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yp 於 2013-5-26 18:01 發表  今次問題源自輕鐵超速事件, 然後話要防止超速就要改為自動駕駛, 要自動駕駛就唔可以和其他車輛共用路面, 即係要「完全」隔離。那麼又有沒有可能又能在部份隔離路段採用自動駕駛, 又在另一些共用路面路段用人手駕駛? 好似有啲困難吧。  
 
其實在一些路段加大限速警示標示是有必要的, 需要自動駕駛與否並無直接關係. 
 
原帖由 CK4013 於 2013-5-26 18:15 發表  ... 
不過我相信天水圍天耀一段要架空既話一定會係好多人反對   
 
天水圍天耀一段要高架化不但會多人反對, 在技術上也不太可能, 因這個輕鐵車站上面就是西鐵站, 要高架化就一定要拆掉部分車站大堂, 這段只能用地下化方法解決. |   
 
 
 
 |  
| 
 | 
 
 
| 
 | 
 
| 
 | 
 
 
 
原帖由 hkth 於 2013/5/26 19:11 發表   
其實在一些路段加大限速警示標示是有必要的, 需要自動駕駛與否並無直接關係.  
 
需要自動駕駛與否跟什麼無直接關係? 用自動駕駛就不會有車長超速哪叫有直接關係定沒有直接關係? 用自動駕駛就須不能跟其他車輛共用路面哪又是否直接關係? 什麼是直接什麼不是直接? |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 
 | 
 
 
 
唯一需要架空的我諗只有元朗大馬路一段,在屏山站以東開始高架, 
東端要過埋安樂路天橋先落地,唔知夠唔夠位。 
 
地下化成本太高,無謂喇。 
 
有個大問題就係施工期間如何安排。 
路旁已經少位,橋躉設在路中心的話, 
一係要成段輕鐵封線,一係要霸佔已經唔多的行車線做輕鐵臨時改道, 
例如其中一個方向全線只保留一條行車線,兩者都會造成巨大影響。 
如果係在兩邊路旁用幼身橋躉蜘蛛腳咁吊住輕鐵橋, 
就會佔用行人路好多位,好似本末倒置,以及可能影響舊樓結構。 
又或者,唔知有冇方法,可以用扁身的橋躉,在來回兩個方向輕鐵車廂之間的小小空隙施工。 
 
至於車站就一定要佔用行人路建造支撐結構及樓梯、電梯、升降機。 
 
之不過,我諗緊改道方案時,諗到點解唔可以將大棠道至媽廟路之間一段大馬路劃為巴士小巴專用, 
其他車輛(包括的士)一律要改用其他道路,這會否比較符合公共交通為先的理念?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3-5-26 20:40 編輯 ] |   
 
 
 
 |  
| 
 | 
 
 
| 
 | 
 
| 
 | 
 
 
 
之不過,我諗緊改道方案時,諗到點解唔可以將大棠道至媽廟路之間一段大馬路劃為巴士小巴專用, 
其他車輛(包括的士)一律要改用其他道路,這會否比較符合公共交通為先的理念? 
 
...   
 
不如直接將大馬路改劃巴士,小巴,村巴專用 
咁輕鐵都唔駛地下化又可以減少大馬路擠塞 |   
 
 
 
 |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3-5-26 20:34 發表   
唯一需要架空的我諗只有元朗大馬路一段,在屏山站以東開始高架, 
東端要過埋安樂路天橋先落地,唔知夠唔夠位。 
 
地下化成本太高,無謂喇。 
 
有個大問題就係施工期間如何安排。 
路旁已經少位,橋躉設在路中心的話, 
一係要成段輕 ...   我諗真係做既只可以係果段輕鐵停駛, 再用接駁巴士去做...   |   
 
 
 
 |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3-5-26 20:34 發表   
唯一需要架空的我諗只有元朗大馬路一段,在屏山站以東開始高架, 
東端要過埋安樂路天橋先落地,唔知夠唔夠位。 
 
地下化成本太高,無謂喇。 
 
有個大問題就係施工期間如何安排。 
路旁已經少位,橋躉設在路中心的話, 
一係要成段輕 ...   
 
個問題係元朗大馬路兩邊嘅行人路已經好窄,根本同旺角無分別 
啲高架路軌 / 車站嘅支撐一定要起係宜家嘅輕鐵路軌上面 |   
 
 
 
 |  
| 
 | 
 
 
| 
 | 
 
| 
 | 
 
 
 
天耀段應該無得改架 la...... 
 
元朗大馬路應該架空化,同埋合併康樂路同埋大棠路站 
 
原帖由 CK4013 於 2013-5-26 18:15 發表   
 
如果元朗大馬路地底化雖然工程都係好艱難 
不過我相信天水圍天耀一段要架空既話一定會係好多人反對   |   
 
 
 
 |  
| 
 | 
 
 
| 
 | 
 
| 
 | 
 
 
 
恆香同埋元朗公園都大把位上落....... 
 
但點都係封左輕鐵幾年.......  
 
 |   
 
 
 
 |  
|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13-5-25 23:16 發表   
 
 
 
墨爾本人對自己的電車系統引以為傲, 冇人覺得有問題, 
最重要係電車可以減少路邊即時污染 
 
對比墨爾本同悉尼, 墨爾本市中心內及周邊的短程交通由電車主力負責, 
悉尼市中心內及周邊的短程交通則由巴士主力負責, 街 ...   強國人都對自己o係強國以外地方財大氣粗地消費引以為傲,無人覺得有問題, 
最重要係強大力度消費可以振興地方經濟。 |   
 
 
 
 |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