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_son_wilson 發表於 2015-12-21 02:48

本帖最後由 hon_son_wilson 於 2015-12-21 02:55 編輯

S3BL100 發表於 2015-12-21 01:18
其實東行唔係事必要行長沙灣道中軸先搵到最多客,仲要睇下本身有咩競爭對手

長沙灣道唔好處係太近地鐵 ...
當然三彩係獨巿,但就算係行緊荔枝角道的 2A 42 都有唔少人搭
如果 2A 縮去麗閣,又可以製造空間拉其他線重組,砌返條蘇屋開、你好想要的觀深線,但呢條我估一係就 6D 變 6P,
再唔係就會來回入啟晴同九龍灣工貿區,否則會唔夠客又無獨巿位,不如唔好開
2A,42以及將來過山線,有幾多人肯由黃金/李鄭屋行過去上車?
如果可以改到雙向經長沙灣道,黃金/李鄭屋客係咪仲一定落晒地底?行中間點會少客過行外圍?
86C,98C嚮北河街都幾好客喎,我諗唔係話疊住港鐵就必死嘅。
所以我睇好2X西行做牛頭角-深水埗車程係有競爭力,
只係睇深水埗-美孚客量,係咪如大家所言,"毒瘤"到唔靠其他區(旺角,九龍城)唔得。

OT講所謂觀深線,的確睇唔到有咩好辦法開6P/其他觀深線全日,
首先深水埗資源減多過加,而近年路線重組亦常以「不經長沙灣、深水埗」為賣點,
第二宜家6D,296C根本甩唔到美孚/富昌。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5-12-21 02:58

本帖最後由 castanopsis 於 2015-12-21 03:01 編輯

tonycheung0123 發表於 2015-12-20 09:22
請看清楚我內容,三彩的確需要路線,但是第一條竟然不是油尖旺(三彩居民最想要)而係一條九巴順道做實驗 ...
其實我見到既係:九巴對三彩客量零信心
九巴如此處理三彩對外既第一條全日市區線,其實好有隔離帖798A/B影子,以執雞保證客源為主要目的

好簡單,大家想像下,如果九巴對三彩客源充滿信心,條線會點定?
若果規定要彩福總站,我一定會彩福落到牛頭角之後跟2A站站停,然後跟98C長沙灣道入美孚,踩正三彩人最想去既地區
而如果唔係規定要彩福總站,甚至可能可以牛頭角/樂華開,再喺彩福兜圈先落返大路(擺三彩尾站)
同9重疊?根本唔係問題,最多之後再重組多次

九巴之所以唔咁做,我覺得好大可能係九巴覺得三彩無客,條線要靠執雞掠水維生

要執雞,主要上客站位一定要跟2A
所以東行要行荔枝角道+旺角,西行一定要停牛頭角道堆站

要掠水,就一定要快過2A
結果唔影響上車站位之下,西行飛起旺角
確保有人會上、甚至特登等貴價2X,唔會出現「跟2A尾一隻雞都執唔到」既慘況

結果一條唔能夠迎合三彩需求既2X就誕生



如果我無分析錯,終極問題就會變成:點解九巴會對三彩咁無信心
這某程度上可能同三彩本身既地理位置有關
而相信更重要既係,13X特班、9特班、111P、28B客量影響咗九巴個判斷


但我想講,後者不單純係三彩有既問題,唔少新發展區都有同樣情況(當然,三彩的確係嚴重)
礙於資源限制,好多新發展區逼住要打現有路線主意
例子有白石角74D、四美80、安達臣213D/213X、元朗南68E、康城796X/98D特/98S/798B
結果一係就半粒鐘(68E)甚至一粒鐘一班(74D),一係就20(213X應該要)甚至30分鐘(798B)先上到公路
最後班客唔買賬,寧願小巴轉地鐵,巴士公司就開始完全無心機搞,個地區一步一步咁變孤島

講真,你free到兩三架車出嚟延長,我真係寧願你開83A一類繁時邨巴線好過
班客buy唔buy係後話,至少你知道究竟區內交通需求有幾大,應該點開線
完全唔理班居民乘車感受,盲頭烏蠅咁拉線入去,根本對班居民一點好處都無,仲要feed false information俾自己,雙輸

S3BL100 發表於 2015-12-21 04:00

hon_son_wilson 發表於 2015-12-21 02:48
2A,42以及將來過山線,有幾多人肯由黃金/李鄭屋行過去上車?
如果可以改到雙向經長沙灣道,黃金/李鄭屋客 ...

咁你又保唔保證到,黃金/李鄭屋乘客出到長沙灣道港鐵站隔離,一定會搭巴士,而唔會搭更快的地鐵前往目的地?

如果行荔枝角道或青山道,另一邊同中軸長沙灣道一定食唔到,但本身覆蓋地區巿佔率可能有一半;
如果行長沙灣道,可能兩邊都食到少少,但兩邊更多人會出到地鐵站隔離後落左地底,而長沙灣道本身乘客又嫌慢而唔會改變習慣搭巴士,
只係滿足左部分人左攬地鐵右攬巴士的慾望,最後結果分分鐘得不償失

86C 98C 仲有唔少客,但當中好多都唔係去鐵路沿線,98C 過左翠林已經落剩三成客。
你再望下條 296C,單向做長沙灣道,已經食正深水步最多人的位置,又好多人坐佢入深水步咩?

根本有D位,巴士先天無優勢,就無謂夾硬去做,以卵擊石,以為可以同時方便兩邊,實情係兩邊不討好

呢個 point 我講左 n 次


OT講所謂觀深線,的確睇唔到有咩好辦法開6P/其他觀深線全日,
首先深水埗資源減多過加,而近年路線重組亦常以「不經長沙灣、深水埗」為賣點,
第二宜家6D,296C根本甩唔到美孚/富昌。

296C 甩唔到富昌/南昌,但客觀事實係人地更有需要,因為無小巴,地鐵又要轉多次車,距離深水步/長沙灣站又係最遠

所以我已經提出緊一係青山道併啟晴九龍灣入觀塘,你可以話我借啟德過橋,但人地又真係需要呢條線,咁行大家又開心,
而且又唔會同地鐵小巴直接對撼,做幾個獨巿位仲好,就算係計深水步本身,受惠人數唔見得少過直行觀塘道

S3BL100 發表於 2015-12-21 04:21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15-12-21 04:23 編輯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5-12-21 02:58
其實我見到既係:九巴對三彩客量零信心
九巴如此處理三彩對外既第一條全日市區線,其實好有隔離帖798A/B影 ...
三彩入伙初期,九巴的確對客量無信心,加上運吉人為因素唔鼓勵開線。
但而家九巴已經唔同當年,佢地不知幾積極擴展版圖。

其實當時建議本身唔係得 2X,仲有 9,9 仲要只做彩福彩德 12 座樓就直出,全日 20 分一班,唔可以話佢地無信心。
結果先開 2X 而唔開 9,純粹係人為因素

如果兩條夾埋一齊睇,其實除左 2X 半粒鐘一班外,定線本身無咩問題,當然我覺得有改善空間,
例如 9 西行改埋行太子道西,避亞皆老街塞車,再加 2X 到全日 20 分一班,當然又要搵方法填亞皆老街東段往返尖沙咀真空

又或者 2X 樂華經彩盈就走,直飛旺角再去美孚,同時縮短 2A 放車俾 2X 加到兩繁 15 分一班,而 9 就來回窩打老道落油麻地出尖咀避塞車

但係呢兩個選擇都牽涉額外重組步驟

而家 2X 半粒鐘一班,純粹係環境局限,因為 6X 放得三部車,而又唔想 2A 大幅減班或者而家就縮線,結果係 2X 只能開半小時一班

如果 2X 好似你建議,沿途站站停,就收唔到 $6.8,而且要用更多資源,好可能會輪到油尖線唔夠資源提供合理班次

如果 2X 9 可以同時開線,大家的睇法同到時情況都會好唔同。當然 RDP 安排都唔會係最理想,
但如果單從而家先開 2X 而 9 唔拉上去,就話九巴而家唔肯做三彩,而唔考慮背景同原因,未免偏頗


如果我無分析錯,終極問題就會變成:點解九巴會對三彩咁無信心
這某程度上可能同三彩本身既地理位置有關
而相信更重要既係,13X特班、9特班、111P、28B客量影響咗九巴個判斷

但我想講,後者不單純係三彩有既問題,唔少新發展區都有同樣情況(當然,三彩的確係嚴重)
礙於資源限制,好多新發展區逼住要打現有路線主意
例子有白石角74D、四美80、安達臣213D/213X、元朗南68E、康城796X/98D特/98S/798B
結果一係就半粒鐘(68E)甚至一粒鐘一班(74D),一係就20(213X應該要)甚至30分鐘(798B)先上到公路
最後班客唔買賬,寧願小巴轉地鐵,巴士公司就開始完全無心機搞,個地區一步一步咁變孤島
9 特班的確係唔正常的,用兜路走線兜走晒班客

28B 當時亦係藉佢一次過殺晒 224M 28A 兩條廢線,兼且藉三彩過橋做觀塘九龍灣,
但結果 28B 咁畸形定線,三彩客量都唔係差

但重點係,幾年前的九巴的確無心做,但而家唔同,反而九巴肯做而運吉唔放行的重組,我所知道的就起碼有幾個

而你提到的例子,四美用 80 做係合理,安達臣 213D/213X 根本係從天而降資源,同全新線無分別,
而且定線非常直接,只係因為政策限制而要當 13D/13X 分支去開,否則就會俾人拎去招標

真係唔想做生意的,應該係得 74D 一條

hon_son_wilson 發表於 2015-12-21 09:03

本帖最後由 hon_son_wilson 於 2015-12-21 10:48 編輯

S3BL100 發表於 2015-12-21 04:00
咁你又保唔保證到,黃金/李鄭屋乘客出到長沙灣道港鐵站隔離,一定會搭巴士,而唔會搭更快的地鐵前往目的 ...
所以我已經提出緊一係青山道併啟晴九龍灣入觀塘,你可以話我借啟德過橋,但人地又真係需要呢條線,咁行大家又開心,
而且又唔會同地鐵小巴直接對撼,做幾個獨巿位仲好,就算係計深水步本身,受惠人數唔見得少過直行觀塘道
都係果句:近年路線重組常以「不經長沙灣、深水埗」為賣點,根本深水埗額外資源難求,
學你話齋,繁時港鐵荃灣至荔景已經擠咗少少位出來俾深長荔果丁多客上,
無條件學荃葵左擁港鐵右抱觀荃葵5寶加送2條極速紅van,哩點我明白。
假如借啟德過橋,咪即係騎劫觀塘/九龍城資源做深水埗客?唔得唔得。
所以結論大概係觀深唔好再空想,惟有叫運輸署將官美、官青紅van強制轉做綠van,以便加強管理及保證服務水平好過。

cch0074 發表於 2015-12-21 09:56

S3BL100 發表於 2015-12-21 04:00
咁你又保唔保證到,黃金/李鄭屋乘客出到長沙灣道港鐵站隔離,一定會搭巴士,而唔會搭更快的地鐵前往目的 ...

我睇2X行荔枝角道原因, 唔係話覆蓋地區市佔率一半, 或者長沙灣道「左攬地鐵右攬巴士」,
而係有兩個原因:
1. 要跟主線2A行, 一來貫徹支線名義, 二來要去返2A沿途執雞
2. 係要跟返九巴深水埗東九線嘅潛規則: 西行長沙灣道, 東行荔枝角道;
呢個pattern係2X/42/296C, 甚至RDP提過的安達臣油塘線都係咁做.

撇除地理(交通規則)同慳里數的因素,
我估計九巴咁plan, 係想條條線南北行一直掃落去之際, 食哂深水埗東西兩區,
但咁樣其實唔會work.
除非因為要去啲完全獨市的區域 (例如42入順利),
我諗大部分長沙灣道以北(出深水埗)/荔枝角道以西(入深水埗)的乘客, 都唔會咁神心特登走咁遠去上落車.

而縱觀深水埗全區, 事實的確係長沙灣道中軸客路理論上比較多
深水埗市中心, 長沙灣道一邊黃金高登, 一邊鴨寮街西九龍
去到長沙灣近李鄭屋一帶, 顯然係內區青山道比較多人, 但係長沙灣道仍然係合理步行距離.
就算唔講86C/98C, 其實仲有一眾過海線, 雖則同地鐵重疊得交關, 但照樣行長沙灣道無誤.

不過講到尾, 2X的target好明顯唔係長沙灣/深水埗,
睇佢深水埗區一直飛站行都知道佢明顯係唔食長沙灣客.
咁若果佢重點係要落返荔枝角道執雞的話, 我睇現行行法其實都可以接受.

alsonchc 發表於 2015-12-21 10:59

cch0074 發表於 2015-12-21 09:56
我睇2X行荔枝角道原因, 唔係話覆蓋地區市佔率一半, 或者長沙灣道「左攬地鐵右攬巴士」,
而係有兩個原因:
...

唔會唔會~如果2X唔target長沙灣深水埗 咁西行就變成一條廢線男拔嗰個站九巴係有d心思了 但好明顯對好多人黎講都係遠....


至於東行 我同意你跟2A行荔枝角道旺角執雞哩個觀點
但.....我都係嗰句 其實慢到咩咁
冠特快之名真係有d搵笨:Q


GCx468 發表於 2015-12-21 11:01

hon_son_wilson
你講太子道花墟欽洲塞車係有隱憂,但係到花墟賣年花既時候,係有需求既
歲晚搭巴士時聽過太子一帶上車既乘客講電話同人講"一定要搭巴士,如果呢個時候逼地鐵我D花粉碎晒仲得掂?"事實上見太子一帶真係好多渣住年花既客上車!雖話2X有紅VAN此非鐵而有位坐交通競爭,但係歲晚塞車塞到咁你買完年花等幾耐先上到紅VAN?

loveandpeace 發表於 2015-12-21 11:05

GCx468 發表於 2015-12-21 11:01
hon_son_wilson
你講太子道花墟欽洲塞車係有隱憂,但係到花墟賣年花既時候,係有需求既
歲晚搭巴士時聽過太 ...

而家賣聖誕花都係啦!

S3BL100 發表於 2015-12-21 11:11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15-12-21 11:13 編輯

hon_son_wilson 發表於 2015-12-21 09:03
都係果句:近年路線重組常以「不經長沙灣、深水埗」為賣點,根本深水埗額外資源難求,
學你話齋,繁時港 ...
咁事實係其他區乘客無義務因為深水步而拖慢車程,深水步本身唔係孤島,交通方便,大把區更有需要

無條件學荃葵左擁港鐵右抱觀荃葵5寶加送2條極速紅van,哩點我明白。
即係你都仲係唔抵得,忿忿不平,我明的。
不過你又唔數下,荃葵有幾多屋苑在地鐵站步行距離以外?地鐵車程又比深水步長幾多?
又有幾多屋苑直頭無全日東九龍線,連紅小都無,要靠 40 綁住堆轉乘先可以在合理時間同收費以內往返東九龍?
你口中「荃葵五寶」比起當時 40 長沙灣往返觀塘一段客量又多幾多倍?
先天條件根本差天共地,咁都可以比較?

假如借啟德過橋,咪即係騎劫觀塘/九龍城資源做深水埗客?唔得唔得。
咁又有咩問題?而家啟麗晴朗無前往深水步的需求咩?
你話騎劫 2X 做觀深客就無可能,因為道路網問題,根本唔順路,但啟德唔使兜上山,地圖上面只係將條線 parallel translate 去一邊,又係咪一樣?

所以結論大概係觀深唔好再空想,惟有叫運輸署將官美、官青紅van強制轉做綠van,以便加強管理及保證服務水平好過。

政府不知幾想紅 van 變晒綠 van,但無得強制,
政策下最多只能夠招標官美官青兩條線,睇下有無人肯做,但就算有,都唔代表可以阻止其他紅 van 行走相關路段。
況且一般情況下,招標一條同鐵路直接競爭的小巴線,都似乎唔合規矩。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東行2X首航 時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