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忍唔住做野了...(關於68A和263M安排)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大班神經漢 於 2013-7-30 13:54 發表 
佢就咁綁0係站柱度, 唔行埋去都睇唔到, 又日曬雨淋, 落個雨就玩完啦, 企出黎逐個客派就真係保證人人都收到啦...似乎呢個「組織性」認真麻麻
我果次見到那疊 18X 好細心架, 同新記 D 通告一樣用個膠袋笠住
雖然質料就唔及新巴那種, 只係薄膠袋
佢有留過 FB 網頁俾人參考, 好彩都好易記
但係我上去望時, 佢那份兩頁紙的 "單張" 卻完全沒有擺上去
https://www.facebook.com/rethink18x
(sorry.. 一路講開 263M 同 68A 但係俾我騎劫左 )
講番 263M.. 如果同 68A 最多都係貪佢行楊屋道或者好過兜葵涌
之但係佢沿路的替代品太多
我諗緊楊屋道沿線行去西站, 就以荃新2期, 龜速15 分鐘
西站去元朗連等車大約12-15 分鐘, 兆康 20-25 分鐘左右, 駁埋輕鐵調番轉去青公一帶
分分鐘計落仲有 so 過等 263M
去富泰嶺南可以轉超密的 46 或 K51
大河道青山公路可以出番去坐 68A/67M
計埋計埋真係輸晒 |
|
|
|
|
原帖由 Lost 於 2013-7-31 12:21 發表 
車有多大部, 乘客便有多少.
263M雙層班次, 例如6點係青衣開那班, 仍然坐唔滿, 但會多過五六十人, 因為坐開那班車既人都知道呢班車唔使企.
當要企, 仲要企到上Scania個後山, 你係乘客, 你仲會唔會搭呢?
74A同理. ...
我就一直覺得呢條線派車有問題既,以前逢星期三約四點幾我都會係藍地企半粒鐘等53返天水圍,而去到1620~1630,肯定有兩班263M經過(ASC+白板),仲要一單一雙,而現時我收工間唔中轉車都會見到部263M白板係無乜人...
真係唔時點解可以咁密同資源錯配
元朗比68A,68X打死,青衣比251M,264M,279X打死,唔跟53轉30mins一班咪偷笑
*雖然68A都試過出青衣嗰程塞到班次亂晒,有司機行埋回程後食完飯要私出青機追鐘... |
|
強人所難,不可一不可再
|
|
|
呢兩條綫根本十年前就應該做野
其實論洪水橋至荃灣既定線,263M係比68A吸引
一來無屯公咁塞,二來有欖隧轉乘
係死在唔到葵涌同愈做愈差既班次
當年63M 63P 68A三合一,條綫根本唔駛咁長
洪水橋<>葵興已經夠
洪水橋以北比晒263M兼改去葵涌唔去青衣
朗屏由68M延長處理
咁樣既話,捱到今年屯轉開通,263M縮番上洪水橋就可以正式南北分家
回歸現實,其實好應該藉此機會推68M上朗屏,改變多年局面 |
|
|
|
|
其實睇完 #97 同 #73,講到尾都係一個信字
263M 係抵死,68A 唔行荃灣路係合理 (如果老九死都要留一條青衣線既話)
不過又唔見得老九真係可以將啲車原區安置
又或者放番啲車落葵芳線度
令到洪水橋居民可以上到車出葵芳
又或者可以提供荃景圍至大窩口轉乘俾班客坐番荃灣吉出嚟既位
唔好話 263M 68A 呢 PAIR,59A 分唔分得晒原本車數俾 59M 59X 259D 都成問題 |
|
|
|
|
原帖由 FD5410 於 2013-7-31 14:24 發表 
根本青衣入屯公, 跟唔經葵涌既 68A 行都係太慢
明明隔離就有條公路入去
68A又貴又兜路, 縮返落葵涌
開條線跟返 68E/251A 個模式做屯公轉車站-青機仲方便青衣人
至於車源, 59A轉兩味, 66/263M 取消, 其他線加車又 ...
咁睇落青衣來往屯門又真係除咗青衣城、兩邊工廠區同屯中轉 B3X,就已經冇其他需求
而家加埋轉車站,本來需求係大咗既,只係差在老九又係唔係繼續只係停留"青機放車"個諗法囉...
不過,單單一條青機開經西路再經汀九橋去屯中既線,用車數量可能只係比原 63M 少兩三架...
[ 本帖最後由 HF3204@243M 於 2013-7-31 20:5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3-7-31 20:43 發表 
其實睇完 #97 同 #73,講到尾都係一個信字
263M 係抵死,68A 唔行荃灣路係合理 (如果老九死都要留一條青衣線既話)
不過又唔見得老九真係可以將啲車原區安置
又或者放番啲車落葵芳線度
令到洪水橋居民可以上到車出葵芳
...
坦白講, 轉車站一開, suppose係要用多左車,
假設山景-尖沙咀有需求, 原本可能用505轉260X, 但而家佢地會用66M轉260X, 咁66M就多左人坐, 如果服務水平唔足以應付新增需求就要加車, 67M/259D, 59M/260X等組合同理
但有關方面希望用一d本身唔係咁多人坐, 又或者轉車站通車後可被代替路線既車隊去完成整個「suppose用多左車」的任務,
想法係幾理想, 但唔容易配合得到,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係真係差到要取消既路線本來就唔係咁多,
66加埋263M, 先唔好講絕大部分都係單層, 十幾部車, 夠加落邊條線先, 入轉車站都16條線, 一條線加一部都唔見哂,
更何況而家唔止係要應付新增需求(由輕鐵轉為使用巴士轉乘的乘客), 仲要用來補償因66及263M取消而受影響的乘客(暗示66M及68A suppose應加更多車),
所以如果唔增加車隊及員工規模, 任何服務改善都只會係空談 |
|
|
|
|
原帖由 Lost 於 2013-7-31 21:20 發表 
坦白講, 轉車站一開, suppose係要用多左車,
假設山景-尖沙咀有需求, 原本可能用505轉260X, 但而家佢地會用66M轉260X, 咁66M就多左人坐, 如果服務水平唔足以應付新增需求就要加車, 67M/259D, 59M/260X等組合同理
但 ...
起轉車站既目的就係想削減資源,同時新增資源給一些潛在需求.
可是,屯門區可以減車減班減線既空間實在太細,冇幾多個想日日返放工都企公路.
基本上,可以郁既就只有57M,59A,60M,61X,62X,63X,66M,66P,66X,68A,263M,問題係點郁先係最理想. |
|
屎巴特色: 亂PLAN線,燒銀紙,趕乘客,保冗員,乞政府,屈特工
|
|
|
原帖由 Lost 於 31/7/2013 21:20 發表 
所以如果唔增加車隊及員工規模, 任何服務改善都只會係空談
問題係車隊規模由運輸署限制。
限額唔係唔啱,但而家啲鐵路發展基本成熟
(至少九龍呢邊係),巴士需求有上升就一定係有上升,
仲唔加 quota 俾位人走盞,係咪想私家車塞死哂啲路先安樂?
係的話,呢個咁嘅運輸署不要也罷──都唔做嘢嘅。
而家仲要撞正呢個政府已經去到「可以被推翻」的情況...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咁藍地個邊點 ??
最直接就係 68M,68X 對調總站,
68A 縮短至洪水橋,直接送 263M 上路
原帖由 LAK2 於 2013-7-31 20:33 發表 
當年63M 63P 68A三合一,條綫根本唔駛咁長
洪水橋<>葵興已經夠
洪水橋以北比晒263M兼改去葵涌唔去青衣
朗屏由68M延長處理
咁樣既話,捱到今年屯轉開通,263M縮番上洪水橋就可以正式南北分家
回歸現實,其實好應該藉此機會推68M上朗屏,改變多年局面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