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v98.kw131 發表於 2023-10-12 17:42

本帖最後由 asv98.kw131 於 2023-10-12 17:51 編輯

UA2892 發表於 2023-10-12 17:32
W1堆減$1,933 976 986 989 50 55堆減$3照畀分又係好事?
W2 W3 90 96 97係真.補差價,900都係無咁好嘅補差 ...
咁不如講埋青沙到而家都係全程收費,如果轉 270B / 272X 係要俾北區 / 大埔價錢。

「轉乘優惠係咪真係有效」係好多嘢要考慮,例如:

[*]轉車路線嘅班次(例如 79X 轉 20A 呢啲唔應該算係完整組合,服務時間有限,班次又疏落)(頭先有人講過)
[*]目的地嘅範圍,重複嘅目的地轉乘組合(例如 280X 轉 270B 同 280X 轉 286X 應該只算係一個項目,兩個組合都係去深水埗)(我講過)
[*]轉車折扣(678 轉 2A 得 $0.1 折扣;同時要留意埋對比其他路線平幾多,舉例由星光大道去中環:H1 免費轉 H1,折扣 $41.8,但係你總共要俾 $41.8 先可以去到)

但係亦都要諗埋,轉乘組合嘅比重佔幾多,如果轉乘組合佔太多分,咁係唔會有任何新經營者可以做,即係等於冇招標,舊經營者淨係瞓喺度都有壓倒性優勢。


asv98.kw131 發表於 2023-10-12 17:47

GM 發表於 2023-10-12 17:00
支持政府出張香港交通月票



拆帳應該有排傾

本身城巴都好似想搞月票,但係聽講因為受惠人數少而 reject 咗。
我諗呢啲招標線都係令受惠人數提升嘅方法,令城巴可以出月票。

GD1570 發表於 2023-10-12 17:48

UA2892 發表於 2023-10-12 17:42
503個問題,小巴應該要修例加座位




其實真係好坦白:

皇后山邨來往上水係咪應該只係得綠小一種交通工具呢?
或者咁講:本身都係預咗班人喺粉嶺上水活動,上水仲要有幾個大型商場同大街市,
真係諗住幾架19座就夠?

依啲責任又應該由誰人負責呢?


UA2892 發表於 2023-10-12 17:51

asv98.kw131 發表於 2023-10-12 17:52

UA2892 發表於 2023-10-12 17:51
可以答你,W1堆減$1大部份係有效、方便、實用,只係轉乘金額太少

啱啱加咗行「同時要留意埋對比其他路線平幾多」同例子,可以參考下。

asv98.kw131 發表於 2023-10-12 17:53

本帖最後由 asv98.kw131 於 2023-10-12 17:55 編輯

UA2892 發表於 2023-10-12 17:42
503個問題,小巴應該要修例加座位



如果小巴要加座位加到巴士咁,咁點解唔係直接俾巴士做?

當然 504 係平咗,但係都改變唔到「503 呢條線根本係巴士需求量但係政府決策錯誤俾咗小巴做」呢個事實。

UA2892 發表於 2023-10-12 17:57

epsilon 發表於 2023-10-12 17:59

asv98.kw131 發表於 2023-10-12 17:53
如果小巴要加座位加到巴士咁,咁點解唔係直接俾巴士做?

當然 504 係平咗,但係都改變唔到「503 呢條線根 ...

其實錯判需求都唔係最大問題,最慘係冇機制彌補錯判,
開咗小巴路線就一世,唔會有機會由大巴代替,
哪怕用條相對少客嘅巴士路線交換。

GA6072 發表於 2023-10-12 17:59

asv98.kw131 發表於 2023-10-12 17:47
拆帳應該有排傾

本身城巴都好似想搞月票,但係聽講因為受惠人數少而 reject 咗。


唔一定要拆帳

車費正苦收
政府比返固定既營運費比巴士公司

條線係賺係蝕都係正苦食

KE7066 發表於 2023-10-12 17:59

epsilon 發表於 2023-10-12 17:12
貴過對家入標車費都係貴,唔係貴過舊線先叫貴。

你自己講「仲貴過附近區類似性質舊線」㗎喎 ...

九巴入標價無從稽考姐,咁呢樣嘢有啦掛
頁: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查看完整版本: 十四鄉 東呼再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