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kan 發表於 2013-8-28 13:22

原帖由 cl1403 於 2013-8-28 11:5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緊要. 你已經講了很多, 唔爭在講埋佢.:handshake
兄台,綫眼眾多,高抬貴手,以和為貴:$

提供額外知識故然好,大家又學多樣
不過講幾多就自己衡量,風險就閣下自理;P

mckhgc 發表於 2013-8-30 21:42

原帖由 PB602 於 2013-8-27 22: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高鐵已經提供另一條來往港深嘅鐵路線,大拿拿花六百幾億去高鐵,起好之後應該吸引強國人去坐高鐵,而唔係再去加重東鐵線負責。

要一條通勤鐵路不斷承擔跨境「貨運服務」根本唔實際,一抽車入面淨係水貨車仔同貨物,加埋都裝得 ...
很同意,高鐵通車後,是時候削減東鐵的過境服務了,除了大削蝗通車班次外(其實完全取消方為合理),削減羅湖、落馬洲班次,也是合理。為高鐵做數又好,為還長期飽受欺壓剝削的東鐵人一個公道也好。

兩鐵合併後,羅湖落馬洲兩站不減價,更維持兩鐵分治時的雙重收費水平,又不引入學生優惠,係難得的德政,長遠而言,甚至應全民同價,取消小童長者優惠,向北以示不歡迎蝗蟲,向南以示鼓勵留港消費。

mak5052 發表於 2013-8-30 22:28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3-8-30 21:4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很同意,高鐵通車後,是時候削減東鐵的過境服務了,除了大削蝗通車班次外(其實完全取消方為合理),削減羅湖、落馬洲班次,也是合理。為高鐵做數又好,為還長期飽受欺壓剝削的東鐵人一個公道也好。

兩鐵合併後,羅湖落馬洲兩站不 ...
上水冇位折返,另外當古洞成為新市鎮並設站後,減落馬洲車不切實際

mckhgc 發表於 2013-8-30 22:55

原帖由 053h4 於 2013-8-16 23:0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JR東日本面對唔夠載,係起新線(上野-東京)又或加大編組
港鐵就減少編組,號稱開密D原來有難度

都無話可說啦

當年真係信錯港鐵,雖然我立場對決策無影響.... ...

一早講過N次,維持東鐵12卡、東西鐵均以柯士甸為總站兼唯一交匯站,馬鐵過海,是最合理、最公平、最理想的做法。


東鐵12卡,嚴格黎講係11+1卡(頭等這怪物的問題),都已經咁爆兼問題多多,將來因為過海而新增既客量呢?新界東北發展區、水泉澳、火炭西北、大圍香粉寮街等多個公居屋項目,新增既大量人口呢?仲話改9卡?而且9卡當中,還保留頭等這怪物呢!
這些年來,不斷有人引述一廂情願的數據,指甚麼減卡後會加班,整體載客量不跌反升云云....

但問及蝗通車騷擾東鐵問題如何解決?又係冇人答到,最多只有一廂情願的「高鐵通車後,蝗通車需求減,自然削班....」


我已多次指出,九/港鐵在此事上,明明承諾了,但結果是狼來了的前科已太多太多。


尋氣都要再講,大家睇下仲值唔值得信埋晒D空頭支票。


2002年,九鐵投得沙中線,聲稱大圍至中環收費不逾$11.8。
結果:2007年兩鐵合併成港鐵,沙中線仍未興建,大圍至中環收費已收$12.8,之後還有可加不可減機制.....。反觀另一邊,某路線興建時,九鐵曾預期全程收費$21,結果實收$14.4....


2002年,九鐵投得沙中線,表示會以馬鐵過海,聲稱最快2008年落成通車。2004年,提出改以東鐵過海,聲稱押後至最遲2011年落成通車。
結果:2012年才開始動工興建!反觀另一邊,一條同東涌線近乎完全重疊既延線就拿拿林仆到咁去起:@,結果2009年,沙中線就冇,尖東歸西就有!:@另一樣東鐵需要既野:羅湖分岔線,又係同樣命運,拖字訣。


2009年,尖東歸西,港鐵聲稱紅磡站東鐵西鐵轉乘好方便,行過對面就係。
結果:錯唔晒,十次都有一兩次既。其餘八九次,東鐵入月台1(4),下一班西鐵就入月台3(2),行過對面就係?得,等10分鐘以上啦!一係東鐵入月台1(4),見月台2(3)西鐵有車,點知東鐵一開門,對面抽西鐵就即關門。好彩少少既,都會等十秒八秒既,正常人都趕得切,但如果你o係東鐵搭正頭尾卡的話......;P


現在看來,又多一單。

呢件事上港鐵仲有幾可信,大家參透下啦。除左叫東鐵人自求多福,我都唔知仲有乜好講

[ 本帖最後由 mckhgc 於 2013-8-30 22:57 編輯 ]

tkf_2005 發表於 2013-8-31 18:23

原帖由 053h4 於 2013-8-27 18:2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關鍵唔係一定係效率, 而係行車間隔
假如東鐵繁忙時間最多22班, 即係有242節非頭等服務, 即係MLR載客水平低的問題, 就要開番30班先夠
未來新車係就係載多左, 但需求, 特別係沙田以北, 係持續上升呢

而頭等點會取消啊 ...


問題係E家12卡模式按官方資料係每小時只有20班(即3分一班)
將來9卡模式配合訊號更新做到每小時30班(即2分一班)

同埋唔好忘記現有東鐵服務中O既MLR載客量比SP1900少...
當將來換新車,轉9卡,換信號系統後,相信載客能力唔會比E家少,***如果港鐵放出黎O既資料屬實的話

可以的話,更希望將來9卡模式最密班次有將軍澳線過海段咁,做到1分45秒一班...

不過又好老實講,家陣東鐵都已經迫到咁...
其實真係希望實實際際比東鐵維持番12卡,
就算做唔番最密O既2分一班,都應該做得番2分半一班掛...

tomtom2015 發表於 2013-8-31 18:59

其實就算不減卡,東鐵線不過海,假設所有發展都按原定計劃進行,要是應付不來,12卡都可見將會應付不來。

所以一直有一個問題,其實訊號系統每小時處理車卡的數目是否fix死左?否則,就算是用新系統而又能維持12卡,但原來每小時所開出的車卡數目都是差不多,結果都是「得個吉」,比你開夠24卡都冇用...

(OT:根本新界東唔應該再發展)

[ 本帖最後由 tomtom2015 於 2013-8-31 19:00 編輯 ]

拾顓豭 發表於 2013-8-31 19:33

原帖由 tkf_2005 於 2013-8-31 18:2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將來9卡模式配合訊號更新做到每小時30班(即2分一班)
朋友, 之但係連龜仔班阿 sir 自己都唔敢講去到一小時 30 班呢... :lol

ES464470X 發表於 2013-8-31 21:17

原帖由 tkf_2005 於 2013-8-31 18:2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問題係E家12卡模式按官方資料係每小時只有20班(即3分一班)
將來9卡模式配合訊號更新做到每小時30班(即2分一班)

同埋唔好忘記現有東鐵服務中O既MLR載客量比SP1900少...
當將來換新車,轉9卡,換信號系統後,相信載客 ...

官方資料唔駛信,
因為呢度一早有人貼過早繁大圍站一小時內南行列車經過數目,
有大約22班車,
以我每日搭開計算, 兩班車的間隔大約係2分30秒至2分45秒,
(等同樓主引述小道消息指東鐵9卡後的班次2.6分鐘 = 2分36秒)
絕對無3分鐘一班咁疏落~
紅磡站最密的發車時間更加係2分10秒
即4號月台發車後, 等待開車的1號月台等多大約2分鐘就會準備關門~

ES464470X 發表於 2013-8-31 21:20

原帖由 拾顓豭 於 2013-8-31 19:3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朋友, 之但係連龜仔班阿 sir 自己都唔敢講去到一小時 30 班呢... :lol

唔通佢地都預計過將來新界東持續發展, 客量持續增加,
各主要車站上落時間只會有增無減,
再加上安裝月台閘門後, 車門重開機會可能會增加,
所以唔敢講一小時開到30班車?:lol

tomtom2015 發表於 2013-8-31 23:18

原帖由 ES464470X 於 2013-8-31 21:2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通佢地都預計過將來新界東持續發展, 客量持續增加,
各主要車站上落時間只會有增無減,
再加上安裝月台閘門後, 車門重開機會可能會增加,
所以唔敢講一小時開到30班車?:lol ...

這樣的話12卡不見得會好得多

而且,12卡重開車門數目機會更大,即使機會率一樣,重開車門最終也一樣會令每小時所開出的班次減少,就算12、18卡、24卡也是晒氣。
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查看完整版本: 【討論】南北線新車消息及規格 (29/3/2020 TS#10抵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