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7 11:12 發表 
呢2條走綫十字型,請問物理上應該點做先可以跨月台?
九龍塘更加係「火車」同「捷運系統」交匯
沙田的捷運系統應該取自東九龍線
第一句已經說了,有跨月台轉乘的車站,因為平行交匯,所以跨月台轉乘很容易做到。跨月台轉乘真的這麼重要的話,規劃階段修很容易便能改走線。鰂魚涌屬十字走線,便是缺乏長遠規劃,要勉強改建的惡果。
鑽石山都是十字相交、火車駁地鐵。你應該知道,東西線技術規格,跟東鐵相似,其實是城際鐵路的規格。兩個電力系統(1500V DC vs 25kV AC),已經夠麻煩。當年規劃的東九龍線,既以鑽石山為總站,又屬地鐵一部分,走線安排當然容易很多。
看看史料,便明白九龍塘站問題,源於欠缺整體長遠規劃:
一、當年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時,政府根本未決定九鐵是否電氣化。不作電氣化的話,柴油列車停靠九龍塘後,馬力不足以應付筆架山隧道,故不能設立九龍塘站。後來,修正早期系統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政府決定將九鐵電氣化,才請地鐵更改九龍塘站設計,勉強接駁九廣鐵路。難道這樣都算是長遠規劃?
二、大家都知道,九鐵電氣化設計時,嚴重低估乘客量,導致九鐵通車不足十年便告飽和。同樣的情況,亦在當年的地鐵彌敦道走廊出現。難道這樣都算是長遠規劃?
整體來看,觀塘線不能直達油尖旺及港島(當時已知道,最終會由荃灣線過海),不是最理想的接駁路線。當年有規劃遠見的話,不是在旺角作「中港式轉乘」,便是直接將本地客運的尖沙咀站地底化接駁地鐵,九龍塘最多用作羅湖<>觀塘方向轉乘。七十年代的集體運輸研究,已建議將九鐵本地客運總站遷回尖沙咀,總站搬遷,又是缺乏長遠規劃思維(以汽車馬首是瞻)的一例。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7 11:12 發表 
中環係兩綫總站唔見得荃灣-上環之間有好大需求
中環何來有兩線總站?
直接來往上環荃灣的乘客,當然不多,但來往上環與油尖旺、九龍東、新界東呢?一定比黃埔<>中環方向為多。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7 11:12 發表 
香港站喺中英聯合聲明同中環咁多摩天大樓之間改黎改去
呢個真係技術問題 即是說,你同意,有些東西比跨月台轉乘所節省的幾十秒時間重要。 荔景站何以不受聯合聲明影響?不過當年規劃的荔景社區會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