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ksf 於 5/4/2008 23:14 發表 
鐵路o係效益比巴士高o既前題之下,
巴士迷要求鐵路要同巴士公平競爭
既然係咁, 點解小巴唔可以同巴士
"公平競爭"呢?
咁即係:
一係要運載力極大化 (鐵路),
一係就靈活、方便極大化 (小巴),
巴士兩頭唔到岸 (九巴為甚),所以被淘汰?
會唔會極端咗少少?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8-4-5 23:47 發表 
起碼好似一般專利巴士咁, 將專利巴士登記數目等同領牌數目
就多番10幾架車...
而自2006年, 九巴登記車隊數目保持3900架的水平
咁問呢兩年是無是無減班cut車? ...
請問呢兩年九巴有咩大規模減班或cut線?
好多減班都只係減蛇車或者加分鐘,而唔係實際減車
[ 本帖最後由 gn3509 於 2008-4-6 00:23 編輯 ] |
|
今期流行:690是原罪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8-4-5 22:25 發表 
而明明有車隊資源開B1! k4 b4 l2 `1 } q
就是無車開其他線, 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
B字頭過境線係運輸署設計、招標同要求開辦,冇可能唔加配額畀巴士公司,
至於巴士公司自己研究、計劃開新線,運輸署角度梗係要你自己想辦法搵車行,
簡單不過既道理有咩咁值得奇怪? |
|
|
|
|
原帖由 epsilon 於 2008-4-6 01:59 發表 
B字頭過境線係運輸署設計、招標同要求開辦,冇可能唔加配額畀巴士公司,
至於巴士公司自己研究、計劃開新線,運輸署角度梗係要你自己想辦法搵車行,
簡單不過既道理有咩咁值得奇怪? ...
其實巴士配額到底係邊個做局長搞出黎?
是否廖秀冬?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08-4-6 00:15 發表 
咁即係:
一係要運載力極大化 (鐵路),
一係就靈活、方便極大化 (小巴),
巴士兩頭唔到岸 (九巴為甚),所以被淘汰?
會唔會極端咗少少? 咁呢d極端情況係咪真係發生左先? |
|
|
|
|
原帖由 epsilon 於 2008-4-6 01:59 發表 
B字頭過境線係運輸署設計、招標同要求開辦,冇可能唔加配額畀巴士公司,
至於巴士公司自己研究、計劃開新線,運輸署角度梗係要你自己想辦法搵車行,
簡單不過既道理有咩咁值得奇怪? ...
B字頭落標時, 運輸署的條件亦是要你自己想辦法搵車行, 巴士公司需列出車從那裡來. 之後受影響程度等. |
|
|
|
|
Re: 107#
前日去拜山,真係見識到南區巴士線係咩景況......
我搭架的士跟住架98,載空氣咁滯;上少少山就有條95,由中巴年代我已經奇怪為何95會係大巴做。
我對港島尤其是南區路線的客流不太認識,我就係奇怪為何92/96/592都係鴨脷洲<>銅鑼灣,可以三條都係全日線,
90/97,95/98,如果以九巴標準好多都會係一條線。
過海線171、671都係一線食晒成個鴨脷洲,應該去中環/銅鑼灣都可以一條線卦......(我真係唔知,如果兩批線都好好客請告知)
也許正是中巴年代/兩巴競爭年代養成乘客習慣,到今日新城想執位都冇咁易?
另一例子:將南......開多個專營權搞到新巴而家唔上唔落。
我那次搭296A入去,行去地鐵站期間,幾乎個個街口都見有796C行過(意即兜到我見到都頭痕)......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8-4-6 12:27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6/4/2008 12:25 發表 
Re: 107#
前日去拜山,真係見識到南區巴士線係咩景況......
我搭架的士跟住架98,載空氣咁滯;上少少山就有條95,由中巴年代我已經奇怪為何95會係大巴做。
我對港島尤其是南區路線的客流不太認識,我就係奇怪為何92/96/592都係 ...
我諗利東落山唔方便可能係中環、香港仔同銅鑼灣線都分開做嘅原因。
你話九巴標準會係一條線,但九巴都有唔少一村一線甚至一村幾線嘅情況...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