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計法, assume每程10蚊.一日來回番工
舊plan(10送1):
= $10 x 10程 =$100
average price per journey = $100除11程(加左送果程) = $9.09
新plan (第二程9折)
= $(10+9) 除二
=$9.5
新plan係洩左. |
|
拆樓捉貓隊之珠寶成色鑒定員.
|
|
|
搭港鐵無非貪佢快同穩定, 搭十程先送一程, 首先要計住自己搭左幾多程已經夠煩,
仲要記埋點搭先最抵(例如樓上有板友話過海前先出一出再入返閘會即時平幾毫),
生活已經夠多煩瑣事, 為左幾毫要記咁多野, 未必人人會咁做, 過境線到上水/粉嶺
出閘再入閘, 一次慳到幾蚊就做得過.
另回樓上
韋達誠先生補充道:『我們特別期待於大除夕當日推出『即日第二程九折』
推廣計劃。所有使用八達通的乘客於任何一日內付費乘搭同一種交通工具每兩程,
均可獲得第二程車費九折,而......。」
照新聞稿提及, 所有使用八達通的乘客, 應該包括$2八達通人士. |
|
|
|
|
原帖由 rickycheng 於 2012-12-5 08:38 PM 發表 
留意新聞稿
我們特別期待於大除夕當日推出『即日第二程九折』
推廣計劃。所有使用八達通的乘客於任何一日內付費乘搭同一種交通工具每兩程,
均可獲得第二程車費九折,而折扣尾數如不足一角,亦會以一角計算,所享折扣
更會在出閘時自動提供,簡單易受惠。」
有CEO呢句,,,,可以90%肯定包輕鐵&巴士...不過正如#8提及...大西北要睇佢點計
你都識講 90% 即係你自己都有點保留啦。
以過去忽視輕鐵/巴士提供優惠的經驗﹐會提供回程9折給輕鐵/巴士﹐我真係有點保留。
還是一句﹐等公佈正式的條款才知答案。 |
|
|
|
|
原帖由 EX-TL 於 2012-12-6 09:25 AM 發表 
搭港鐵無非貪佢快同穩定, 搭十程先送一程, 首先要計住自己搭左幾多程已經夠煩,
仲要記埋點搭先最抵(例如樓上有板友話過海前先出一出再入返閘會即時平幾毫),
生活已經夠多煩瑣事, 為左幾毫要記咁多野, 未必人人會咁做 ...
除了信差等這一類一日坐多程車的人外﹐多數受惠人都係返工返學的客﹐所以多數人都唔需要刻意去記坐了幾多程車的。
事關只要1星期5天﹐5天都係正常返工返學的日子﹐早晚都係坐mtr﹐便符合資格換車票﹐所以mtr咪在星期五,六會開特別櫃位換車票。
我又唔覺要記這些野好煩﹐因為根本唔駛記。
至於小數的人﹐覺得夠數咪去換車票囉。車站又有的check 分數balance﹐又可以重中一次去換幾張車票﹐所以又係唔需要特別去記的。
反而﹐張免費車票如何使用才是頭痕之處。
星期六要返工的﹐星期六可以使用﹐沒有大問題。
但係5天工作的人﹐周六周日又未必會用mtr﹐便會儲起車票﹐真係未必搵到機會使用。到最後可能儲起3-4張﹐於同一星期內返工的一周內使用。
以使用方便性﹐靈活性及受惠人數來說﹐我都是覺得9折優惠較可取的。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2/12/6 10:32 發表 
你都識講 90% 即係你自己都有點保留啦。
以過去忽視輕鐵/巴士提供優惠的經驗﹐會提供回程9折給輕鐵/巴士﹐我真係有點保留。
還是一句﹐等公佈正式的條款才知答案。 ...
大家對自己嘅估計有保留係十分正常和應該的事, 你估個個都好似某一位站友咁經常自己估計當事實嗎。
不過假如只給「重鐵」優惠, 為什麼新聞稿要說「同一種交通工具」呢? 前九鐵和前地鐵算是「不同交通工具」嗎? 還是 K 車 M 車, 千九, C 車是「不同交通工具」呢。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原帖由 syp 於 2012-12-6 10:52 AM 發表 
如果「那班高層唔知有巴士&輕鐵服務」更加唔需要在新聞稿上特別提「同一種交通工具」啦。
不如你又「估計」一下特別提呢個「同一種交通工具」係有咩玄機啦。
同埋我又 89.9% 估計「高層」啲新聞講稿都係由「低層 ...
第1程巴士/輕鐵﹐第2程重鐵﹐但當中沒有轉乘。
此情況下便是2種交通工具﹐但又唔會有9折優惠﹐所以便要講 「同一種交通工具」。
例子 : 第一程天水圍輕鐵去元朗﹐回程坐西鐵(不需用輕鐵轉乘)。
但按新聞犒所講﹐不講明「同一種交通工具」﹐假設此計劃包括輕鐵/巴士﹐坐西鐵便會有9折。
如果計劃不包括輕鐵/巴士﹐也可以清晰地講出輕鐵/巴士唔會計算在優惠車費之內。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2-12-6 12:41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2/12/6 12:29 發表 
第1程巴士/輕鐵﹐第2程重鐵﹐但當中沒有轉乘。
此情況下便是2種交通工具﹐但又唔會有9折優惠﹐所以便要講 「同一種交通工具」。
咁咪係囉, 如果成個計劃, 由頭到尾, 如你所想根本就冇想過包巴士/輕鐵, 咁點解要在新聞稿上要特別講「同一種交通工具」?
為咗解釋佢呢句「同一種交通工具」, 你都要用一個包輕鐵/巴士嘅例子啦
你不如舉一個唔包輕鐵/巴士的例子, 去說明佢呢句「同一種交通工具」都有需要寫出來和成立的情況?
否則, 為何不索性講優惠只限重鐵就可以?
例子 : 第一程天水圍輕鐵去元朗﹐回程坐西鐵(不需用輕鐵轉乘)。
但按新聞犒所講﹐不講明「同一種交通工具」﹐假設此計劃包括輕鐵/巴士﹐坐西鐵便會有9折。
咪就係假設 (89.8% 假設) 計劃包輕鐵/巴士囉, 唔包又點解要提「同一種交通工具」呢。
如果計劃不包括輕鐵/巴士﹐也可以清晰地講出輕鐵/巴士唔會計算在優惠車費之內。
咁佢而家唔係咁講吖嘛? 佢而家係話「同一種交通工具」嘛, 咁仲有咩令你覺得輕鐵/巴士唔包在優惠中?
所以大家因為一句「同一種交通工具」就估計佢計劃包輕鐵/巴士係咪好合理呢, 至少合理過你嗰啲「個人估計當事實」先啦。
[ 本帖最後由 syp 於 2012-12-6 13:29 編輯 ]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