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唔係用馬鐵過海,而係用東鐵過海係有點兒浪費+向難度挑戰
早幾年紅磡站先開始重新整理路軌工程,到出年南環線通車先叫"完工",
但冇耐又話要全部路軌搬落下層,又要大攪一輪(斷估如果東鐵過海,馬鐵駁南環線,點都用唔著而家地面既月台掛)
加上東鐵改低路軌落地下隧道既同時又唔可以中斷現有服務,真係好難 (施工計劃書一定好精彩)
相反,如果用馬鐵過海,現有已經起好/將會起好既設施唔會浪費,而且大圍站都可以方便東鐵乘客過對面月台上車去港島區
而且工程難度會相對較低
所以小弟係希望馬鐵過海,東西鐵維持原狀
(其實,最正既應該係當時起尖東站時,將佢建為一個3~4個月台既轉車站,作為荃灣線同東西兩鐵既交匯點,夠晒方便,不過尖咀地底可否容納咁大既車站就係另一個問題了) |
|
LF242 @ Wolverhampton
|
|
|
原帖由 Octavian 於 2008-3-13 12:52 發表 
我覺得唔係用馬鐵過海,而係用東鐵過海係有點兒浪費+向難度挑戰
早幾年紅磡站先開始重新整理路軌工程,到出年南環線通車先叫"完工",
但冇耐又話要全部路軌搬落下層,又要大攪一輪(斷估如果東鐵過海,馬鐵駁南環線,點都 ...
尖東站冇咁多位做總站
一係用九龍西站做總站
東鐵線過海成本效益高過馬鐵線過海! |
|
|
|
|
雖然現在怎麼建議也沒什麼意義, 但還是得說將東鐵線列車從12卡減到9卡是最難以接受.
只要東鐵線一過海乘客量只會有增無減,
加上東九龍段繞路, 恐怕原馬線乘客如果要過海都很可能會先在大圍轉南北線南下(cross-platform, 方便非常.)
與其這樣為什麼就堅持不讓馬線過海, 而讓已經飽和的東鐵線縮水後再百上加斤?
我不明白.
[ 本帖最後由 thomash 於 2008-3-13 18:34 編輯 ] |
|
|
|
|
我覺得未必用卡去計gei, 前地鐵 得8卡, 咪一樣ok......
其實之前聽過 東鐵要長d, 而又唔可以太密, 因為好多技術上問題,
如列車的加速度, 訊號系統等.....
唔知到東鐵可以過海時, 呢d問題可唔可以解決, 用較密班次去做呢?
其實如果以鐵路的長遠目標, 用東鐵線過海係可以理解的, 始終由羅胡
可以直接去到中區, 係比較理想, 係中港交流的大方向下.....
不過到時就可能無頭等...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08-3-13 19:53 編輯 ] |
|
3ASV196.KE7270
|
|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8-3-13 19:12 發表 
我覺得未必用卡去計gei, 前地鐵 得8卡, 咪一樣ok......
其實之前聽過 東鐵要長d, 而又唔可以太密, 因為好多技術上問題,
如列車的加速度, 訊號系統等.....
唔知到東鐵可以過海時, 呢d問題可唔可以解決, 用較密班次 ...
前地鐵得8卡, 因此金鐘轉車很多時都要等第二班...
Multiple Unit我外行人所知應該在加速上問題不太大, at least不太受車長影響.
不過說東鐵班次在rush hour的編排的確是有問題, 即是"前面列車尚未開出"還是很常見 |
|
|
|
|
我講得唔好, 我其實係指聽過 KCR 都城列車, 因為有加速等問題,
加上其他技術問題, 班次唔可以太密, 所以前KCR 用 長d 的列車
去解決呢個問題...
但如果減左卡, 又要保持載客量, 唯有從班次著手.....
而唔係話 減卡代表密, 或 EMU 與車長的關係...
如果真係要密, 要解決 列車本身技術, 同 東鐵線share 用的問題..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08-3-13 21:57 編輯 ] |
|
3ASV196.KE7270
|
|
|
東鐵線被直通車/貨運列車分享的問題
應在 2014 年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落成後得到解決
另外,
好幾年前已經指出東鐵線減至 9 卡後會提升班次至最高 34 班,
載客量與東鐵現時的 12 卡 27 班車(極限)相若/更高
但目前東鐵的班次只約為每小時 23 班...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