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點解巴士公司唔開新線去頂勁多人搭的紅(綠)小?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LRT1027 於 2009-2-7 17:28 發表 
事實上我認為這小巴公司的勢力異常地大,
更令人懷疑背後其實有不法勢力操縱,
才導致連運輸署都要馴服於這小巴公司
以小巴發展的歷史睇,
冇勢力點可能係紅van年代有咁多車,
政府又點敢亂稿佢地....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09-2-6 11:15 發表 
鬧左咁耐, 其實都好似無乜方向...
我自己覺得係咁:
1. 無成本效益. 學好多人話齋, 過海線食水好深,
城巴尚且犧牲南區居民利益去加西隧線 / 車,
其他公司可以類推.
2. 區議會問題. 黃生同邱生直情自己進入區議會
...
從運輸署的角度, 當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巴大巴現在相安無事, 市民又不見有好大不滿, 未見得大小巴名不符實會引起政治/公關災難 (雖然副局長 閣下本身的言論就已經是一場公關災難!)
縱使如此, 作為一個對公交關心的人, 我對當局有以下要求:
1. 將小巴和村巴納入路線發展計劃, 全面地檢視路面公交服務;
2. 訂下一套科學的 (那怕是僵化的) 準則, 多少客量需要小巴線, 多少客量需要大巴線;短途接駁線優先由小巴經營, 長途線優惠由大巴經營;
3 設立「上落車機制」, 讓路線可適當地由大巴或小巴經營, 如某小巴線客量增大時可以轉為大巴經營, 相反亦然, 又應協助小巴公司營運大巴路線 (如向大巴公司租車)。
上述想法當然好烏托邦, 又沒有考慮到大小巴公司背景的差異, 但若沒有一個理想的憧憬, 那能決定公交政策的方向呢? |
|
|
|
|
其實運吉咁做都係想以小巴既服務來逼使大巴進步,
使市民得益,
可是現在既情況適得其反,
小巴吸納了大巴的乘客,
導致大巴無心戀戰,
不斷減班減線,
而且又唔肯加密班次同開D可以同小巴競爭既路線(如:荃灣至東九線、西九至東九線),
結果得益只有小巴商,
而受苦的卻是市民、巴士公司以至整個環境 ...... |
|
|
|
|
老實講 ,
261 vs 44 擺明九巴抵死唔開先
不過應該比巴士公司較大商業原則運作
至少人地開線 , 改道都唔好話綠小話唔得就被阻止 |
|
.
|
|
|
我冇睇晒全部post ~ 但我想用一些例子說明小巴的優勢。
我住將軍澳康盛既
(1) 紅磡返工
以前會坐 93K-S1 去平治街行入蕪湖街,但 S1 有排成日失蹤,黎架冷氣都算,遺憾既係成班車冇埋,完全預唔到時間搭車。最後轉搭 105 小巴,搭車時間有得預,又平過 93K、又快過 93K,我真係唔理由再去搭 93K。預啱司機行捷徑 (土瓜灣方向不經上鄉道),(將軍澳方向不經富豪機場酒店)又快多幾分鐘!
(2) 落新都城
九巴收貴過小巴咁多,真係小巴 win 晒啦!真係唔明巴士點解收咁貴。
93A : $4.20
93K , 98A , 296M : $4.40
12 : $3.00
15M : $3.50
106 : $3.20
111 : $4.20
(3) 通宵返屋企
銅鑼灣有都算多車既 19S vs 疏車+貴幾蚊既 N691
新都城返上山有收 $5.00既 105S (3:00前) vs $9.10 既 N293
大時大節更有通宵 15M
有時凌晨喺旺角苦等 N293 返屋企,睇住班次頻密既沙田、大埔,上水綠小,都想問點解冇綠小返將軍澳...
我覺得小巴最殺食係車多、又快,完全符合香港人生活特色。好多人為左快都唔僧慳個幾蚊啦~
[ 本帖最後由 kendrew6749 於 2009-2-7 23:30 編輯 ] |
|
本人全不知情 責任不在我方
|
|
|
原帖由 leochill 於 2009-2-7 20:00 發表 
上述想法當然好烏托邦, 又沒有考慮到大小巴公司背景的差異, 但若沒有一個理想的憧憬, 那能決定公交政策的方向呢?...
同意! 一個段公里計的收費機制都設立到...
不如, 將未來的新巴士/小巴線, 較統一的去分工和規劃吧. (即使過去的已難改)
雖然針無兩頭利, 可能又有新的問題衍生出來, 但我覺得是值得檢討而家的規劃模式.
(ps. 我見到咁多板友對我呢個話題都咁感興趣都幾開心)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