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602
發表於 2006-6-17 01:49
原帖由 053h4 於 2006-6-17 01:37 發表
當然, 過去每年人口增長十多萬, 每年上客快過現在好多
現在人口零增長, 失去客源, 沒有新的客源去補充
另外, 當年中巴正是因為地鐵港島線通車
對其收入做成嚴重的打擊, 失去投資興趣
結果, 大家都知
地鐵當年通車對九巴及中巴o既打擊幾乎係致命性o既,中巴響1983-1987年之間一架
新車都唔敢買亦係因為呢個原因。中巴由一間一年賺幾億變為一年賺得一億甚至幾
千萬o既公司。
八十年代港島區人口係負增長,內陸線大部份虧損,成間中巴只係靠隧道線維持盈利
。即使經營環境如此困難,中巴年年都加司機人工,而且加幅追得上通漲有餘。因為
加價機制令中巴相信起碼唔會因為加司機人工而蝕本,額外車費收入可以彌補部分人
工支出。
053h4
發表於 2006-6-17 01:51
PB602
發表於 2006-6-17 01:54
原帖由 JN6854 於 2006-6-17 01:37 發表
http://www.mpinews.com/htm/INews/20060616/gb52033c.htm
↑2006.06.16 20:33 最新消息 by 明報即時新聞網
假若真係罷駛, 相信最大影響必定係南區/西區居民
因為佢地無地鐵/村巴等0既其他選擇
(南區有HR36 ...
職工會表示:「選擇罷駛而不按章工作,對市民的影響反而較小,原因是
可以讓市民早作準備;按章工作只會令乘客在時間上難以掌握。」
呢句真係似是而非,按章工作最多係早o的出門口,罷工的話住南區o既基
本上可以唔駛番工,咁仲點可以「早作準備」,又如何「影響較少」?真
係響公司住咩...
都係姿態搏政府介入居多,但三巴亦似乎準備打一場硬仗。
053h4
發表於 2006-6-17 01:55
LN9267
發表於 2006-6-17 01:57
原帖由 JN6854 於 2006-6-17 01:37 發表
http://www.mpinews.com/htm/INews/20060616/gb52033c.htm
↑2006.06.16 20:33 最新消息 by 明報即時新聞網
假若真係罷駛, 相信最大影響必定係南區/西區居民
因為佢地無地鐵/村巴等0既其他選擇
(南區有HR36/HR42...但無補於事...)
HR36和HR42去邊?
Thx.
053h4
發表於 2006-6-17 01:57
virus
發表於 2006-6-17 01:58
PB602
發表於 2006-6-17 02:04
原帖由 053h4 於 2006-6-17 01:55 發表
當年大部分成本不變, 而油價更是下跌
只有成本方面人工增加...
而近年, 除個別行業外, 大部份市民人工無得加, 加價阻力非常大
而香港能香回高通賬, 大部份人有人工加的(相對加價容易)環境嗎?
咩年代公共事業加價o既阻力都大,只係而家政治環境比當年複雜
先至係主因。就係因為政治壓力好多時都非理性,我先至認為巴士
公司不如交番個牌俾政府然後轉行做地產(可惜新巴城巴無地,都係
死死地氣繼續做巴士啦)。
當時通漲一年為8-10%時,巴士公司可以一年加十幾巴仙車費,完
全同購買力增幅脫節。
JN6854
發表於 2006-6-17 02:15
原帖由 PB602 於 2006-6-17 01:54 發表
呢句真係似是而非,按章工作最多係早o的出門口,罷工的話住南區o既基
本上可以唔駛番工,咁仲點可以「早作準備」,又如何「影響較少」?真
係響公司住咩...
到時南區/西區只剩餘HR36/HR42兩條村巴線
同一堆綠小/紅小/的士服務兩區居民
(西區仲可以揀電車)
原帖由 LN9267 於 2006-6-17 01:57 發表
HR36和HR42去邊?
HR36 鴨利洲大街往銅鑼灣
HR42 碧瑤灣往中環
LN9267
發表於 2006-6-17 02:29
原帖由 JN6854 於 2006-6-17 02:15 發表
到時南區/西區只剩餘HR36/HR42兩條村巴線
同一堆綠小/紅小/的士服務兩區居民
(西區仲可以揀電車)
恐怕到時紅小坐地起價,害了南區居民。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