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C.R2007 於 2013-5-26 13:07 發表 
無計啦,當年邊有低底盤電車甘先進
電車月台低,但架車底盤高,上落梯級咪麻煩lor
如果甘樣我情願adopt宜家輕鐵果種月台設計好過,起碼行斜台好過行梯級,又可以方便到殘疾乘客 ... 其實1930年代已經有低底盤電車, 只不過冇人做落去而已
http://www.usrail.jp/et-lrt1930.htm |
|
|
|
|
但當時好似仲系有梯級鍋,宜家果d系100%低底盤架wor |
|
|
|
|
原帖由 K.C.R2007 於 2013-5-26 13:30 發表 
但當時好似仲系有梯級鍋,宜家果d系100%低底盤架wor 再搵過下資料, 世界上第一架100%低底盤無梯級既路面電車喺1912年於紐約投入服務, 其入口處離地只有十吋, 個結構亦非常簡單, 將兩個車架中間既車身地台拉低就係.
http://www.pets.org.au/pets07_63.html |
|
|
|
|
人地新加坡就係採用高架系統,既縮短行車時間,又減少人車爭路。
唔明點解有人會認為高架輕鐵唔可行,目光決定一切,基怪新加坡可以日漸拋離香港。
[ 本帖最後由 PB602 於 2013-5-26 14:02 編輯 ] |
|
|
|
|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3-5-26 11:09 發表 
不過我睇 WIKI 啲圖
人地係好似電車咁上落車法,而唔係好似香港咁要起個月台上落車架喎
輕鐵都可以做到咁方便就好啦
以香港駕駛者質素同汽車絕對優先的過時概念,
每日可能撞死幾十個上落車乘客
仲有香港駕駛者十字路口肯唔肯hook turn??
每日都撞幾十次車都似 |
|
|
|
|
其實兆康,屯門市中心一帶及天水圍至天慈站這三段高架輕鐵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本人認為香港輕鐵並不太需要完全離開地面化, 只要在一些交通繁忙路段高架化或地底化就已經足夠.
除了元朗大馬路一帶路段要地底化,另外一段需要地底化的是天水圍站至樂湖站, 那段路段的交通也是非常繁忙. |
|
|
|
|
原帖由 hkth 於 2013/5/26 17:47 發表 
其實兆康,屯門市中心一帶及天水圍至天慈站這三段高架輕鐵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本人認為香港輕鐵並不太需要完全離開地面化, 只要在一些交通繁忙路段高架化或地底化就已經足夠.
除了元朗大馬路一帶路段要地底化,另外一 ...
今次問題源自輕鐵超速事件, 然後話要防止超速就要改為自動駕駛, 要自動駕駛就唔可以和其他車輛共用路面, 即係要「完全」隔離。那麼又有沒有可能又能在部份隔離路段採用自動駕駛, 又在另一些共用路面路段用人手駕駛? 好似有啲困難吧。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原帖由 hkth 於 2013-5-26 17:47 發表 
其實兆康,屯門市中心一帶及天水圍至天慈站這三段高架輕鐵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本人認為香港輕鐵並不太需要完全離開地面化, 只要在一些交通繁忙路段高架化或地底化就已經足夠.
除了元朗大馬路一帶路段要地底化,另外一 ...
如果元朗大馬路地底化雖然工程都係好艱難
不過我相信天水圍天耀一段要架空既話一定會係好多人反對 |
|
Uh jjuh myun (左右為難)
|
|
|
我估果款同現代超低底盤電車仲有d分別
現代超低底盤電車一般以車輪取代轉向架
以騰出大量轉向架所占用的車廂位置,盡量善用車內低底盤空間 |
|
|
|
|
原帖由 CK4013 於 2013-5-26 18:15 發表 
如果元朗大馬路地底化雖然工程都係好艱難
不過我相信天水圍天耀一段要架空既話一定會係好多人反對
如果而家先話要地底化大馬路輕鐵, 咁當年西鐵就晨早應該行大馬路地底,
如果而家先話要架空天水圍輕鐵, 咁當年西鐵就晨早應該由南北向入天水圍, 沿輕鐵路線架空由天耀上到天恒,
廢止輕鐵, 用一條重鐵做哂長途客同主要區內客, 其餘零散的區內客就俾巴士做, 好似將軍澳線咁
當年規劃西鐵時的短視, 導致今日出現地底化行輕鐵的荒謬需求
地底化黎行輕鐵超不合成本效益 而且要短途客行上行落, 唔少人會改搭巴士, 令地底化更不合成本效益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