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點解巴士公司唔開新線去頂勁多人搭的紅(綠)小? ...
開啟左側

[問題] 點解巴士公司唔開新線去頂勁多人搭的紅(綠)小?

[複製鏈接]
transbus 發表於 2009-2-8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3bx 於 2009-2-8 19:05 發表



巴士小巴互換要成功,大前題係巴士及小巴都係同一個營運商,
否則難以平衡雙方的利益。


所以只要陸路交通服務指定由港鐵公司做,
或者收歸政府營運, 可能會更好.

不過好似K17, K18咁, 假日轉返做71s冇轉車優惠,
一樣係廢.
坑口皇帝 馬尾皇后 囍結良緣
~誰@359~ 發表於 2009-2-8 20:2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3bx 於 2009-2-8 19:05 發表



巴士小巴互換要成功,大前題係巴士及小巴都係同一個營運商,
否則難以平衡雙方的利益。

幸好我o係果篇文冇寫明係「專利巴士」姐
我既意思就正正係畀小巴商可以做巴士(最起碼要佢唔洗出十六座車海)
九新城可以做小巴,同埋將小巴納入RDP討論範圍…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hkstudent 發表於 2009-2-8 21:15 | 顯示全部樓層
另一觀點:
其實可否加多一種車:
中型巴士?

使某些大線改用中巴,解決車海的問題,但又做到靈活的好處?
零容忍小巴不公平違規的問題
gn3509 發表於 2009-2-8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hkstudent 於 2009-2-8 21:15 發表
另一觀點:
其實可否加多一種車:
中型巴士?

使某些大線改用中巴,解決車海的問題,但又做到靈活的好處?

巴士公司既單層車已經做到呢個功能
今期流行:690是原罪
DIH 發表於 2009-2-8 21:5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kstudent 於 2009-2-8 21:15 發表
另一觀點:
其實可否加多一種車:
中型巴士?

使某些大線改用中巴,解決車海的問題,但又做到靈活的好處?

好似深圳咁,將所有小巴改做受規管的中巴囉。

「小巴」係香港獨有的歷史問題,
小巴夠靈活、規管較少,但客量多的線一係要出好多車海(燃料及薪水開支大),一係要同大巴爭。
大巴就範圍大、資源集中,而且可以「東邊冇客可以谷西邊」,但受管制較多。

下文的「小巴」,一律指綠小。

叫小巴公司做大型巴士,佢地會嫌規管太多,有一班司機會失業,甚至因車型加大、班次縮減而致總客量下跌。
叫大巴公司做小型巴士,佢地會嫌不能靈活派車,e.g. A43打爆,我可唔可以叫架Coaster去支援?
相反,我用架ATS行鄉郊線,雖然只載十個人,但係隨時可以調去大線;
又要請多一批司機,繁忙路段又已經限晒quota,梗係有咁大整咁大架車。

我諗,除非大巴公司同小巴公司有所整合,否則純小巴或純大巴的公司,都有各自的如意算盤,唔會咁易想踩過界。

我自己就想,首先逐步將小巴放寬至25-30座,並要求有低地台服務;
下一步就係將客量偏低的大巴路線專營權公開競投,過程中,小巴公司會壯大,而大巴公司會縮皮。
再來就係鼓勵大巴同小巴公司合併,以有效運用資源,最終達至不分大小的目標。

紅小在過程中會被保留,經營者可繼續做紅小或者轉做「綠中」等運到。

不過,我唔識做生意架,亂up。
hkstudent 發表於 2009-2-8 22: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IH 於 2009-2-8 09:54 PM 發表

好似深圳咁,將所有小巴改做受規管的中巴囉。

「小巴」係香港獨有的歷史問題,
小巴夠靈活、規管較少,但客量多的線一係要出好多車海(燃料及薪水開支大),一係要同大巴爭。
大巴就範圍大、資源集中,而且可以「東邊冇客可 ...

無錯,小巴得16座係大細,
好多巴士線的確要用中/小巴就得 ga la

多D公司可能有望做到oiligopoly 甚至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 本帖最後由 hkstudent 於 2009-2-8 22:05 編輯 ]
零容忍小巴不公平違規的問題
 樓主| 偉文 發表於 2009-2-8 22:0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在討論的同時, 我想引入以下學術詞彙, 對交通很重要的:

叫"GENERALISED COST" - 是乘/等/錢所加埋的總成本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ised_cost

或可容易比較巴士/小巴長短處之爭/不同
hkstudent 發表於 2009-2-8 22:0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偉文 於 2009-2-8 10:04 PM 發表
在討論的同時, 我想引入以下學術詞彙, 對交通很重要的:

叫"GENERALISED COST" - 是乘/等/錢所加埋的總成本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ised_cost

或可容易比較巴士/小巴長短處之爭/不同 ...

相信會有版友要讀交通的,預習一下吧
零容忍小巴不公平違規的問題
transbus 發表於 2009-2-8 22:31 | 顯示全部樓層
專線小巴仲有一個問題,
就係各組甚至各條路線, 都係唔同營辦商,
本線已經難有彈性去調配車輛,
所以亦有唔少公司同時經營紅色小巴,
而呢類公司寧可o係性質相近o既專線附近加開紅頂,
而唔會去同其他專線公司搞合併,
咁除左可以用最少成本加強自己區服務, 又可以隨時調整價格.

除非如黃文傑, 有心壯大小巴業,
甚至上市, 令優質小巴晉身主流交通模式中,
或者本身如馬亞木, 財鴻勢厚, 手持大量小巴牌照,
就有條件做收購合併,
咁政府對小巴車輛調配管理, 甚至路線發展規劃, 會更加容易,
亦有機會減少巴士同小巴之間o既供求失衡.

可惜政府只會以為, 專線小巴可以刺激專利大巴發展,
但想巴士轉細車加密, 又要限制車隊quota,
去邊搵批車返黎同小巴鬥呢?
小巴雖然有4350架quota,
但係綠頂仲有大量紅頂可以任佢轉過黎打仗,
大巴唔通同其他專利公司買quota?

今日o係大埔, 見地區指標牌, 註明有"往林村專線小巴",
冇提64K, 咁64K要黎做乜呢?
20K小巴唔講, 反正以今時今日三門仔人流,
俾74K獨市全日o既話, 都唔慌好搵.

舉少少例子,
觀塘去荃灣我一定搭小巴, 因為最快,
去深水步我一定搭地鐵, 因為較平又方便,
至於北區, 巴士啦, 唔使諗, 夠舒適.

唔係話要將任何一種交通趕盡殺絕,
事實更加係缺一不可.
但係政府偏要一意孤行,
要市民用盡最唔方便, 又俾得多錢o既搭車方法出門.
既然政府想要港鐵增加客量,
點解建議做接駁o既,
係永遠唔夠車用, 永遠幾十人等車o既小巴,
而唔係放寬少量巴士quota,
搵方法吸引巴士公司, 請人同埋買單層車去做?
鐵路係efficient, (輕鐵不在此例)
但係要市民用inefficient o既交通去接駁鐵路,
仲要加重總交通費, 唔係官迫民反咩?

雖然topic related to巴士,
但係似乎另外過小巴板討論會更好.

[ 本帖最後由 transbus 於 2009-2-8 22:52 編輯 ]
坑口皇帝 馬尾皇后 囍結良緣
PB602 發表於 2009-2-8 22:3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DIH 於 2009-2-8 21:54 發表
我自己就想,首先逐步將小巴放寬至25-30座,並要求有低地台服務;
# f0 o  \8 e! Q# zwww.hkitalk.net下一步就係將客量偏低的大巴路線專營權公開競投,過程中,小巴公司會壯大,而大巴公司會縮皮。
9 X- l' ~- |; b1 c% t8 b# Owww.hkitalk.net再來就係鼓勵大巴同小巴公司合併,以有效運用資源,最終達至不分大小的目標。


政府唔嚴限小巴, 主要原因就係因為佢只有16個位, 對其他交通工具影響唔大. 就算一條小巴旺線行50架車(超過小巴士總數1%), 加埋都只有800個客位, 只等於三分一抽地鐵, 又或者6架巴士, 搶得幾多客?

但如果小巴客位大增的話, 對巴士同鐵路既威脅就更大. 四千幾架小巴如果加到30位, 總客位馬上增加近60,000個, 等於四百幾架巴士. 如果佢地繁忙時間載滿客的話, 即係代表巴士公司將會損失大量乘客, 因此巴士公司可能唔會同小巴爭一條半條線既乘客(大雞唔食細米), 但就一直強烈都反對小巴加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4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