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計劃/RPP]
2021 - 2022 年度東區 BRPP
[複製鏈接]
|
電車路入太古城中心上東廊再喺北角落番電車路其實唔會比沿電車路直去快幾多
而且閣下定線都只係得耀東叫做獨市
但條線就拉長成倍...點維皮
|
|
|
|
|
81A/ 85A落山都唔停炮台山反而加強85P服務就已經足以KO成條27
寶馬山花園/ 天寶根本就冇人坐27
有同冇都冇分別
|
|
|
|
|
咁依家班學生點上寶馬山?
99.99%都係行出去康怡坐85
所以27入唔入去太古城,個餅都唔會大咗
|
|
|
|
|
本帖最後由 castanopsis 於 2021-3-4 15:08 編輯
我個反建議係
25:寶馬山>大坑>電車路>荷里活道>電車路>寶馬山
26X:寶馬山<>勵德<>外告<>中上環
25做曬大坑荷里活道,5X/26就唔使俾兩個獨市位綁死
26X拉落寶馬山行外告,會仲快過宜家唔少,基本上係多贏方案
然後碼頭
我本身算係半個離島居民
我既觀察係,25東行貴/西行站位差,基本上除咗朝早學生客之外無人會上
碼頭最想要既,係將11搬返去五號碼頭,11/15設雙向分段,非繁做5-6分鐘一班聯合班次出金鐘灣仔
如果東行西隧線可以減分段價就更佳
只要26X朝早設碼頭特班,或者跟307行擺碼頭,應該過到骨
|
|
|
|
|
但我搵唔到分區條數,有無傳送門?
而其實我講既嘢同1700人係無衝突
首先要留意,1700人係人數,唔係人次,所以計返巴士客量係3400人
如果假設勵德邨有同樣比例既人去中西區返工(657人)
用你條數去計,26X潛在既中西區通勤客量,係4714人
寶馬山勵德邨去中西區,原因未必係返工
仲有街客同學生客,計埋落去個需求應該有6000-7000人
另外有理由相信寶馬山/勵德邨唔少過海客,會選擇直接搭26X去金鐘轉荃灣線,而唔係塞落銅鑼灣再藍線轉紅線
回程26X直飛光明台,亦會吸引到唔少大坑客,呢兩樣嘢加埋又有1000-2000人
當然唔係所有人都會搭巴士,實際做出來個客量可能只係潛在客量既一半
但相對之下,4X每日只係做緊4384人,呢個potential其實真係唔差
留意,25/26變25/26X,本身唔使點加車
殺埋5X,就更加有車減到出來
|
|
|
|
|
26勵德一段客量明顯好過荷里活道
朝早靠11堆單層清客就死得人多
寶馬山勵德需求係細
但用現有資源執返好佢,俾返一條基本既中西區線,同時free返啲怡和街quota出來
何樂而不為?
如果可以用26X/25A加班做甜頭,順便cut埋條浪費資源既23B就更佳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