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92 發表於 2021-7-16 21:55

今晚七點尖沙咀等 260X,ETA 開緊 10-12

中間道上 40 個已經開始要企,佐敦幾個站塞下塞到爆哂

leo_ku 發表於 2021-7-16 22:00

dennis28a 發表於 2021-7-17 03:23

Kaix 發表於 2021-7-16 14:38
美孚站係重要轉車站,而且需要托嘅範圍同深度細過金鐘好多,
絕對值得做



邊個話?葵涌道天橋唔洗避?
當時尖東站淺層橫跨荃灣綫路軌用左幾多米空間先做到暗箱托住?

不妨又留意下黃埔站側式月台,點解德安街咁闊都只能夠係十字路口先起大堂?
東面車站設計都解釋左如果唔升高路面,個月台要 40 米深。

你硬係唔聽唔緊要,我都拎住當年官方答案都聽唔入耳。

kay 發表於 2021-7-17 08:37

S3bl430 發表於 2021-7-16 16:11
港鐵由火炭去土瓜灣車程23分鐘, 大圍去土瓜灣車程15分鐘, 85可以點搞

就算85批掛牌裝左火箭,可以由沙 ...

但85有D位都唔近MTR站
加上85B聽執下
85應該短期死唔去

不過如果要分屍85

九龍城應該85A跟85行法
85A新界早一個站落大圍
比個85A轉88K BBI算

ATH1 發表於 2021-7-17 11:29

啱啱搭5號都有20人喺尖碼落車

mrm23 發表於 2021-7-17 12:02

Kaix 發表於 2021-7-16 12:02
渠同荔灣道中間仲有大把空間,加埋已經闊過萬事達廣場,
萬事達廣場一樣起到美孚站



其實現場拉下尺啦,
渠同荔灣道中間剛好廿五米闊,
放到站就已經放唔到石屎檔土牆結構。
除非你想拆樓。


重有,
馬頭圍站本身係單邊上下層月台,
站體係接近 350m 長 (for reference 美孚站舊站長度係大約 250 米)
最深係大約水平基準面下20米深 (-20mPD)
而馬頭圍道本身係水平基準面上 9-11 米 (+9~11mPD)
另外重有兩幢機電/通風大樓。
即馬頭圍地底站本身係三十米高。
另外重有地面重有近 10 米高的建築物。

同一時間馬頭圍道下面中九龍幹線,為左避沙中線車站主體,
要潛到水平基準面下 51 米...



用返美孚站起法,要響美孚荃灣線路軌下面的話,
最深點應該都係大約水平基準面下 50m
(純估計現有月台層應該 -10 至 -15mPD)
下面再掘 30米建築物連結構,-50m 真係完全唔奇

去到咁深,就唔止係人流同工程問題,重有疏散問題要考慮



mrm23 發表於 2021-7-17 12:32

本帖最後由 mrm23 於 2021-7-17 17:29 編輯

Kaix 發表於 2021-7-16 14:38
美孚站係重要轉車站,而且需要托嘅範圍同深度細過金鐘好多,
絕對值得做


1. 其實金鐘站同美孚站闊度冇你想像中分別咁大。
2. 美孚西鐵站設計時目的係應付西鐵絕大部份轉車人流,(唔好唔記得南環線未起)
講緊係1998 年預計 2004 年西鐵客量每日 35 萬人, 2014年(假設未起南環線)每日 41萬人.
而九龍塘站 2004 年北面轉乘大堂最高鋒時 (未起南面轉乘大堂) 之實際人流,
都只係每日 20萬人,每小時 27000人。
(source: http://paper.wenweipo.com/2004/04/15/HK0404150022.htm)
而九龍塘站南面轉乘大堂設計人流係每小時 7000人

參考 2018 西鐵 peak hour 每小時四萬人流,
(Source: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905/08/P2019050800294.htm)
再比較美孚西鐵站及南昌西鐵站之規模,並非唔合理。
(比較美孚舊站及九龍塘站,
則明顯難以想像美孚舊站如何可以應付九龍塘站之轉乘客量。)

另,轉乘通道的目的,正正就係出現倒灌時,
人流可以有緩衝區。
而不是將所有人塞進月台就等於解決問題。
(可以想像 03.7.1 或 19.6.9 的中環站人流在美孚舊站發生的後果..)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1-7-17 12:51

Kaix 發表於 2021-7-16 11:46
點解會需要通道?新大堂同舊大堂會組成同一個大型T字型大堂,
成為一個連續大堂空間



所謂連續大堂空間嘛又係得一個轉車位置咁大把
我俾你個連接位整轉車閘,實際又真係有幾闊先
我提過問題係circulation,西鐵上到大堂全部去晒中部轉車,南北兩面匯聚晒去一點。你都講荃灣線車站闊度窄啲,已經推論到人流會倒灌去返西鐵個面。
荃灣線車站係明挖隨填出黎,當然唔會點影響到萬事達廣場,但係要係荃灣線下面起西鐵車站,就算俾你打通大堂,月台層都要極深去避開荃灣線管道。即係西鐵線大堂去月台條扶手電梯長左,同樣會影響到circulation。

LN9267 發表於 2021-7-19 17:28

https://www.facebook.com/190653941007590/posts/5728493270556935/?d=n

有消息說九巴表示11號線客量減少25%,會考慮改路線。

如果這個引述是屬實,證明特工兄眼光很準確,成功保留11號車。

kay 發表於 2021-7-19 17:45

保留都會比人陰乾

好似城巴71
由唔駛死到要死
之後死唔去比人陰乾
再比4併埋

唔睇好死唔去既路線既長遠前景

但依家明朗既係286M確定取消
地區人士保唔住佢
頁: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查看完整版本: 報告屯馬線全線通車後巴士路線客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