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x 發表於 2021-7-10 12:17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21-7-10 13:14 編輯

mrm23 發表於 2021-7-9 10:16
邊個係莊,邊個係閒,
一睇張圖已經估到七七八八了。


條渠根本唔係荔灣道下面,除非你係要起到個站咁巨型,否則美孚站西鐵部分根本可以完全唔掂條渠

唔該用市區地鐵思維去諗個站應該要幾大,事實證明西鐵站起咁大係完全浪費空間金錢

而且行荔灣道下面根本唔會影響幢政府合署

轉乘方式只需要沿用美孚地鐵大堂層,大堂層係荔灣道下面南北向擴建成為T字型大堂,西鐵月台只需要係地鐵路軌正下面,扶手電梯由T字型大堂荔灣道部分直落西鐵月台,所以西鐵月台只會深地鐵路軌一層,而且美孚西鐵前後都冇需要急速爬升上地面嘅必要,所以只係深少少完全冇問題

Kaix 發表於 2021-7-10 12:27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21-7-10 13:57 編輯

hokachung 發表於 2021-7-9 23:58
起西鐵時都搞咗大河道暗渠,仲有屯門河、錦田河,所以搞多一條真係唔多
...

其實根本唔駛搞,佢幅圖條渠係深入公園入面,我建議嘅西鐵部分只會佔用荔灣道正下方同公園邊緣,根本掂唔到條渠,更加唔會影響北面嘅政府合署

佢可能覺得西鐵部分一定要依家咁大規模先得,事實上根本毫無必要,西鐵部分只需要市區綫車站大小就足夠

Kaix 發表於 2021-7-10 12:38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21-7-10 12:42 編輯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1-7-10 00:39
複雜程度係唔係一樣先呢「專家」?
問題係根本唔駛搞條渠😂,起到咁大做乜

當年九鐵係用長途城際思維去設計西鐵,你對比下美孚地鐵佔地就知西鐵大得有幾咁離譜,就算西鐵幾多人用都係一個大白象工程

S3bl430 發表於 2021-7-10 12:56

Kaix 發表於 2021-7-10 12:38
問題係根本唔駛搞條渠😂,起到咁大做乜

當年九鐵係用長途城際思維去設計西鐵,你對比下美孚地鐵佔地就知 ...

當初九鐵和地鐵係2家公司, 接駁自然唔會搞得好好,九鐵可能心諗以後自己個鐵路網絡都可以直達中環,
咁自然唔需要整一個方便的轉車環境

就好似九龍塘站咁, 如果當初要兩鐵合作,
至少我會expect通道闊d, 兩個鐵路站月台更近

Kaix 發表於 2021-7-10 13:34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21-7-10 13:36 編輯

S3bl430 發表於 2021-7-10 12:56
當初九鐵和地鐵係2家公司, 接駁自然唔會搞得好好,九鐵可能心諗以後自己個鐵路網絡都可以直達中環,
咁自 ...
其實就算係分兩鐵,我建議嘅美孚站T型大堂係足夠空間分開兩鐵範圍,荔灣道嘅擴建大堂(九鐵範圍)規模會同地鐵部分一樣,既然地鐵部分足夠應付到轉乘客出入閘,點解九鐵部分唔可以用同等大小空間去應付?

只係九鐵自己自命城際跨境營運者,羅湖客食過番尋味,當然不甘於起個地鐵蚊型size嘅車站,而且當年的確有個grand plan願景係直通車入西鐵,可見九鐵根本唔係將目光放係本地客,自然唔會理你日日返工行到腳都斷

ATH1 發表於 2021-7-10 13:42

個站都起咗好多年啦,而家仲講又有咩用,鐵路又唔係淨係服務你一個

s3m89 發表於 2021-7-10 18:10

18:07
15 往紅磡方向
九龍灣站上層座位已坐滿八成

Quanta 發表於 2021-7-10 18:28

Kingston_Kwan 發表於 2021-7-6 22:33
少少O/T

如果當年港英政府識將啟德改做純貨運機場 & 赤立角做全客運機場, 應該連三跑都唔洗起, 完全夠用 ...

你知唔知啟德機場嘅存在,令到維港兩岸幾多地方有高度限制?如果keep住兩個機場,真係除咗中環灣仔全個香港都唔起得高樓啦

arfung 發表於 2021-7-10 18:31

k58 發表於 2021-7-8 17:58
係 中郵出發嘅話 63X 同 260X 差唔遠
但係太疏車 由旺角爆到返藍地

下午放工時段63X北行開足車都要20分一班,好多熟客/獨市位既客等...旺角街市後都未必有位坐。

s3m89 發表於 2021-7-10 18:32

s3m89 發表於 2021-7-10 18:10
18:07
15 往紅磡方向
九龍灣站上層座位已坐滿八成

15 往紅磡方向
大半車乘客在鴻福街或之前落車
18:21 鴻福街
18:25 庇利街
18:27 鶴園街
鶴園街站已落剩個位數乘客
頁: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查看完整版本: 報告屯馬線全線通車後巴士路線客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