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onyng 於 2007-4-22 23:04 發表 
自去年,兩鐵合併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另一方面亦不斷有消息,指出政府將暫時擱置紅磡至中環過海線,
又指地鐵三條過海鐵路仍未飽和,要求乘客繼續使用擠逼的荃灣線過海,教市民失望。直至最近,地鐵
主席更指明年4月後很大可能加價,故亦引起廣泛的輿論壓力。
對東九龍市民來說無論是否興建過海段受惠不大,過海需轉乘較擠逼的東鐵或荃灣線.現在重點是啟德規劃能否發展一個副商業中心減輕對過海需求.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7-4-22 23:04 發表 
當年政府宣佈九鐵奪得沙田至中環線的經營權,廣大市民對此線充滿期望,並可為過海線引入競爭:
...
究竟兩鐵合併,會否間接令香港廣大市民可能失去或延遲享用一條車程既直接、車費又便宜的過海線,
很值得板友去深思。
沒錯,在2002年對於馬鞍山、城門河東、東九龍的市民來說,他們確實對此線充滿期望。
但在2004年,好像是九鐵發表了「東西、南北走廊」,似乎此事經已對馬鞍山、城門河東、東九龍的市民來說,
間接令他們失去一條車程既直接、車費又便宜的過海線。
究竟沙中線規劃錯在誰?答案是政府及九鐵。
錯在是政府當年把經營權批給九鐵,否則2004年根本沒有必要出現銅鑼灣北站(轉乘港島線可在會展站同層轉乘),
也沒有必要令馬鞍山、城門河東、東九龍的市民失去一條車程既直接、車費又便宜的過海線。
現時,是九鐵推出「東西、南北走廊」令沙中線方案嚴重推遲,
沒有南北走廊,根本不會使現有畢架山隧道樽頸再度惡化(現時政府說過海路段不飽和,難道現時畢架山隧道也不樽頸嗎?)
沒有東西走廊,根本不會使馬鐵乘客無法直達中環(現時九鐵說東鐵過海是必要,難道可以保障乘客可在紅磡站同層轉乘嗎?)
當年(即2002年),九鐵及政府異口同聲說,沙田至中環線批給九鐵,
可使大圍站的三線轉乘簡化為兩線轉乘,減輕大圍站的轉乘壓力。
馬鐵直達港島,可使乘客以同一條路線過海,減少一程轉車次數。
當年(即2004年),九鐵及政府又異口同聲說,「東西、南北走廊」,
可使紅磡站的三線轉乘簡化為兩線轉乘,減輕紅磡站的轉乘壓力,
東鐵直達港島,可使乘客以同一條路線過海,減少一程轉車次數。
又要問問大家,是誰把馬鐵過海改為東鐵過海?
由此至今都是政府及九鐵的規劃失誤,單是車站位置經已更改無數次,九鐵每兩年推出一個新方案,試問可年終結?
加上現時沙中線的4HC延遲,不是單單因為兩鐵合併,而是中環-灣仔填海問題、繞道問題未有解決方案。
儘管如閣下所願,「東西、南北走廊」如期在2004年開始興建,首段於2008年完成,次段於2010年完成。
在兩鐵未合併下,只會在金鐘東站、銅鑼灣北站形成第二個九龍塘站的翻版,有多好? |
|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7-4-23 23:24 發表 
錯在是政府當年把經營權批給九鐵,否則2004年根本沒有必要出現銅鑼灣北站(轉乘港島線可在會展站同層轉乘),
也沒有必要令馬鞍山、城門河東、東九龍的市民失去一條車程既直接、車費又便宜的過海線。
考慮到市民不一定在中環返工,加上銅鑼灣是香港的購物及假日消閒熱點,為方便出行,故當初建議興建銅鑼灣北站。
在會展站只能轉乘北港島線往炮台山、再在北角轉乘將軍澳線回頭往銅鑼灣,因此銅鑼灣北站有其作用。
再者,你提出的這個問題與那條線過海並無直接關係。 |
|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7-4-23 23:24 發表 
究竟沙中線規劃錯在誰?答案是政府及九鐵。
現時,是九鐵推出「東西、南北走廊」令沙中線方案嚴重推遲,
又要問問大家,是誰把馬鐵過海改為東鐵過海?
加上現時沙中線的4HC延遲,不是單單因為兩鐵合併,而是中環-灣仔填海問題、繞道問題未有解決方案。
其實連你自己都講得出沙中線延遲的真正原因,你又何必強行將沙中線方案推遲,與政府及九鐵的規劃、
「東西、南北走廊」方案扯上關係呢?(按:東西、南北走廊在98年已經有藍圖)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07-4-24 01:5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7-4-23 23:24 發表 
由此至今都是政府及九鐵的規劃失誤,單是車站位置經已更改無數次,九鐵每兩年推出一個新方案,試問可年終結?
給地鐵建也同樣要改車站位置吧。修改中環西、金鐘、慈雲山、馬頭圍站的問題,不是地質就是建政府總部問題,
「試問何年終結?」
九鐵早於兩年前已經提出最後定案,根本理論上在2005年初已經可以動工,但基於其他因素(當然不止兩鐵合併),推遲了計劃。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07-4-24 01:5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7-4-24 01:16 發表 
其實連你自己都講得出沙中線延遲的真正原因,你又何必強行將沙中線方案推遲,與政府及九鐵的規劃、
「東西、南北走廊」方案扯上關係呢?
小弟只是希望你自己研究2000-2006年發生過既事:
2000年5月 《鐵路發展策略2000》提出興建沙田至中環線。
2001年1月 行政會議邀請兩鐵提交沙中線標書。
2002年6月 行政會議通過九鐵投得沙中線規劃、建造及經營權。
2002年8月 九鐵提出沙中線的初定路線,由大圍至中環西,原定於2008年通車。
2003年7月 政府認為沙中線規劃不理想,提出「東西、南北走廊」。
2004年 九鐵向政府呈交最後建議書,確實「東西、南北走廊」,原定於2011年通車,地鐵指出過海鐵路尚未飽和。
2005年6月 政府指待兩鐵合併有定案後,下一步才公布沙中線的新走線。
2006年3月 政府指原定於2011年通車的沙中線將推遲一年才通車。
2006年4月 兩鐵合併公佈。
2006年6月 政府指沙中線或可分階段興建,邀請兩鐵研究沙中線。
兩鐵合併正式使沙中線推遲的月份是2005年6月開始,根本上在兩鐵合併出現前,
「東西、南北走廊」早已令沙中線推遲3年通車,更因此出現兩鐵合併一詞。
似乎問題是在2002年至2005年政府與九鐵的錯誤造成,
如果不是「東西、南北走廊」,確實會使沙中線在2008年通車。
閣下又不妨研究廖局長在2006年的訪問,提及到沙中線的現有設計及規劃存有不少問題,兩鐵合併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根本上政府也自認沙中線的設計及規劃有問題,可必閣下認為兩鐵合併是延誤沙中線的兇手呢?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7-4-24 01:26 發表 
給地鐵建也同樣要改車站位置吧。修改中環西、金鐘、慈雲山、馬頭圍站的問題,不是地質就是建政府總部問題,
「試問何年終結?」
九鐵早於兩年前已經提出最後定案,根本理論上在2005年初已經可以動工,但基於其他因素(當然不止兩鐵合併),推遲了計劃。
閣下也說了不止兩鐵合併,不過提醒,同時東南九龍、中環至灣仔北及人口問題也是其他因素之一。
而且,政府總部問題早已在2004年定案解決,問題是在於東南九龍發展再三改動。
問題可只在兩鐵合併上?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7-4-24 02:0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7-4-24 01:11 發表 
考慮到市民不一定在中環返工,加上銅鑼灣是香港的購物及假日消閒熱點,為方便出行,故當初建議興建銅鑼灣北站。
在會展站只能轉乘北港島線往炮台山、再在北角轉乘將軍澳線回頭往銅鑼灣,因此銅鑼灣北站有其作用。
再者,你提出的這個問題與那條線過海並無直接關係。
也不要忘記,興建銅鑼灣北站同時涉及中環至灣仔繞道的規劃。
而且,灣仔區議會早已反對在銅鑼灣北設站,試問中環至灣仔繞道及區議會反對,跟4HC工程有沒有關係?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