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鐵及馬鐵豈能直接比較?
1 輕鐵免費接駁西鐵;馬鐵接駁可能要付錢
2 輕鐵是輕鐵;馬鐵是重鐵
3 輕鐵接駁西鐵,大部分地方都要約7至8分鐘才有一班輕鐵;馬鐵接駁東鐵,通常4至5分鐘一班
4 輕鐵在屯門/天水圍周圍走;馬鐵只是一條線,做不到河東西區內功能
5 輕鐵過波口要減速,馬鐵不用
坦白說,我始終認為東鐵是平價優質,而西鐵是貴價劣質。
1 東鐵3至4分鐘一班;西鐵6至7分鐘一班
2 東鐵站大部分在市區內;西鐵站大部分在市區邊緣
3 東鐵上水至紅磡定線直接;西鐵屯門至紅磡要兜U。
另外,以現有線路改建,我認為理想的屯門/元朗鐵路方式應該是如下:
天水圍北 <-> 天水圍中 <-> 朗屏 <-> 接現有西鐵線
元朗 <-> 朗屏 <-> 天水圍南(即現有天水圍站) <-> 洪水橋 <-> 兆康 <-> 屯門 <-> 三聖 <-> 大欖 <-> 深井 <-> 荃景圍(荃灣線預留位加站) <-> 梨木樹 <-> 沙田
關鍵位為於元朗至朗屏能否四線化,以及沙田的四個月台較外圍的兩個能否改建(有需要是可使用貨場空間)
估計行車時間:天水圍北 <-> 朗屏 5分鐘
屯門 <-> 荃景圍 14分鐘
荃景圍 <-> 沙田 9分鐘 |
|
|
|
|
下面是回128, 129及130樓的文章.
其實東鐵過海的效益是遠比馬鐵過海高, 不考慮跨境乘客, 大家就不用考慮大埔及北區居民往港島的問題麼? 當然, 此過海路線可能會很快飽和, 而需要另建可以過海的中九龍線才可解決.
另外, 本人並不認為往廣州及往肇慶的直通車會取消, 因其行駛路線與高鐵幾乎全無地方重疊, 反而往北京或上海的直通車就很大機會會取消, 以高鐵取代了. |
|
|
|
|
請站友留意:
在此作出最後一次警告,請尊重他人及各機構 / 公司,並保持網絡禮儀,否則將嚴加處分!
admin75
板主-R1分板(香港鐵路)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12-4-24 09:16 發表 
直情係去到嗰度同東涌線共線呀,明唔明呀? 咁月台呢?
起出葵涌道? |
|
|
|
|
原帖由 straysheep123 於 2012-4-24 21:02 發表 
咁月台呢?
起出葵涌道?
睇返街景圖, 葵涌道與車站間有個頗大既花槽既...
唔係樓都仲有辦法起到
呢個只係咨詢同研究走線, 顧問公司純粹交d方案出黎俾政府
未係研究太仔細要點起、詳細要邊個位起
呢d係政府決定左起條線, 先至再去做研究同搵辦法解決
北港島線駁埋東涌線, 呢d咁奇怪同睇落幾難做既建議都有啦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2-4-24 12:30 發表 
的確係會有部分站少左車,以及有人要轉車,但到站的各停車會吉好多。
呢個都係一個兩難,但6分鐘又未必無乜意思,
羅湖至紅磡43分鐘,快6分鐘都有14%節省。
而且係基於東鐵通南北隨時負荷唔到,
所以先想用急行將北區客同沙田 ...
我都好羡慕外國鐵路有快速列車, 可以飛下站.
不過我還是唔明你個建議跟擴大東鐵容量有何關系呢.
分左快慢車之後, 尖鋒時間每小時能夠 "捐山窿" 出九龍的車數 (人數) 可以因而增加多少?
同一條軌有快有慢車的話, 行車間距會唔會反為須要拉開? |
|
|
|
|
原帖由 JC3987 於 2012-4-24 23:16 發表 
我都好羡慕外國鐵路有快速列車, 可以飛下站.
不過我還是唔明你個建議跟擴大東鐵容量有何關系呢.
分左快慢車之後, 尖鋒時間每小時能夠 "捐山窿" 出九龍的車數 (人數) 可以因而增加多少?
同一條軌有快有慢車的話, ...
我都係唔知的,只係拋出來,而且我都唔係第一次講。
如果真係做,最好係白石角至沙田之間加多一對軌,或至少一條軌。
吐露港一段大家都係飛車,唔算太難;
之後急行不停路段,有多對軌用,就唔使理各停有幾多架車,不過到頭來可能都係要鬥塞入大圍站。
結論可能就係急行開唔到,亦未必值得花費大量金錢起新軌去開,
反而直接起新南北線可以更長遠解決問題,講緊的係30-50年後。
以日本某些只有一對軌的私鐵可見,開急行或特急,
各停車就要犧牲,待避時間可能較長,而且所有列車都要準確拿捏行車時間。
或者我個建議已經唔係擴大東鐵容量,而係分流已有客量,
而家班次已經到頂,用新訊號系統都唔會好得幾多,唔起新硬件的話,容量根本大唔到。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2-4-24 23:5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lrv1092 於 2012-4-24 22:32 發表 
睇返街景圖, 葵涌道與車站間有個頗大既花槽既...
唔係樓都仲有辦法起到
呢個只係咨詢同研究走線, 顧問公司純粹交d方案出黎俾政府
未係研究太仔細要點起、詳細要邊個位起
呢d係政府決定左起條線, 先至再去做研究同 ... 好似都OK.......可行喎.... |
|
|
|
|
原帖由 miklcct 於 2012-4-24 20:24 發表 
輕鐵及馬鐵豈能直接比較?
坦白說,我始終認為東鐵是平價優質,而西鐵是貴價劣質。
1 東鐵3至4分鐘一班;西鐵6至7分鐘一班
2 東鐵站大部分在市區內;西鐵站大部分在市區邊緣
3 東鐵上水至紅磡定線直接;西鐵屯門至紅磡要兜U。
東鐵平價?係,o個小部份唔使駁腳費(住得近車站,或大埔o個幾條村)既幸運兒囉,一連埋駁腳費啦喎.....
舉一個通勤型常客使用全月通既例子,A住天逸/澤/恆村,B住華明/清河村,兩者分別是天水圍同北區既大型公屋群,皆不近西/東鐵站,兩人分別使用屯門紅磡全月通 及 上水尖東全月通,每日往尖沙咀返工,以5天工作,每月22日計,
A每月車費,就是全月通的$490
B每月車費,就是全月通的$400+(KMB$3.3 x 2 x 22) = $545.2
高下立見
即使B返工地點在尖東一帶,可於紅磡站經天橋步行至尖東,用到「對"大"西北的尊貴們唔公平」既紅磡<>上水$8.4「超平」車費,每月總車費都要$(8.4+3.3) x 2 x 22 = $514.8,仍然比A的$490全月通為貴。
如5.5或6天工作,即每月返工多於22日,放假又去下街,又較多區內穿梭的話,差距還遠不只此數。
都仲未講o係唔轉車既情況下,A有柯士甸、尖東、紅磡三個站選擇,B卻只有一個紅磡。
****************************************************************
點解東鐵密過西鐵?好簡單,因為東鐵客量遠遠多於西鐵,東鐵人對東鐵既需求,遠遠大過西鐵人對西鐵既需求囉!
九鐵時代數字,東鐵真係一個羅湖,都夠KO西鐵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8/K_passenger.JPG
最後數據,即2007年1月1日,直至12月1日合併前,西鐵乘客71百萬人次,東鐵單是過境乘客已達84百萬人次
2011年1月,立法會關於港鐵載客量及服務的新聞公報
http://gia.info.gov.hk/general/201101/12/P201101120135_0135_74129.pdf
現時平均每日載客量
東鐵線 942,000
西鐵線 333,000 (呢度仲已經有唔知幾多係紅磡<>尖東既原東鐵客)
仲有,你估西鐵疏車,東鐵客唔使陪你挨呀?你睇下原本相對較密車既紅磡<>尖東一段,而家畀西鐵攪到點既衰樣?
閣下認為東鐵「優質」,東鐵有以下幾樣,勉強算係比西鐵好
1.通常班次較密(但背後原因,味又係因為佢既壟斷地位,令到需求太大、客量太多)
2.本地線車費較平(但只限少數住得近車站或有大埔K巴既幸運兒,大埔K巴仲要紅日停開。其它一連九/綠巴駁腳費,呢個「平車費」優點立即KO收皮)
3.免轉車去到旺角邊皮位(根據MTR官網,元/朗/天/兆/屯去旺角為 34/35/38/43/45分,粉/上去旺角 40/42分,兩者皆轉車一次,粉/上 去旺角東就32-34分,免轉車,但旺角熱點多數在彌敦道旺角站一帶,旺角東行得去黎,預多7-10分,所以其實時間上三者差唔多)
至於東鐵其它「獨家優質服務」,請閣下慢慢欣賞
[url=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653380&extra=&page=3]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653380&extra=&page=3[/url] 最下面o個篇
[ 本帖最後由 mckhgc 於 2012-4-26 17:50 編輯 ] |
|
|
|
|
原帖由 hkth 於 2012-4-24 20:43 發表 
下面是回128, 129及130樓的文章.
其實東鐵過海的效益是遠比馬鐵過海高, 不考慮跨境乘客, 大家就不用考慮大埔及北區居民往港島的問題麼? 當然, 此過海路線可能會很快飽和, 而需要另建可以過海的中九龍線才可解決.
...
如果要起第五條過海鐵路,好大機會係觀塘線過海(即2015年通車嘅黃埔站),過海總站可能係炮台山或天后!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