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岩岩計過數, 拎出黎等大家研究下個點對點直達比率:
宜家: 2272 / 4556 (49.9%)
只取消614,615: 1932 / 4556 (42.4%)
行8字: 1908 / 4556 (41.9%)
少8個百分點係可大可少...
而宜家可享用點對點服務的, 約佔總乘客量七至八成.
郁完之後, 上述比例會差幾遠呢? 歡迎慢慢研究. |
|
推介: http://www.lrticsc.hk
|
|
|
原帖由 Mahoumatic 於 2008-3-13 03:07 發表 
簡單回覆一下…
「依家505/507只係響石排至市中心,以及大興北至市中心有機會在非繁忙時間出現客滿,其餘路段在現有班次外根本唔需要加車。
(繁忙時間尚有窗口位都未滿既K58…)」
505/507兩條線只有四分之一段有機會在非繁忙時間出現客滿,而同段乘客既然也可以選乘其他路線往兆康站轉乘西鐵、
或直接步行往西鐵站,或者在繁忙時間乘K58到達西鐵站的話,我並不認為有加車的需要。
任何路線求過於供,當然只會出現在其中幾個最繁忙的車站。甚麼「其餘路段根本唔需要加車」真係令人費解。你認為 505 要在三聖頂閘,先至需要加班吧?
為了成存部份乘客連同月台轉車都不願,係都要保留 614/615去「藍地至大棠道」一段,浪費車廂載空氣,原來是要「同段乘客直接步行往西鐵站」!
真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反建議! |
|
|
|
|
回復 85# 的帖子
係你唔知當中意義姐.
一個系統5成直達率做七八成客, 已經很高比例. 地鐵市區三線直達率實無五成(我得閒計下).
畫路線係要盡量配合乘客需要, 否則條線甚至成個系統會唔受歡迎.
我當然知道兩點間的客量有唔同, 但我講左兩個benchmark, 直達率外就係同乘客車程/需求的配合程度. 70-80%呢個數在咁複雜的系統黎講唔易做.
這個數係無理班次, 但班次均勻亦唔代表配合乘客需要. 該密就密該疏就疏至係最理想. 咩叫做"少數服從多數"? 點都有d人夾唔到服務架啦, 佢地就要面對疏車/轉車.
若然有人拎出一個plan,直達率更低, 但可以更多人能直達兼更滿意個服務, 我無說話好講. |
|
推介: http://www.lrticsc.hk
|
|
|
回復 85# 的帖子
所謂的"唔可行",理由只得一個:要同時兼顧青公及屯門.
這個理由根本就可笑同一廂情願, 夾硬將兩段路的服務安排夾埋黎攪, 並只認為重組是唯一可解決"問題"的方法. 要數鑽牛角尖的, 唔該唔好數漏!
行車數據(班次,車數,loading等), 有d我知晒, 有d我知大部分, 各項因素都有考慮, 甚至包括民意 - 輕鐵服務唔係做俾會員, 係做俾市民大眾的.
班次唔勻咋話... 洗唔洗煲到咁大先? fine tune時間表都算"牽一髮動全身", 咁請問重組去到咩級別? 八級大地震定南亞海嘯?
送車尾係可等閒事... 班次均勻只令人送完車尾後等少幾分鐘.
重組係咪咁多人都期望? 呢度好似攪得投票嘛? 但攪得得黎, 唔好將行8字線同重組夾埋一齊喎! 呢度係兩件事黎既, 支持重組可以唔支持行8字線, 例如重組留614殺610同5都得架.
"好地地"這句話我講的嗎? 呢句都不知幾易聽到! 你物去推介8字線囉, 實有人問"好地地做乜景峰無車直到安定?"etc.
我身經百戰, 個個禮拜七日內由早到晚唔搭足一百程都有八十程.
[ 本帖最後由 lzengalau 於 2008-3-14 17:59 編輯 ] |
|
推介: http://www.lrticsc.hk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