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a2 於 2013-2-21 20:14 發表 
小西灣線開通後 ,新記8p , 城記788 ,789同118,118p到時執粒都似....最先死會係82m
同專線小巴47m ,62 ,62a..
82M死新巴都想
至於8P,788,789,118P, 速度其實足以打低地鐵
最大問題反而係政府出金手指 |
|
|
|
|
其實點解北港島線 冇第三個方案簡? 將東涌線同將軍澳線 連成一線..(類似東西走廊)
咁樣添馬站就可以起小兩個月台(相比起東涌線,將軍澳線交匯方案)..
而乘客就可以轉小一次車..E.G 將軍澳去香港站....什至如果由 將軍澳去荃灣/大西北 都只需係荔景/南昌轉一次車就到...競爭力同效率都高過 (交匯同瓜分)方案好多..
雖然兩條線系統唔同...但如果用瓜分方案...(炮台山站 至 柴灣站) 都會有系統唔同既同樣問題..
不過響 連成一線 依個方案 亦會有問題..就係 康城/寶琳 列車點樣處理...如果依度用梅花間竹既話..仲要就番青馬橋既限制...咁樣可能會搞到班次好疏 應付唔到坑口/寶琳既需要..
所以建議用埋青衣特車 一齊黎處理..
可以用下類似台灣捷運既模式..同一條線 提供兩種 區間列車..(例如分做 東涌<>康城,青衣<>寶琳)
至於小西灣線...其實如果唔計成本...技術上係咪應該可以 由康城拉去小西灣 再以杏花邨做總站 不過一定唔夠需求..但如果拉埋上邊果個北港島線方案..
其實去港島西(香港,添馬) 車程有機會快過坐東廊遇上塞車既巴士.. 杏花邨>小西灣>康城>將軍澳>調景嶺>油塘>鰂魚涌>北角>會展>添馬>香港 |
|
|
|
|
原帖由 ma212223 於 2013-2-21 20:24 發表 
如果新巴肯努力啲做好2A,其實無論港島線有無分拆都可以整天滿載
其實2A定線唔差,比起地鐵仲有價錢優勢
如果新巴可以好似對岸對1A咁重視,做到車密,相信2A其實可以同2X,8P一齊做線王
可惜新巴做流水線做得好hea,2/2A派 ... 2A同1A根本唔同
港島淨係電車都搶左唔少客啦
雖然係俾地鐵有價錢上嘅優勢,但係電車有更大嘅優勢 |
|
|
|
|
其實將軍澳線(西廷至堅尼地城),東涌線(東廷至柴灣/小西灣)之後
再保留少量港島線(柴灣/小西灣<>堅尼地城)唔可以咩? [例如10分鐘一班] |
|
|
|
|
原帖由 siubiscuit 於 2013-2-21 22:40 發表 
其實將軍澳線(西廷至堅尼地城),東涌線(東廷至柴灣/小西灣)之後
再保留少量港島線(柴灣/小西灣堅尼地城)唔可以咩? [例如10分鐘一班] 睇唔到有咩作用…
計埋轉車既時間都應該快過10分鐘…而且會造成非原港島綫既路段班次疏落… |
|
|
|
|
約略睇過,今次好似比上次扎實,有比較多數據支持,但當然都要留返三分懷疑。
我個人贊成的方案:
-西鐵南延至屯門碼頭
-古洞、洪水橋加站
-南港島線西段由華富出發於黃竹坑接合東段,數碼港一帶其實真係唔使
-北港島線採用原有方案,即瓜分港島線
小西灣支線:無意見
東涌西延線:過到環團先
感想:
洪水橋加站不見得會令原本搭緊西鐵的人過檔巴士,因為一試冇回頭。
加屯門碼頭、洪水橋導致天水圍以西乘車困難,咪加開天水圍特車囉。
(酸)觀塘線兩次失去過海資格都未出聲,港島線要轉一次車算得乜野,況且唔轉車搭去北岸站都可以去到好多商業區。
瓜分方案可以令到觀塘只須轉一次車直達北角以西至堅尼地城、新界北轉一次車直達港島東新興商業區及無須迫爆金鐘,
除了港島線原有乘客要轉車外(又其實如我上面所講都係睇地面目的地而定),大部分乘客轉乘次數減少。
班次方面,聽講港島線隧道加唔得太多,將青衣特車全日化應該已可保持合理班次,最多為遷就機快而在香港/九龍站hold車。
要記住這時港島最繁忙的路段會在將軍澳線手上,加班相對上容易,
而太古以東有大量特快巴士往中區,未必需要開到好似荃灣線咁盡。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3-2-23 21:28 編輯 ] |
|
|
|
|
我的意見
1:北港島線應以不拆解港島線為建造設計
港島線一旦分拆,東區往南區、銅鑼灣(Sogo、誠品)、灣仔軒尼詩道、中西區及荃灣線方向的乘客,皆須於北角站轉將軍澳線,影響甚大,尤以炮台山(到銅鑼灣、灣仔軒尼詩道若乘港鐵會變得極迂回)、杏花邨(巴士網絡太細)為甚。
2:北港島線的分段點,以添馬艦站為最佳,並宜於金鐘站設閘內通道至該站,方便南區乘客
添馬艦地區,已屬中環CBD範圍,在香港站不能再接入新線的情況下,將軍澳、東涌線各自延至添馬艦站,再加設金鐘—添馬艦閘內連接通道,即可使金鐘站成為集體運輸樞紐,便利乘客,並舒緩港島線擠逼情況,另維園(銅鑼灣北)站亦可建閘外通道連接銅鑼灣站,並結合先前曾計劃的行人隧道計劃,便利將軍澳線乘客到銅鑼灣Sogo、時代廣場一帶。
3:小西灣線不宜興建
小西灣人口約五萬,比顯徑人口八萬還要低,實在不值得花錢新建鐵路專門服務他們,即使是類似南港島線的三卡輪軌列車,亦不妥,皆因雖土建成本降,但須另購新車、訊號,欠成本效益,不宜建設;小西灣的交通問題,我建議設柴灣道/小西灣道/永泰道巴士專線及再提升8P、8X、82、82X、85、118、788、789巴士的服務解決之。
4:南港島線(西段)部份路段應盡早動工
香港仔、華富屬南區重要居住區,對鐵路需求不亞於鴨脷洲,故建議南港島線(西段)黃竹坑至華富間盡快開工,為加快工期,建議黃竹坑至田灣間以架空線建設。
至於方案中擬設的瑪麗醫院站,我認為週邊入口稀疏,不宜設站
另外,亦應考慮南港島線東西段直通運行的可能性
5:其他計劃無太大意見
[ 本帖最後由 mak5052 於 2013-2-22 00:00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3-2-21 14:02 發表 
即使開通初期唔會用到最密班次﹐但長遠都不利加班﹐如果係要接上/頂替現在港島線﹐這會影響到分流人流的能力。
將軍澳線過海服務110萬人口, 港島線鰂魚涌以東得30萬人口
港島線鰂魚涌以東的人流, 現時班次減半都仲應付到喇,
何況東涌線有青衣特車, 繁時4分鐘一班乜都夠, 而且東涌線未來非繁都會再加班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3-2-22 01:1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3-2-21 23:53 發表 
3:小西灣線不宜興建
小西灣人口約五萬,比顯徑人口八萬還要低,實在不值得花錢新建鐵路專門服務他們,即使是類似南港島線的三卡輪軌列車,亦不妥,皆因雖土建成本降,但須另購新車、訊號,欠成本效益,不宜建設;小西灣的交通問題,我建議設柴灣道/小西灣道/永泰道巴士專線及再提升8P、8X、82、82X、85、118、788、789巴士的服務解決之。
4:南港島線(西段)部份路段應盡早動工
香港仔、華富屬南區重要居住區,對鐵路需求不亞於鴨脷洲,故建議南港島線(西段)黃竹坑至華富間盡快開工,為加快工期,建議黃竹坑至田灣間以架空線建設。
至於方案中擬設的瑪麗醫院站,我認為週邊入口稀疏,不宜設站
顯徑人口係3萬唔係8萬
至於鴨脷洲人口8萬, 香港仔3萬
瑪麗醫院站週邊入口稀疏, 但醫院本身人流龐大, 又係香港的龍頭教學醫院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