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aix 於 2013-5-26 17:27 發表 
以香港駕駛者質素同汽車絕對優先的過時概念,
每日可能撞死幾十個上落車乘客
仲有香港駕駛者十字路口肯唔肯hook turn??
每日都撞幾十次車都似 又唔見莊士敦道同黃泥涌道日日有電車乘客俾其他車撞死? |
|
|
|
|
原帖由 LF5502 於 2013-5-27 14:52 發表 
天耀段應該無得改架 la......
元朗大馬路應該架空化,同埋合併康樂路同埋大棠路站
天耀一段....其實可以好似高鐵一樣將天福路同天耀路建成地下行車隧道
元朗大馬路不宜架空...
因為真係好難睇...
只要OPEN CUT起隧道應該唔係好難既事....
最大問題係近元朗一帶有明渠需要改道.... |
|
Uh jjuh myun (左右為難)
|
|
|
原帖由 ksmbh 於 2013-5-26 20:54 發表 
不如直接將大馬路改劃巴士,小巴,村巴專用
咁輕鐵都唔駛地下化又可以減少大馬路擠塞
我都贊成大馬路改為巴士,小巴,村巴專用
但仲可以改良
購買一批低地台輕鐵行走洪天路與元朗總站之間
改建洪天路緊急月台為新總站用來轉車
大馬路行人路擴闊
行車線六線減四線
輕鐵線改在馬路兩側並與其他車輛共用
所有月台改為低地台並設在行人路上 |
|
|
|
|
原帖由 CK4013 於 2013-5-27 23:15 發表 
天耀一段....其實可以好似高鐵一樣將天福路同天耀路建成地下行車隧道
元朗大馬路不宜架空...
因為真係好難睇...
只要OPEN CUT起隧道應該唔係好難既事....
最大問題係近元朗一帶有明渠需要改道.... ...
其實,元朗段一切大規模改動,都因為現在已有西鐵而變得不化算。
無論怎樣施工都要封幾年,這段期間乘客應已習慣使用西鐵或巴士,
地下化輕鐵建成後又有誰搭呢?
如果真係要釋放大馬路空間,或者將整段輕鐵南移更實際。
屏山站以東開始高架,水邊圍站架空,經元朗體育路、馬棠路、鳳翔路落返元朗總站,
或者激一點可以沿港攸路、鑽地穿過Yoho Town、經元政路在東面返總站。
施工期間大馬路段無須暫停服務,完工後廢線。
元朗南公共交通甚為缺乏,此舉可以將元朗發展重心擴大,往大馬路的乘客可以搭西鐵或巴士。
或者大馬路段可暫封幾年改為高架,使元朗段有兩條平行輕鐵。
Note to self: 發夢冇咁早。
短至中期措施我依然認為將大馬路劃為巴士(所有大小巴士)專用更為實際。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3-5-27 23:5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3-5-27 23:48 發表 
其實,元朗段一切大規模改動,都因為現在已有西鐵而變得不化算。
無論怎樣施工都要封幾年,這段期間乘客應已習慣使用西鐵或巴士,
地下化輕鐵建成後又有誰搭呢?
如果真係要釋放大馬路空間,或者將整段輕鐵南移更實際。
屏山站 ... 如果你咁講
當年新發站提昇一層都係好唔實際...
如果講繁忙,天耀路同天福路一定繁忙過杯度路同屯門鄉事會路
元朗大馬路增加行車線係有必要...至DUAL TWO LANE都唔過分
現在元朗區輕鐵定線剛好分成南北雙半...
增加支線繞經元朗南成本肯定高過地底化輕鐵元朗大馬路一段....
因為路線較長而且高架橋除收地外,景觀上仲差PROPOSED既荃屯鐵路.... |
|
Uh jjuh myun (左右為難)
|
|
|
使乜咁麻煩,買一堆BYD/電容車取代輕鐵咪得囉 |
|
Volvo B8L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3-5-27 23:48 發表 
其實,元朗段一切大規模改動,都因為現在已有西鐵而變得不化算。
無論怎樣施工都要封幾年,這段期間乘客應已習慣使用西鐵或巴士,
地下化輕鐵建成後又有誰搭呢?
如果真係要釋放大馬路空間,或者將整段輕鐵南移更實際。
屏山站 ...
搞咁多野洗咁多錢換黎的結果都係輕鐵客量因車站就腳度減低而下跌, 巴迷最開心,
現時最好都係維持現狀, 或者大馬路只準公共交通行
如果大馬路地底行的係輕鐵竟然唔係重鐵, 真係一個大笑話,
其實現時有聲音要地底化大馬路輕鐵, 某程度上係證明西鐵的大馬路地底方案先係最正確決定 |
|
|
|
|
原帖由 3ASV174 於 2013-5-27 22:48 發表 
又唔見莊士敦道同黃泥涌道日日有電車乘客俾其他車撞死?
莊士敦道d電車站根本唔係一踏出車就行車線, 係行人路伸到出電車軌
黃泥涌道就真係有兩個電車站係一踏出車就行車線, 但兩站使用率都好低,
而且車流亦多為出入跑馬地的區內居民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