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 ! ^^: 熱狗@ 91 > 107 + 鳴謝 & 681 巴總路線介紹
[複製鏈接]
|
中記10號

買返黎的. |
|
|
|
|
10
彩雲←→大角咀(循環線)
路線介紹
本路線提供彩雲、彩虹、鑽石山、黃大仙、東頭、衙前圍道往來窩打老道、油麻地、富榮花園、大角咀及旺角的巴士服務,於1974年10月14日起投入服務,是由原有9A號線(坪石至旺角)提升服務而成,初時往來坪石至大角咀碼頭,1978年12月4日起配合彩雲落成,總站延長至該處。
本線初時來回程行經彩虹道、太子道東及亞皆老街,1981年中起,來回程改經衙前圍道及東頭一帶,往大角咀方向取道東頭村道。1995年5月8日起因大角咀填海發展與其他大角咀碼頭為總站的路線遷往大角咀新總站,1996年11月10日起配合3號線(鑽石山地鐵站←→佐敦道碼頭〕取消,改為循環運作,來回程改經鑽石山鳳德道及東頭村道,往大角咀方向改經窩打老道、渡船街及櫻桃街,往彩雲方向繞經東頭巴士總站及東頭村道(2006年7月30日起往彩雲方向改由樂善道直入彩虹道,不經東頭村道),1998年6月28日起配合富榮花園及海富苑入伙,改經海泓道,將服務範圍擴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本線初時是彩雲主要巴士路線之一,但踏入二十世紀八十及九十年代,因沿線屋受重建影響,加上改經衙前圍道後,路線相對其他往來旺角的路線迂迴,重要性頓然大減,直至西九龍填海區及鑽石山全面發展,多個屋苑及大型商場相繼入伙,重要性才得以再次提高,目前主要的客源是流水客和往來九龍塘上學的學生。
本線初時採用亞比安單層巴士行走,彩雲入伙後便改用丹尼士喝采(N)雙層巴士行走,後改用BL行走,踏入廿一世紀,兩軸普通巴士大量淘汰,加上巴士服務空調化是大勢所趨,本線於2001年5月28日起增派空調巴士行走,2002年10月5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並降低全程車費。
值得一提,10號這個編號,已是第三次使用,第一代10號線為戰前市區路線,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九巴營辦,往來油麻地碼頭至牛池灣,1933年延長至佐敦道碼頭至牛池灣,因二次大戰而停駛。第二代10號線即戰前的5號線,往來尖沙咀碼頭至紀念碑(即今加士居道與佐敦道交界),因六七暴動而停駛,之前沒有重投服務,後由2C號線取代,現在再重用。
車款:N -> BL + M -> ADS
-------------------------------------------------------------------------------------
CMB
10 北角碼頭←→堅尼地城
路線介紹
本路線提供往來北角、銅鑼灣、皇后大道東、金鐘、中環、西營盤及堅尼地城的流水線巴士服務,於1951年8月1日投入服務,取代2號線北角至中環短程班次,當時由中巴營辦,往來北角至水坑口(即今日上環附近),1956年3月1日起延長至西營盤(當時總站為東邊街,1962年3月11日起遷往正街 ),1980年5月1日起配合中巴路線重組而延長至堅尼地城。本線由於貫穿港島心臟地帶,加上收費便宜,一直以來吸引不少沿線居民乘搭,令客量十分龐大,一度是中巴的皇牌市區路線。乘客除了是來往沿線各站的流水客外,也有來往北角和西環的乘客。但不論如何,這些乘客都是本線的重要客源。
本號線一向以來是以丹拿珍寶(LF)為主力車款,其中很多都是配上金屬部件(Metal Section)車身,而特別的是,這些巴士行走本線的時間,已經有差不多近三十年之久,這是香港所有巴士路線中少有的。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丹拿珍寶巴士曾經多次成為縱火案的主角,當年中巴曾經有多部丹拿珍寶巴士被人蓄意放火,而無獨有偶這些被人縱火的丹拿珍寶出事時都是行走本線,這可算是本線的一個「紀錄」。不過這些丹拿珍寶巴士車身始終太破舊,加上中巴多條路線先後被削去,車隊規模也不斷縮減,這些古老的巴士也最終在1996年全數退役。之不過取代配金屬部件車身丹拿珍寶的車款,卻是配有亞歷山大車身的丹拿珍寶,而車齡也高達二十多年。到了中巴晚期時(1998年),主力仍然是以這些很殘舊的巴士行走,但也開始採用新款的三軸非空調巴士客串,包括丹尼士禿鷹12米(DL)和都城嘉慕12米(ML)。1996年8月23日起加入空調巴士,用車主要是以丹尼士禿鷹11米(DA)為主,但因為中巴欠缺足夠空調巴士,空調巴士只是晨早和晚間才行走,一日也只是開出三數班,非繁忙時間則仍然是全普通巴士服務。
當城巴在1993及1995年9月多次由中巴手中取得多條堅尼地城巴士線的專營權的時候,本線尚未受到影響。可惜,當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時,運輸署卻連這條中巴當年最賺錢的巴士線交予城巴經營,結果令到城巴幾乎壟斷整個西環區的港島路線市場。城巴接辦後,全線改派空調巴士行走,由於本線收費便宜,一直以來吸引不少沿線居民乘搭,初期仍是往來北角至西環居民的首選,但新巴18號線轉為每天全日服務及派出全空調低地台巴士行走後,以利用途經灣仔北及特快的優點,搶去不少本線的乘客,不過本線勝在收費便宜,加上西區一帶現時沒有地鐵系統,居民需以巴士出入,並兼負接駁地鐵港島線的角色,因此客量相當不俗。
配上金屬部件的(Metal Section)車身丹拿珍寶
配上 Alexander 車身丹拿珍寶 ^^
[ 本帖最後由 5480 於 2006-9-8 20:01 編輯 ] |
|
衷 心 感 謝 你 跟 相 ^^
|
|
|
原帖由 HN7067 於 2006-2-7 16:43 發表
中記10號

買返黎的.
愚問中記MS其實是什麼型號的巴士?當時中記共引入了
多少架MS?
THANKS |
|
愛車:EL8061,最鐘意的熱龍:FY5856
|
|
|
原帖由 EL8061 於 2006-2-8 17:48 發表
愚問中記MS其實是什麼型號的巴士?當時中記共引入了
多少架MS?
THANKS
Metropolitican,由MCW及Scania合作開發
MS一共有兩架,車牌係BJ4861 & BJ4862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