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P_world 發表於 2021-9-26 17:20
其實東九龍/將軍澳單靠東隧+將線過海真係唔係好夠......
九龍中南部都叫做起緊東鐵過海,但東隧呢邊真係 ...
如果當年成功興建觀塘線西端-炮台山/北角嘅海底隧道,應該可以大大舒緩東西兩邊鐵路網嘅過海壓力,唔使所有乘客迫哂落金鐘/鰂魚涌轉車。某程度上來講,東鐵過海都係導致金鐘站迫上加迫,港島東過九龍西依然要迫入金鐘轉車。 |
|
|
|
|
Twinings 發表於 2021-9-26 23:47
如果當年成功興建觀塘線西端-炮台山/北角嘅海底隧道,應該可以大大舒緩東西兩邊鐵路網嘅過海壓力,唔使所 ...
東鐵過海要配合北港島綫先可以充分發揮分流作用 |
|
|
|
|
he_01 發表於 2021-9-26 23:55
東鐵過海要配合北港島綫先可以充分發揮分流作用
我都知,不過北港島線興建遙遙無期,但東鐵過海段就快通車就係事實,金鐘未來嘅壓力都係眼前可見 |
|
|
|
|
本帖最後由 groom1002 於 2021-9-29 08:28 編輯
常規模式:東涌-寶琳
東涌-康城
特車
青衣-寶琳
添馬-寶琳
康城<>調景嶺 (深夜限定)
頭車 (參照現行時間表,部分作出調整)
東涌>寶琳 0602 寶琳>東涌 0600
東涌>康城 0607
青衣>康城 0559 康城>東涌 0555
北角>寶琳 0606 香港>東涌 0601
尾班車
東涌>康城 0010 寶琳>東涌 0027
東涌>寶琳 0035 康城>東涌 0022
東涌>香港 0043 康城>調景嶺 0048
調景嶺>康城 0124 寶琳>北角 0050 弊,認真咗
|
|
|
|
|
觀塘線西端基本上唔可能過海(以現有走線計)
當年採用戴亞街方案都仲有些少可能
|
|
|
|
|
我那句說話有晦氣成份。
以現在香港的情況,鐵路對「解決」塞車的確作用唔大,只能「避免或減慢塞車情況進一步惡化」。例如屯馬綫通車,大老山有冇塞少到?結果只係會減巴士。
香港同外國不同之處係香港公共交通頗為發達,一般人沒有必要駕車,有車階級都係自願駕車,已將塞車泊車等時間及金錢成本計算在內,而駕車通勤時間唔長,選擇駕車係衡量過得益多過損失。
香港地有錢人多,解決塞車唯有以行政手段限制私家車數量在低水平,甚至可將部分區域劃做無車城,例如馬灣。但限制私家車之餘要提供更多公共交通補償,例如更多巴士線及鐵路。香港鐵路網絡已經超負荷,新發展區有鐵路配套,CBD同樣需要加建鐵路。
|
|
|
|
|
JX9097 發表於 2021-9-27 11:23
觀塘線西端基本上唔可能過海(以現有走線計)
當年採用戴亞街方案都仲有些少可能
...
「如果」「當年」
我都知而家過唔到海 |
|
|
|
|
本帖最後由 User12345678910 於 2021-9-27 15:47 編輯
建議寶林站參考紅磡站,進行大型改建,於地底興建一個新的島式月台,初時兩月台均為將東綫往東涌(西)方向,但2035年或之後東九龍綫通車後,將其中一個月台改為往鑽石山方向(將東九龍綫與將東綫直通運行,並以將東綫名義營運,方便將軍澳其他地區居民免卻轉車之苦)。同時建議東九龍綫加停寶林北(設於寶林北路和寶康路交界,並以行人隧道連接將軍澳村和怡心園一帶)及康景站(位於寶林北路及翠林路交界,以行人隧道連接翠林新城及設快速升降機前往康盛花園),擴展將軍澳區鐵路覆蓋範圍,方便居民。
|
|
|
|
|
本帖最後由 User12345678910 於 2021-9-27 15:55 編輯
由於預計大部分寶林及部分坑口居民會改以東九龍綫轉乘觀塘及屯馬綫,將將東綫往東涌的客量分流,且受東九龍綫沿線地底環境影響,建議將東綫由東涌西往寶琳一半班次改以鑚石山為終點站,並參考東鐵綫調整車卡數目至6卡,其餘一半班次、區間車和往康城列車維持以8卡行走。 |
|
|
|
|
將軍澳綫依家已經加到盡,要等訊號系統upgrade先可以多幾班,但康城仲有幾期陸續落成、
坑口又有2條新邨起緊、安峯亦都起緊、將南起緊組合屋、百勝角新宿舍等等,
尤其是依家未落成,東隧同將綫都已經咁塞/咁多人,基本上唔係加班解決到
|
|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