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4-17 01:59 發表
這個到底應該問九鐵
還是問政府?
到底是政府規劃問題
還是九鐵慣性將車站放在新市鎮邊緣?
閣下似乎將責任全推在九鐵上
但沒考慮政府規劃是否洽當
我並無將責任全推在九鐵上!!!
九鐵係1982年前還未脫離政府,
叫九廣鐵路局 !
其實鐵路局同規劃局在規劃新市鎮問題上,
少溝通,少協調, 造成車站放在新市鎮邊緣,
令市民不便, 就算今日的九廣鐵路公司都係咁。
反觀地鐵東涌站,奧運站,機場站,迪士尼站及將軍澳線五站,
地鐵在規劃新市鎮/新發展區問題上,
多與政府各部門及地產商溝通,
甚至主動聘請顧問作出對地鐵站最有利的規劃及
為車站爭取最有利的位置,
並主動爭取連結其他地方, 以吸引更多乘客。
但九廣鐵路公司的車站好少有咁做喎。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4-17 01:59 發表
又以西鐵做例子
九鐵配合政府樓市政策
放棄西鐵上蓋物業發展權
錦上路站、屯門站原本可成新市中心
但現在荒野一片
導致西鐵客量未如理想
到底是九鐵錯誤
還是政府樓市政策錯誤
應有清楚分辨
不能顛倒是非
想像下同樣情況發生在九八年的地鐵青衣站、奧運站、九龍站
全部上蓋不能發展的話
東涌線客量又會如何?
你咁講即係話西鐵並非為新界西北居民而設,
而是為上蓋物業而設,
西鐵客量未如理想, 並非單單上蓋物業發展權問題,
而是車站位置不便及票價競爭力比巴士弱的問題.
政府樓市政策及九鐵均有錯誤。
千萬別信九鐵因上蓋物業發展權利益而一面倒的話。
[ 本帖最後由 sg 於 2006-4-17 09:34 編輯 ] |
|
|
|
|
原帖由 sg 於 2006-4-17 02:47 發表
你咁講即係話西鐵並非為新界西北居民而設,
而是為上蓋物業而設,
西鐵客量未如理想, 並非單單上蓋物業發展權問題,
而是車站位置不便及票價競爭力比巴士弱的問題.
政府樓市政策及九鐵均有錯誤。
千萬別信九鐵因上蓋物業發展權利益而一面倒的話。
青衣站就是一個非為青衣居民而設
而是為上蓋物業而設的地鐵站
你看青衣站遠離九城青衣居民
將軍澳新市鎮早在規劃時已預留位置興建地鐵站
與新界西規劃時完全沒有預留西鐵位置不同
但也別忘記
屯門、元朗新市鎮規劃時係有預留位置興建輕鐵
不能說九鐵沒有積極配合新市鎮發展
只不過新界西規劃完全失敗未能自給自足
經過廿幾年完全發展後才決定興建西鐵
這點也不用我多作解釋了
再看看地鐵當時提出的西北鐵路方案
就可見九鐵與地鐵的定線根本無大分別
東涌線則更加不用說了
在西九龍及中環填海時
以置籌劃東涌新市鎮時
基本上已經預留位置興建地鐵
(東涌新市鎮、機場鐵路、西九龍填海工程同屬機場十項核心工程,當然能亙相配合)
規劃上當然能配合
怎能與西鐵相提並論
若果分析幾條鐵路線定線及客量但沒有留心以上各點
只能得出不盡不實的結論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6-4-17 09:57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4-17 09:38 發表
青衣站就是一個非為青衣居民而設
而是為上蓋物業而設的地鐵站
你看青衣站遠離九城青衣居民
如果冇左長安個幾萬人口,
剩靠上蓋個幾千人,
青衣站一定拍烏蠅
一個車站起碼要有3萬人口,
上蓋物業除非好似奧運站咁連周邊都係地鐵,
否則一定唔夠客 |
|
|
|
|
原帖由 sg 於 2006-4-17 00:20 發表
但係沙田市中心區在1965年規劃了,為什麼不嘗試東鐵定線修改至途經沙田中部?
但是在60年代沙田市中心區經已決定用地鐵沙田線提供服務,但只是當時沒料一便是數十年。現也成了馬鐵和沙中線。此外,東鐵的定線是盡可能用最短距離離開香港境內,如果把東鐵改道,會永久增加北區和過境乘客的行車時間。 |
|
|
|
|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4-17 09:45 發表
如果冇左長安個幾萬人口,
剩靠上蓋個幾千人,
青衣站一定拍烏蠅
一個車站起碼要有3萬人口,
上蓋物業除非好似奧運站咁連周邊都係地鐵,
否則一定唔夠客
青衣上蓋唔單止係住宅
最重要係個商場
吸引其他青衣居民到青衣城購物消閒
由市區返青衣城食完飯行完街先搭巴士小巴返屋企
呢個係發展上蓋既其中一個目的
你地睇野唔好睇得咁 naive...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4-17 09:38 發表
青衣站就是一個非為青衣居民而設
而是為上蓋物業而設的地鐵站
你看青衣站遠離九城青衣居民
虧你講得出青衣站非為青衣居民而設
如果青衣站非為青衣居民而設,
咁為什麼地鐵要起天橋接駁青敬路以西,
長安村, 灝景灣及起巴士站接駁青衣其他部分,
這就是政府的以鐵路做骨幹的設計,
你自己對青衣站功能一知半解就係度誤導別人。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4-17 09:38 發表
將軍澳新市鎮早在規劃時已預留位置興建地鐵站
與新界西規劃時完全沒有預留西鐵位置不同
但也別忘記
屯門、元朗新市鎮規劃時係有預留位置興建輕鐵
不能說九鐵沒有積極配合新市鎮發展
只不過新界西規劃完全失敗未能自給自足
經過廿幾年完全發展後才決定興建西鐵
這點也不用我多作解釋了
再看看地鐵當時提出的西北鐵路方案
就可見九鐵與地鐵的定線根本無大分別
唔係有咩分別問題,係方便乘客與否及站址與巴士競爭力問題,
九鐵沒有積極配合新市鎮發展,就是係多個西鐵站
例如西鐵元朗站佢係新市鎮的邊起,
西鐵天水圍站修改至現在入唔到天水圍市中心,
佢有冇做d 野--例如人行橋/商場去嘗試成功把乘客吸引乘搭西鐵--->無乜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4-17 09:38 發表
東涌線則更加不用說了
在西九龍及中環填海時
以置籌劃東涌新市鎮時
基本上已經預留位置興建地鐵
(東涌新市鎮、機場鐵路、西九龍填海工程同屬機場十項核心工程,當然能亙相配合)
規劃上當然能配合
怎能與西鐵相提並論
若果分析幾條鐵路線定線及客量但沒有留心以上各點
只能得出不盡不實的結論
你話西鐵新界西規劃時完全沒有預留建造西鐵的位置,
咁地鐵又做到係鬧市下完全沒有預留建造地鐵的位置,
建造方便市民出入的鐵路,
地鐵為何又可以做到進入觀塘這個衛星城市的中心,
緊貼裕民坊市中心,
地鐵為何又可以揀銅鑼灣,中環的中心人流匯聚之地
去建地鐵, 莫非銅鑼灣,中環,觀塘有預留過建造地鐵麼?
為什麼和西鐵不去借鑒地鐵成功的方案,再加以完善,
那麼東鐵呢, 為何不趁在重建時跟沙田,大埔新市鎮發展相配合?
這顯得你的所謂結論, 只係幫疏於主動吸引乘客的九鐵公司尋找籍口!!!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4-17 10:00 發表
青衣上蓋唔單止係住宅
最重要係個商場
吸引其他青衣居民到青衣城購物消閒
由市區返青衣城食完飯行完街先搭巴士小巴返屋企
呢個係發展上蓋既其中一個目的
你地睇野唔好睇得咁 naive...
唔係個個放工都去青衣城食完飯行完街先搭巴士小巴返屋企,
而且朝早返工時間冇左長安一樣拍烏蠅,
根本冇左長安一定唔夠客
[ 本帖最後由 hk_ayu 於 2006-4-17 17:0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4-17 11:18 發表
唔係個個放工都去青衣城食完飯行完街先搭巴士小巴返屋企,
而且朝早返工時間一樣拍烏蠅,
根本一樣唔夠客
朝早我都用過幾次青衣站,唔見得拍烏蠅。唔
知你咩標準,不過青衣好過大窩口、葵興先。
夜晚比較多人係因為中環搭東涌線果 D 會選擇
青衣轉車。朝早幾大用荃灣線落荔景轉喇。
即係咁,有 D 地方你幾無客一定要整個站。
錦上路同荃灣西咪仲拍烏蠅,但你無可能唔起,
因為西鐵在錦田、荃灣就得兩個站。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4-17 11:18 發表
唔係個個放工都去青衣城食完飯行完街先搭巴士小巴返屋企,
而且朝早返工時間一樣拍烏蠅,
根本一樣唔夠客
朝早返工時間,正常打工仔邊會走入青衣城行完先返工,
唔驚遲到咩,返工時間的青衣城拍烏蠅,係好正常0既!
但係青衣站繁忙時間係幾迫0既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4-17 10:00 發表
青衣上蓋唔單止係住宅
最重要係個商場
吸引其他青衣居民到青衣城購物消閒
由市區返青衣城食完飯行完街先搭巴士小巴返屋企
呢個係發展上蓋既其中一個目的
你地睇野唔好睇得咁 naive...
在青衣站上蓋起住宅,商場及 park and ride 停車場,
係地鐵增加額外收入同刺激乘客量上升的手段,
青衣城作為全港性的大型主題商場,
係可以將市區/新界區/大嶼山/馬灣居民及新界區準備上機人士吸引到青衣消費,
而市區居民最快捷直接去青衣城的途徑,
就是地鐵, 所以青衣站雖然因地理位置問題而離開青衣大部分居民,
但由於站內有充足的巴士小巴連接青衣島其他地方,
仍能吸引不少青衣居民,前往青衣工作及就讀人士使用。
同時我覺得青衣站選址,鄰近青衣北橋,
並有引橋直接接通至park and ride 停車場及的士落客站,
顧及新界區準備上機人士, 並減輕葵青區的交通負荷。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