不便地區的居民,因為呢d地區人口密度較低,
佢地的行程overlap的機會少,搞公交好難夠客,反而可能制造更多污染。
例如住大坑、返西半山或者薄扶林,你會expect呢個人係渣車定係巴士轉巴士,定係park and ride?

反而park and ride我會傾向支持,例如可以九龍塘一帶搵位整個,
匯集新界北的居民轉港鐵;同時錦上路又可以整個park and ride interchange。

至於將部分機構返工時間提早到八點,我覺得無理由唔考慮。
例如,美國本身唔少城巿都係朝八晚四,有部分大城巿(例如波士頓)
更加係有唔係人朝早四、五點就起身,避塞車。
香港本身冬天日照時間唔係太短,早睡早起雖然某程度上係改變作息,
但係對健康其實係有正面影響。

當然,我心入面其實仲有一D減塞車減排放的措施,例如如果可以的話,
我好想將小巴總數由4350減到2500以下,
香港的道路網根本唔需要,而且容納唔到咁多效率相對低的公共交通。
如果旺角區少咁一半紅頂,我諗對解決區內塞車、縮短巴士行車時間,有正面幫助。
fb.com/scientisthk2usa/
3ASV174 發表於 2010-11-24 14:0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35# 的帖子

其實你提到既「行政手段」,即係單雙號輪流入禁區旺區呢個建議,
只要手頭鬆既人,一樣可以用「經濟手段」破解。
對於好多中產黎講,佢地自己隨時都唔止一架車o係手,
就算要再出多一架單雙號既私家車,難度好低,成本高極有限,
所以最後懲罰既,都只係一眾掹車邊上車族。

而且,呢個 system 下點樣處理私家搵食車問題,
都仲有好多問題要諗,到真正實行,好大機會成效比反對聲音更細。
sea1986 發表於 2010-11-24 15:0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用因為住偏遠地方或者高尚住宅區,交通唔方便而要揸車返工做藉口既
理由有過份牽強
只要有心唔怕做既姐
其實政府應該仿效下外國,好似英美咁
搞Park & Ride,起個停車場
吸引揸車既人,就算冇巴士搭,都揸架車泊低去最近既交通總站轉搭車
既又可解決佢地交通不便,又減少私家車入旺區既流量
只係一昧靠cut車叫人搭鐵路
唔係對症下藥既,叫點樣換車換車
多多錢都換唔切、追唔切排放標準既更新程度啦

當然,我心入面其實仲有一D減塞車減排放的措施,例如如果可以的話,
我好想將小巴總數由4350減到2500以下,
香港的道路網根本唔需要,而且容納唔到咁多效率相對低的公共交通。
如果旺角區少咁一半紅頂,我諗對解決區內塞車、縮短巴士行車時間,有正面幫助。


呢個,即係叫政府同黑社會過唔去
隨時旺角警署日日有好戲上演

[ 本帖最後由 sea1986 於 2010-11-24 15:05 編輯 ]
da93 發表於 2010-11-24 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誰@359~ 於 2010-11-24 12:35 發表
玩單雙號車牌呢個制度,咁除非渣車既朋友有本事出多一架車拎多個車牌
否則依然會影響到一D死都要渣架車入繁忙地區既朋友
而若果選擇提早上班時間,咁只係繼續將駕車人士既方便建築o係普通市民身上
提早上班時間對受影響 ...


其實,
一個人可以有唔止一個牌,
如果唔係D牌佬過百,過千個牌既時候,
佢邊有過百過千架車俾佢套牌用?
da93 發表於 2010-11-24 15:4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0-11-24 13:21 發表
我唔係話唔應該收「碳排放稅」,但係
其實我個重點係,我會預期任何形式的經濟懲罰對於減少繁忙地區的私家車數目都唔會有太大作用。
因為負擔得起果班人,照樣會渣架車入去繁忙地區。

老實講,我中學返左六年半山區,唔係唔知 ...


又咁講,
park and ride呢樣野我會同意,
不過調番轉講,
連最基本既轉乘晌香港都係新界西北,同埋大埔叫做得好少少之外,
其他地區呢?

小巴4350減至2500甚至以下我都贊成,
但首要既係,
點樣毀滅果D 37M既車鏈小巴同埋唔好再夾硬用小巴去取代本身應該要以巴士做既野
~誰@359~ 發表於 2010-11-24 15:5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0-11-24 13:21 發表
我唔係話唔應該收「碳排放稅」,但係
其實我個重點係,我會預期任何形式的經濟懲罰對於減少繁忙地區的私家車數目都唔會有太大作用。
因為負擔得起果班人,照樣會渣架車入去繁忙地區。

九龍塘渣車過中環,塞晒窩打老道公主道紅隧告士打道
一個單程可能要半個鐘,如果玩收費,埋單要畀幾百甚至近千,一日來回千幾銀,一個月返廿日就幾皮野
有米都唔係咁倒下嘛

至於Park & ride,係咪首先要善用下海洋公園呢個南港島線車站

[ 本帖最後由 ~誰@359~ 於 2010-11-24 15:52 編輯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4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