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運輸署修改西港島線重組建議
開啟左側

[問題] 運輸署修改西港島線重組建議

[複製鏈接]
31061689 發表於 2013-11-12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tobyhokh 於 2013-11-12 13:07 發表
港島南區路線重組建議

取消3B
由於3B在香港大學往來中環一段與港鐵重疊,加上半山區巳有23,40等線前往中環,因此為節省資源,建議取消此線.

4縮短服務時間

由於華富邨人口老化,加上將面臨重建,對巴士需求减少,建議4 ...



你將71,72a取消後,咁住係深灣軒D人唔使出去嗎?
仲有華富邨人口老化,加上將面臨重建,對巴士需求减少(這樣是一定的嗎?)
點解一定要將7拉入華富?
FBI2 發表於 2013-11-12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31061689 於 2013-11-12 23:12 發表



你將71,72a取消後,咁住係深灣軒D人唔使出去嗎?
仲有華富邨人口老化,加上將面臨重建,對巴士需求减少(這樣是一定的嗎?)
點解一定要將7拉入華富? ...



因為4和7本身都唔夠客,累鬥累囉!
屎巴特色: 亂PLAN線,燒銀紙,趕乘客,保冗員,乞政府,屈特工
KMB-ATE1 發表於 2013-11-13 02: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tobyhokh 於 12/11/2013 13:07 發表
由於3B在香港大學往來中環一段與港鐵重疊,加上半山區巳有23,40等線前往中環,因此為節省資源,建議取消此線.

23 同 40 既中環 (聖約翰座堂 !? ) 都唔算真係中環  (出左 post 先見到另有用戶 point out 左,sorry for repeating,不過 3B 去中環同 23 去金鐘兩個 fact 都真係唔太關事)


另外,絕不能苟同 閣下所指南區-銅鑼灣路綫是「與MTR南港島線完全重疊」

[ 本帖最後由 KMB-ATE1 於 2013-11-13 02:29 編輯 ]
FB/IG: KXEnviro | KX675
FD5410 發表於 2013-11-13 04:2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FBI2 於 2013-11-12 23:18 發表



因為4和7本身都唔夠客,累鬥累囉!
如果真係要cut走條 4
我寧願佢拉43M出到西營盤,4X再大幅度加密
俾班客上瑪麗任轉
好過夾硬拉條7仔入邨
石排灣香港仔就焗兜,華富4X/7又未必咁易夾到班次
kay 發表於 2013-11-13 07: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D5410 於 2013-11-13 04:24 發表
如果真係要cut走條 4
我寧願佢拉43M出到西營盤,4X再大幅度加密
俾班客上瑪麗任轉
好過夾硬拉條7仔入邨
石排灣香港仔就焗兜,華富4X/7又未必咁易夾到班次 ...
4x假日無車,平日朝7晚2020

仲有巴士公司想連繫華富同石排灣需求較大既區內需要

其實7可見將來客量都唔會再有大幅提升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FBI2 發表於 2013-11-13 08:0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ay 於 2013-11-13 07:25 發表
4x假日無車,平日朝7晚2020

仲有巴士公司想連繫華富同石排灣需求較大既區內需要

其實7可見將來客量都唔會再有大幅提升


所以,係現時7客量不足的情況下,將7來回程入華富南係理想選擇.
個人建議如下:
1/ 4X,7華富南定點班次聯合每10分鐘一班(即是7去到華富南要等夠鐘先開車),7往中環方向不入東勝道
2/ 4X於早繁後取消循環運作,並以中環5號碼頭為總站,往中環方向改經統一碼頭道和民祥街
3/ 7改以中環5號碼頭為總站,同時25改以中環碼頭總站
4/ 4X,7中環定點班次聯合每10分鐘一班
5/ 假日4X停開,7提供每15分鐘一班的班次
6/ 7全線改派12米巴士行走
屎巴特色: 亂PLAN線,燒銀紙,趕乘客,保冗員,乞政府,屈特工
FBI2 發表於 2013-11-13 08:1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FD5410 於 2013-11-13 04:24 發表
如果真係要cut走條 4
我寧願佢拉43M出到西營盤,4X再大幅度加密
俾班客上瑪麗任轉
好過夾硬拉條7仔入邨
石排灣香港仔就焗兜,華富4X/7又未必咁易夾到班次 ...


我同意43M延長至西營盤,但也同意7入華富.
屎巴特色: 亂PLAN線,燒銀紙,趕乘客,保冗員,乞政府,屈特工
Choco 發表於 2013-11-13 13:3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BI2 於 2013-11-13 08:13 發表


我同意43M延長至西營盤,但也同意7入華富.


如果7加密至12分鐘一班,
4X早上加密至12分鐘, 非繁15分鐘一班及不經碼頭,
經域多利既版本既43M收$5.1,
我也同意43M延長至西營盤取消4, M47, 同意7入華富

至於議員堅持的華貴-瑪麗, 就再想方法解決

[ 本帖最後由 Choco 於 2013-11-13 13:32 編輯 ]
marcolam205 發表於 2013-11-19 18:04 | 顯示全部樓層
講真,973嘅客其實係由970/970X/GMB52流出嚟,客量觀察如下:以E400計算
往TST
一至五
上繁:坐滿過海.
1100起:半頂過海.
1500-1700:約20人過海.

1700-1940:頂閘過海.

2000至尾車:慘淡

六、日

上繁:坐滿過海.
1100起:半頂過海.
少量$2客會搭去AB

1500起:
頂閘過海.
大量遊客會搭去TST

2000至尾車:慘淡

往赤柱

一至五
上繁:
慘淡,少量西環$2客會搭去深水灣游水

1100起:半頂過海.
1500-1700:約20人過海.每班車有約10人在AB上車

1700-1940:頂閘過海.每班車有約10-15人在AB上車

2000至尾車:慘淡

六、日
上繁:慘淡,少量西環$2客會搭去深水灣游水

1100起:半頂過海.大量遊客會搭去海馬公園及赤柱

2000至尾車:
坐滿過海,
大量本地客會搭去AB,不足10人回赤柱



973係有獨市位嘅,
上繁去TST東轉鐵/行去紅磡分分鐘快過1XX,而且以$9.2呢個價錢,2000前吾使擔心無人過海.而家西環人會唔會同TD癲,比多幾蚊轉兩程鐵企過海,出返地面重要行餐死?況且要殺973是必BAN的,改行XHT根本就係落慢性毒藥比973.


利申:赤柱區無車居民


[ 本帖最後由 marcolam205 於 2013-11-19 18:08 編輯 ]
kmbodth 發表於 2013-12-10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marcolam205 於 2013-11-19 18:04 發表
講真,973嘅客其實係由970/970X/GMB52流出嚟,客量觀察如下:以E400計算
往TST
一至五
上繁:坐滿過海.
1100起:半頂過海.
1500-1700:約20人過海.

1700-1940:頂閘過海.
2000至尾車:慘淡
六、日
上繁:坐滿過海.
1100起:半 ...

點解似乎普遍
往赤柱1935後每班車30-50人過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5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